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词牌《满江红》,国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必然是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的爱国壮篇。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的铁血丹心,爱国大义,将这个词牌彻底焊进了民族的精神基因里,让这首词成为了该词牌当之无愧的压卷之作。
话说回来,除了岳飞的《满江红·写怀》之外,该词牌也还能列举几首经典的词作。
![]()
例如北宋另一位词人,在 80 岁大寿的满堂欢腾中,也曾挥毫写下一首《满江红》。
没有激昂慷慨的呐喊,没有壮志未酬的慨叹,只用最平淡质朴的语言,道尽了人生最本真的真谛,开篇三句便足以“封神”。
这位老人,名叫张昪(biàn)。
张昪,字杲卿,韩城(今属陕西),是历经真宗、仁宗、英宗三朝的北宋名臣,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位极人臣。
他见识过朝堂的波诡云谲、尔虞我诈,也经受过宦海的浮沉洗礼,厌倦权力的束缚捆绑,晚年“不恋权位”,毅然辞官。
在他八十岁大寿之际,亲友齐聚,觥筹交错之时,阅尽沧桑的张昪,没有沉湎于往昔的辉煌,而是将一生的阅历与智慧,半生宦海沉浮、世事洞察,凝练成 一阕《满江红・无利无名》。
![]()
《满江红·无利无名》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
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
一瞬光阴何足道,便思行乐常不早。待春来携酒殢(tì )东风,眠芳草。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
开篇十二字,如金石掷地,声声铿锵。
六个“无”字并列,看似直白甚至不避重复的起笔,却拥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不重视名利和荣辱,就不会拥有烦恼。
世人一生奔波,皆为“利名”所累,因“荣辱”而悲喜,被“烦恼”所缠绕。
张昪却以耄耋之龄,道出了人生的终极追求:真正的自由,始于 “无所求”。
为何说此三句“开篇即巅峰”?因为它无一丝修饰,无半点铺垫,直抵本质。
它并非虚无主义的消极,而是千帆过尽后的大彻大悟,是灵魂在遍历万水千山后,找到的那片最初的精神家园。
在人人追逐 “拥有” 的世界里,这位老者告诉我们,有舍才有得,生命中要学会做减法,懂得“放下” ,才会让人生更加舒服惬意。
这份清醒,足以让千年后的我们豁然开朗。
“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四个 “独” 字勾勒出的画面,不是孤独寂寥,而是与自己和解的自在从容。
夜灯之下,无需迎合他人,不必伪装自己,歌是随心而歌,酌是尽兴而酌,吟笑皆是肺腑之言。
这份独处,是精神世界的丰盈,是摆脱世俗束缚后的舒展,是 “孤而不独” 的最高境界。
“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寒冬初雪覆盖群山,皎洁明月洒下清辉,天地间一片澄澈空灵。
眼前的清景,恰好映照出张昪的清欢之心,景与情相融,物与我两忘。在这样的意境中,世间的纷纷扰扰都显得微不足道。
![]()
“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尽显潇洒的人生观。
即便能活到百岁,又能怎样?衰老本就是自然规律,不必焦虑,无需纠结,坦然接受岁月的流逝,把生命交还给时间,把心放回当下。
这份不忧老、不惧老的心态,正是通透人生的生动写照。
上片将作者洒脱不羁的生活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直白地展现出作者不重名利的心境。
下片则是一番人生感慨。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道出富贵难以持久、功业无尽头的感慨。
“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体现出作者对贫富差距的豁达看法。
“一瞬光阴何足道,便思行乐常不早”,传达出珍惜时光、及时行乐的思想。
末句“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携酒踏青、醉卧芳草的美好计划。
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深刻的哲理,只是一个老人对平凡生活的贪恋——这贪恋,恰恰是一位老人历经沧桑后,对生活最纯粹的热爱,是通透人生最动人的具象化表达。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直倾胸臆,营造出一种不计名利、看穿富贵、超拔烦恼、悠游岁月的独特境界,触动着读者的心灵,让我们在喧嚣尘世中寻得一片宁静之地。
![]()
这首词也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或许并非向外攫取多少,而在于向内放下多少。
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不要迷失自我,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学会享受生活,珍惜时光。
如此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归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