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2年,我军一连长在观影时突然大哭,指着屏幕:她是我妻子

0
分享至

1952年的一个晚上,福建军区某部队的放映厅内,一场电影放映正在有序进行。

台下官兵看得正认真,忽然,一名连长放声大哭,还指着屏幕激动地喊道:“她是我妻子!”

这名连长是谁?屏幕中的人真的是他的妻子吗?



夫妻分别

1928年冬,安徽颍上县,一个姓朱的小女孩,因为家境贫寒,被父母送往舅舅家抚养。

舅舅姓李,家里也并不富裕,靠着在集市上的小买卖勉强维持温饱。

所幸舅舅舅母膝下无子,将这个小外甥女视若掌上明珠,还给她取了新名字李秀英

李秀英懂事得早,八九岁时便已学会做饭洗衣、挑水扫院,做事麻利得像个小大人。



到了十八九岁,她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皮肤虽略显粗糙,但一双眼睛灵动有神。

舅舅舅母商量再三,便打算招一个上门女婿,好留住这个贴心的女儿。

这一年春天,镇子上的一家小店招了个帮工,是个叫冯学永的青年,人高马大,五官周正,做事不声不响却极为勤快。

刚来没几天,他便赢得了李家长辈的赏识,尤其他对李秀英礼数周全,处处周到稳重,让人越看越喜欢。

日子久了,冯学永也察觉到这家人对他另眼相看,其实,他早在第一次见李秀英时便心有所动。



两人间的情愫在柴米油盐中悄然滋长,他帮她搬水,她为他多添一碗饭,他修理屋檐,她替他缝补衣角。

直到某天夜里,舅舅点了盏灯,郑重地将冯学永叫进堂屋,开门见山地说:

你这孩子做事老实,人也靠得住,我家这丫头,从小养到大,不舍得远嫁,你若有心,不妨留下做个上门女婿。

冯学永低头不语,却轻轻点了点头,于是,那年秋天,一场不算热闹却极为温馨的婚礼,在李家小院举行。

乡亲们纷纷来道贺,李秀英着一身素雅嫁衣,牵着冯学永的手,走入了属于他们的小家。



婚后,冯学永在小铺继续干活,李秀英则种菜养鸡,操持家务,不到一年,他们便迎来了第一个女儿的降生

可好景不长,1946年春,战火再起,国民党在各地抓壮丁,村里已经有几个年轻小伙被强行带走。

那天冯学永说要回老家一趟,帮年迈父母收拾麦田,可那天之后,他便没了消息,起初,李秀英以为丈夫不过是被耽搁了几日。

可三天、五天、十天过去,连个信儿都没有,她带着肚子走到婆家,却得知丈夫当日干完活就动身往回赶了。

村子里悄悄传出风声,说有人看见冯学永在村口被国民党兵抓走,押上马车。



李秀英听后眼前一黑,晕倒在田埂上,接下来的日子,愈发艰辛,家中老父得了痨病,长年咳血躺在床上,婆婆悲痛过度,整日以泪洗面。

一个嗷嗷待哺的女儿,肚中又怀着另一个孩子,李秀英只能撑起一家人的生活。

她卖过菜,帮人洗衣,也曾挑着箩筐走遍十几里路换来几文钱,肚子大了,依旧蹲在田里拔草,脸上晒得脱皮也不肯歇息。

她不信命,也不怨天,只是将那份执念藏进心底,带着孩子活下去,她坚信,总有一天,丈夫会回来的。



苦中求生

新中国成立后,村里第一次组织妇女参加政治学习时,李秀英第一个报了名。

她身上的麻布衣褪了色,脚上的草鞋也磨出了洞,但她坐在最前排,眼神格外明亮。

因识字不多,起初她只是跟着听、跟着学,但她思路清晰、态度积极,渐渐成了妇女小组的骨干。

她带着姐妹们组织识字班,还鼓励大家踊跃发言:“男人能做的事,咱们女人也能干!”



1950年盛夏,几场暴雨突如其来,淮河流域山洪暴涨,河堤告急。

毛主席下达了震动全国的命令:“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口号传到安徽,传到颍上,也传到了李秀英耳中,她没有犹豫,当天就找到村干部:“我去!你们要人,我第一个上!

