韩国再这么赢下去,怕是要把咱们 LPL 打散了。
11月9日晚上,由LOL传奇选手Faker领衔的韩国T1战队在成都战胜同赛区的KT战队,获得S15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冠军,这是T1和Faker的第6个S赛冠军,也是韩国战队在S赛上收获的第10个冠军——在经历了S8到S11四年三冠的短暂辉煌后,LPL第一赛区的梦醒了,LOL依然是韩国人统治的游戏。
2017年S7的韩国鸟巢内战,我们还能说是技不如人,这届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我们的“捞批捞”简直是给观众们献上了一场场饕餮盛宴,从入围赛各种出其不意的送人头到瑞士轮的旅洞bin、石榴墙,再到淘汰赛TES陀螺的自我修养,每一个赛段都充满了惊喜。
以往S赛,LPL要是输了,朋友圈里都是群情激奋,去年BLG输完决赛,凌晨4点还有人气得睡不着发朋友圈怒喷。但今年TES被T1剃光头后,圈内师老师朋友圈几千个人,除了两个人骂打野傻X,压根没啥讨论。我问一个去年喷了一晚上的朋友今年咋不骂了,朋友反问我:啊,这比赛你都看啊?你是真饿了。
观众心凉了其实不是最棘手的,LPL当下最大的困局是资本也心凉了,开始跑路了。
去年底,RA战队就已经退出了LPL,据说是背后的地产系资本对搞电竞失去了兴趣。最近又有消息曝出,说有两支战队下个赛季也要退,不玩了。
中国可是LOL全球最大的市场,要是跑路资本越来越多、没人给赛事输血,那英雄联盟赛事乃至整个英雄联盟游戏真的要迎来最危险的时候了。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我专门去找电竞投资人和品牌赞助商打听了打听,资本现在对待英雄联盟早就没前几年那么热情了。
前些年联赛热度最高的时候,LPL里没那么火的战队一个品牌的单赛季赞助费都能卖200万,热门战队一个赞助甚至能卖到500万。即便这么贵,EDG这样的流量队衣服还印得和电线杆似的,犄角旮旯里全是广告,保守估计一年光是赞助费就能赚好几千万。再加上联赛分成、选手转会费这些,前几年滔搏背后母公司每年光电竞业务收入就能有七八千万。
然而最近两年,战队赞助开始锐减,滔搏这样的顶流站队,之前赞助商是AMD、奥迪这样的跨国巨头,现在基本都是电竞椅、加速器这些电竞圈内的品牌,滔搏公司一年电竞收入都腰斩到只剩四五千万了。我找一个自己做电竞战队的朋友打听了一下,人家告诉我现在LPL人气差的队伍能有金主已经谢天谢地了,今年在本土办比赛结果又搞成韩国内战,明年估计很多战队都拉不到赞助了。
![]()
想跑路的不只有战队赞助商。S赛开始前,前S赛冠军Doinb还在直播里爆料,一个赞助了多年的大赞助商明年不会继续赞助LPL了。网上普遍猜测这个金主可能是从2017年就开始赞助LPL的奔驰,毕竟奔驰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但要我说就算奔驰不差钱,看了今年的S赛,估计也想撤了,实在丢不起这人啊。
一看搞电竞越来越难赚钱,资本们也舍不得给战队花钱了。
五六年前,LPL可是很热衷买外援组银河战舰的,但最近这几年很多昔日豪强,为了省钱,不光不买大牌了,连队里的明星选手也不续约都放走了。搞得现在LPL的比赛特别没看头,强队、弱队差距比T1打TES还要大,谁是陀螺谁是鞭,光看队名就知道了。
![]()
不过不赚钱还不是资本跑路的根本原因,流量才是。
资本投电竞,更看重的就是赛事的热度和电竞背后的年轻人。几乎所有电竞俱乐部背后的资本,都有更重要的主业:LNG的母公司是李宁系的非凡领越,做运动服饰和体育赛事的;EDG的老板朱一航是合生创展老板的儿子,全国各地的合生汇商场就是他家的产业;至于京东和微博这些战队,光听名字就知道它们的背后站着的资本是谁了。
这些资本能赚点钱当然更好,赚不到就当一年花个几千万打广告了,在中国随便赞助个综艺都比这贵。前些年EDG成绩好的时候,就经常被拉出来给朱家的合生汇站台做宣传、炒作炒作电竞产业园的概念,地产生意一旦跑起来,电竞那点钱能算得上什么。
明白了这层逻辑就能理解,无论是赞助商的撤退,还是战队的母公司们勒紧钱袋子,归根结底都指向了一件事:现在看比赛的人没之前那么多了,资本烧钱换不来他们想要的热度了。大家现在看英雄联盟比赛的热情还高吗?
