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一些智商有欠缺的人,直接就在下面开骂,有骂我的,有骂移动的,有直接骂所有运营商的。骂我的不乏恶毒语言,不过他们真看我写的文章了吗?总共我也没写几个字啊?!其中也没有生僻字。
核心内容一:
![]()
核心内容二:
![]()
重新梳理一下我的观点:
1、 停机前需有足够长 提醒期。 除非警方或反诈中心认定涉诈的号码,运营商都不应直接停机,而是先“提醒”再“单停”(暂停外呼)然后才能“全停”。
2、需二次实名认证 ≠ 涉诈,大多是合法公民正常使用。目前人口流动这么大,电话又没有了漫游费,异地使用很正常,不能根据单一指标判定需二次实名认证,且二次实名认证不能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尤其是在国庆、春节假期这样的特殊时期。
3、需提供便利的实名二次认证通道。5G消息、5G视频通话、官方APP、官方网站(手机版)、微信小程序、微信服务号、支付宝小程序等均可选择使用。即使去运营商营业厅,也不应限制在号码归属地的营业厅,至少是全国的运营商自有营业厅均可,需可以在运营商APP或点图APP上直接查到。
4、运营商不要轻易判定涉诈。只有极少数号码真正涉诈,涉诈号码也不应该直接停机,而是应该报警(可根据需要单停),让警方去抓获犯罪嫌疑人。运营商突发性涉诈停机,骗子可以换号再骗,运营商更像保护了骗子。
5、运营商封停、封堵了大量涉诈号码。真正的骗子能长期存在,肯定反跟踪能力很强,其中就包括电话号、银行卡使用时间很短,甚至只有几小时。骗子会储存大量号码,这也是为何手机号突然在异地高频使用会被运营商大模型认为涉诈,因为骗子就这么干的。
三个延伸问题:
1、骚扰电话拦截有难度。运营商无权判定骚扰电话违法。
2、用户举报的诈骗电话为什么没有封停?运营商不能根据用户的举报就判定一个号码涉诈。人人可以举报几十万刚拍下的号码涉诈,即使该号码根本没和他通过电话。建议直接向警方或反诈中心举报,让权力机关核查。
3、无论是开新号还是老号“二次实名认证”,都不应有过度要求。包括税收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符合基本条件的公民都可以随意去办理手机号,这些条件仅包括有效的身份证件、名下已有卡数量未超、没有被列入信用黑名单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