她的申请很快被批准,李秀英拉上了村里二十多个妇女,组建了一支“女子突击队”

这群人踏着泥泞,坐了三天的拖拉机车,终于抵达润河段的治淮工地。



建设任务繁重,堤坝要在七月汛期之前完成,土方量达2000多万立方米,全靠人力搬运。

突击队一到工地便分到了“担土组”,每人每天要完成上百趟的担运任务。

李秀英是队长,更是榜样,她个头不高,身板单薄,却从不肯落下半分。

粗大的木杠压在她的肩上,每走一步,汗水就顺着脖颈直流进衣领,可她从不喊一声苦。

为了争“红旗队”的荣誉,她组织姐妹们与男队比拼。



一场场搬运比赛下来,女子队的扁担断了四根,肩膀肿得连衣服都脱不下来,她们也不退缩。

最难熬的是淘沙子,那时河水刚退,上游冲下来的冰碴还未完全融化,要站在刺骨的河水中,一铲一铲地将沙子搅匀、洗净、挑出。

李秀英脱下鞋袜,卷起裤腿,咬牙下了水,冰水像刀子割在小腿上,没一会腿就发麻发紫。

有人劝她休息,她却摆摆手:“早修一天,乡亲们就能早过上安生日子。

她是队里倒下次数最多的人,一次在河边抬石头时,她突然眼前一黑,整个人仰面倒进水里。



工友惊叫着把她拉上来,李秀英一边咳着水一边吐出一口鲜血,大家吓坏了,赶紧把她送进了附近的救护点。

医生给她输液,她却趁人不备翻出医院窗户,偷偷跑回工地

1951年秋,治淮工程顺利完工,润河段提前交工,庆功大会上,李秀英作为突击队代表,被点名表彰

那一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名叫《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记录了这场浩大的人民治水工程。

镜头里,有一个女人肩挑土石、脚步沉稳,衣衫虽旧却神情坚定,那就是李秀英。



银幕重逢

1952年,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劳模的热潮,《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也在全国范围内轮番上映

在福建军区的一处野战部队礼堂里,几十位战士正坐在木凳上观看这部纪录片。

就在影片播放到李秀英带领“女子突击队”在工地奋战的镜头时,坐在第二排的一位连长忽然呼吸一滞,他就是冯学永

屏幕上,李秀英正在抬土、洗沙、修堤坝,阳光打在她的额头,汗水顺着脸颊滑落,而她神情坚毅,脚步未曾迟疑半分。



冯学永的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模糊了眼前的画面。

起初,他努力压抑着情绪,只是肩膀轻轻抖动,但随着镜头里那个女人一遍遍出现,他忍不住放声大哭。

她是我妻子!”他突然站起,指着屏幕激动地喊道。

全场的战士都愣住了,一旁的指导员赶紧上前,将他扶到门外。

冯学永却一把拽住对方的袖子,声音低沉:“同志,那真的是我妻子,失散六年了。



原来,1946年他被国民党强行抓壮丁,几次逃跑未果,饱受折磨。

后来,他所在的部队起义投向人民解放军,他也随部队南征北战,没有机会回到家乡与妻子重逢

如今,他终于得到妻子的消息,自然无比激动,可激动过后,是深深的忐忑。

冯学永没有立即写信回去,他害怕,怕自己贸然出现会打乱妻子的生活。

六年过去了,她也许另嫁,也许孩子已长大成人,他不敢奢望,只求她平安。



思来想去,他在军区宿舍的油灯下写下一封信,信里,他小心地写道:

我是安徽颍上人,冯学永,曾在国民党抓丁中失散,看了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其中治淮劳模李秀英,容貌与我妻极似,请问,她现在是否安好?是否另有家室?

信封上,他没有写妻子的住址,而是寄往了“安徽省颍上县人民政府”,几周后,这封信辗转到了乡政府。

那天午饭后,李秀英正在院子里晾衣裳,村干部气喘吁吁地跑来:“秀英同志,有你的信!

她愣住了,这么多年,除了政府文件,从未有人给她写过信,接过信的那一刻,她的手在发抖。



她一眼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时,整个人的呼吸都停了,泪水瞬间模糊了她的视线。

几天后,乡里批准她请假,李秀英收拾了一个小包,坐上了去福建的火车。

几天的旅途漫长而煎熬,当火车终于停在福建军区驻地的小站时,冯学永早已守在月台

当他们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李秀英什么都没说,只是颤抖着伸出手,冯学永上前一步,将她紧紧拥进怀里。



并肩此生

重逢后的李秀英没有像旁人期待的那样,留下来与丈夫团聚,她只是短暂停留几日,便再次启程返回了安徽。

回到颍上后,李秀英像从未离开过一样,再次投入到了农村建设与妇女组织工作中。

她白天走村串户宣传政策,晚上挑灯写学习心得,她成了村里妇女们口口相传的榜样。

她与冯学永频繁通信,一年又一年,他们这段跨越千里的情感,也愈发深沉。



八年过去,李秀英的孩子渐渐长大,工作也进入稳定阶段,1960年春,她辞职前往部队随军

他们不再需要靠信纸维系感情,孩子也渐渐多了,从两个到三个,再到五个。

他们把每一个孩子都抚养成材,不求锦衣玉食,只求顶天立地。

家中两个女儿长大后选择成为军嫂,小女儿更是参军入伍,三女儿考入警校。



1976年,冯学永光荣离休,夫妇二人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

晚年的李秀英依旧朴素如昔,她穿旧棉衣、看《新闻联播》,每天早晨用收音机收听天气预报。

2021年,她搬去孙子家小住,仍坚持一个人洗衣做饭,不愿麻烦人。



那年,孙子单位组织活动,请她为青年干警讲述“治淮”的故事,有人问她:“你这一生,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她顿了顿,答道:“是等到了我丈夫。