2019年师老师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我们公司就在京东主场附近,那时哪怕是工作日的非焦点战,现场都座无虚席,很多路人都要过来凑热闹。然而到了今年,很多弱队的比赛现场就只有几个观众,门票88一张都卖不出去。
![]()
不光是联赛,S赛的关注度也没前些年高了。2021年EDG夺冠那年,决赛直播期间,中国的观众峰值是7000万人,而到了去年S14的总决赛,同样是中韩大战,同样打满了5局,对手还是人气最高的T1,但中国的观众峰值却只有4300万,3年时间流失了足足3000万观众。
肯定有粉丝要问了,前几年不是大半夜都有人喊EDG牛逼吗?怎么观众一下子少了那么多?没办法,LPL成绩太拉了,粉丝看不下去、路人也关注不到了。
看英雄联盟的,其实很多都是冲着看赢比赛夺冠去的。2018年,LOL就差点凉了,当时吃鸡大火,大批头部主播转去播吃鸡,导致英雄联盟的热度暴跌,网吧里打峡谷的人都少了。危急时刻,是IG用一个冠军强行为英雄联盟续了一命,吸引来不少新的玩家和观众。
往后,英雄联盟在中国进入了一种正循环,每次LPL在S赛上取得好成绩,英雄联盟的网络热度就会迎来一次大涨,吸引更多新观众,资本一看打个游戏年年这么火,更愿意加速入局,战队就有更多钱去买人,LPL外战的成绩就更好,也更容易吸引到更多流量。
![]()
但因为资本是冲着流量去的,所以普遍没有太多耐心去做青训建设、给新人机会,而是巴不得把所有位置都换成成名的选手。
渐渐的,LPL开始出现人才断档,反倒是韩国那边,一直在加码新人培养,最终LPL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成绩开始急转直下,不仅连续4年S赛被韩国踩头,还动不动给你粉丝整点越南俘虏、铜牌赛区、底座赛区、对阵韩国0-15等名场面,硬生生把被冠军吸引来的粉丝给折磨走了。
而随着观众大批流失,资本投入的热情变低,那就更不愿意在买选手和青训上花钱了,明年想干过LCK怕是更难了,正循环变成了一种负循环。我只能说,明年还坚持看比赛的观众们,你们之后有福啦,更大的在后头呢。
中国观众的流失,对英雄联盟来说是一个致命打击。
毕竟咱观众就算暴跌了还有4000万,但是2024年S赛总决赛,全球其他地区的峰值观众人数总和才670万,就这670万还是因为Faker冲击五冠王才带动的历史新高,加起来才能算咱的一根毛。如果越来越多中国观众对英雄联盟失望了,那么这个赛事可能真的就没啥人看了。所以先前Doinb才会说,其实韩国LCK那边的从业者也希望中国能夺冠,否则英雄联盟就只能像星际一样,在韩国人的统治下走向小众化。
但在师老师看来,即便今年LPL夺冠了,也只能是为英雄联盟短暂续个命,想再重返巅峰怕是很难了。
毕竟英雄联盟已经是一个问世十几年的老游戏了,活跃玩家数早就过了巅峰期,最近三年月活玩家少了3000万,而因为峡谷和《云顶之弈》用的是一个服务器,所以实际玩家可能更少。
![]()
这种“老化”也体现在游戏里,虽然每年都会多点像厄塔汗这样的新东西,但比赛整体能提供的惊喜越来越少了,大部分的比赛就是公式化的BP和展开,看了前10分钟,就知道后面的走向了,想和其他娱乐形式抢夺注意力已经越来越难了。而LPL的溃败,进一步放大了比赛本身的无趣。
别说咱们赛区,韩国S赛已经4连冠了,但观众的热情其中都集中在了T1或者说Faker这种热门选手身上,其他战队并没有从中获利太多。有T1出战的比赛,收视热度就能是其他队伍的两倍还多,没有T1热度就大减。这导致过去三年里,LCK因为招商、转播权销售情况不好,营收一直在下滑,三年累计亏损高达427亿韩元(约2.2亿人民币)。
![]()
等哪天Faker也退役了,英雄联盟最后一批死忠观众们估计也要离场了,到那时候,冠军属于谁已经不重要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这些年LPL的资本们总是特别想赚快钱,很少有队伍能连续多年保持同一套稳定的阵容,因为资本也知道,这个游戏的黄金期已经没剩多少年了,如果不趁着最后的辉煌搏一把,那这些年的付出可能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讽刺的是,正是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加速了英雄联盟赛事的衰落,最终谁也没能从中长久获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