李秀英与冯学永,从战火中走来,携手老去,把平凡活成了传奇,他们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却在时代洪流中熠熠生辉。

他们是平凡中的不凡,是苦难中的坚定,是无数中国家庭在动荡岁月中的缩影。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情感,不需誓言,不靠承诺,只靠一生坚守与彼此信任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WTO很少被提起了?中国入世谈判花了15年,如今几乎被架空

为什么WTO很少被提起了?中国入世谈判花了15年,如今几乎被架空

顾史
2025-11-08 18:34:04
巴总统:已正式通知中国,退出一带一路计划,我方回应4个字

巴总统:已正式通知中国,退出一带一路计划,我方回应4个字

花花娱界
2025-11-07 20:53:23
阿卡独揽518万为恋爱绯闻画上句号,紫薇不想和辛纳同组遭趣评

阿卡独揽518万为恋爱绯闻画上句号,紫薇不想和辛纳同组遭趣评

网球之家
2025-11-10 22:34:21
龙头 | 锂电池原材料最核心的 10 家上市公司

龙头 | 锂电池原材料最核心的 10 家上市公司

飞跑的鹿
2025-11-10 21:27:26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冰点历史
2025-07-15 09:33:13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诗意世界
2025-11-07 10:23:31
美国大豆又被中国查出问题?这回不是找茬,是抓住美国痛脚!

美国大豆又被中国查出问题?这回不是找茬,是抓住美国痛脚!

李博世财经
2025-11-10 10:26:55
五角大楼彻底懵了!大陆不动一兵一卒,竟让日本自卫队军官零距离参观解放军军营

五角大楼彻底懵了!大陆不动一兵一卒,竟让日本自卫队军官零距离参观解放军军营

健身狂人
2025-11-08 06:03:18
湘江惨败后,毛主席在担架上幡然醒悟,一个'世界巨人'从此苏醒

湘江惨败后,毛主席在担架上幡然醒悟,一个'世界巨人'从此苏醒

何氽简史
2025-11-10 12:31:58
郭晶晶开幕式举火炬,小叔子霍启山疯狂鼓掌,霍震霆一家来了五口

郭晶晶开幕式举火炬,小叔子霍启山疯狂鼓掌,霍震霆一家来了五口

疯说时尚
2025-11-10 14:02:11
“死神”嘲讽鸽武缘:太可怕!能把人脑浆扇出来,国内禁止他比赛

“死神”嘲讽鸽武缘:太可怕!能把人脑浆扇出来,国内禁止他比赛

念洲
2025-11-09 10:31:07
飞行7600公里 梅西时隔4年重回诺坎普 深情凝望:愿再归来

飞行7600公里 梅西时隔4年重回诺坎普 深情凝望:愿再归来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10 19:35:18
副院长祖雄兵塌房后,原配护士长彭某某靠3个细节,赢得全网怒赞

副院长祖雄兵塌房后,原配护士长彭某某靠3个细节,赢得全网怒赞

热风追逐者
2025-11-10 04:45:03
六氟翻倍引爆唯一原料:磷矿!未来缺口 2000 万吨!机构 15 亿抢先卡位!

六氟翻倍引爆唯一原料:磷矿!未来缺口 2000 万吨!机构 15 亿抢先卡位!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5-11-10 04:24:22
知名网红夫妻,已被正式逮捕!

知名网红夫妻,已被正式逮捕!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9 17:14:40
银行App迎来关停潮

银行App迎来关停潮

澎湃新闻
2025-11-10 16:54:07
红军城一丢,捷克扯旗、波兰骂街、美国摆烂:泽连斯基满手是血

红军城一丢,捷克扯旗、波兰骂街、美国摆烂:泽连斯基满手是血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08 15:13:35
16GB+1TB!新机官宣:11月14日,正式全新开售!

16GB+1TB!新机官宣:11月14日,正式全新开售!

Q科技基地
2025-11-08 12:05:11
以总理称将以强硬手段执行加沙和以黎停火协议

以总理称将以强硬手段执行加沙和以黎停火协议

财联社
2025-11-11 01:48:02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霹雳炮
2025-11-02 20:52:08
2025-11-11 03:31:00
史之铭 incentive-icons
史之铭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76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旅游
亲子
教育

女人过了40岁穿衣别老气横秋,看看这些日系穿搭,得体又显瘦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19 个名字藏六朝风云!南京玄武湖:藏着中国最鲜活的千年时光!

亲子要闻

杰森谈到在中国和在美国上班区别,这回答让我和妈妈都挺意外

教育要闻

传说中的“死亡211”,你的目标院校在里面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