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 简墨
秋风轻拂,金叶翻飞。无论是天目山的万年银杏树,还是西安大慈恩寺李世民亲手种植的银杏树,抑或是福泉的“黄丝银杏王”,无一不让人驻足,流连忘返。
透过这些扎根祖国大江南北且树龄极高的银杏树,不难看出银杏分布之广阔,并且还形成了江苏邳州、山东郯城、浙江长兴、江苏泰兴、湖北安陆以及广东南雄六大银杏产出地,这六个地区也被视为我国著名的六大“银杏之乡”。
![]()
△江苏泰兴国家古银杏公园。(图/视觉中国)
其中,泰兴又因当地的古银杏数量、银杏定植数、银杏产量、银杏品质均居全国之冠,故而有了“银杏第一市”的美誉。
11月底至12月前往泰兴,大概率会看到一幅由银杏织就的金黄画卷,连绵成片的银杏树不仅织就了金色泰兴的底色,也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造就了无数如梦似幻的美景。
![]()
距今为止,泰兴种植银杏的历史已超过 1400年,这背后不仅有自然环境因素,还与泰兴当地的人文息息相关。前者赋予了泰兴独特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使银杏得以在当地扎根生长,后者又为银杏文化蓬勃发展提供了沃土。
从地理位置上看,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的一颗明珠。此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十分适合银杏生长,而年均15.5℃的气温和超过900毫米的降水量,也为银杏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行走泰兴市内,银杏的身影处处可见,无论是乡野村落还是古刹幽林,甚至是道路两旁都种满了粗壮健硕的银杏树。它们在秋季变得金黄璀璨,柔软的叶子在秋风拂拭下翩跹起舞,也让泰兴变得更加温柔。
![]()
△道路边的银杏树。(图/小红书截图)
目前,泰兴市共有七大银杏种植区,其中以宣堡镇最为出名,有“中国银杏第一镇”的美誉。位于镇上的江苏泰兴国家古银杏森林公园是全国最大的古银杏森林公园,也是游览泰兴时,观赏银杏的最佳目的地。
有关资料显示,江苏泰兴国家古银杏公园内共有银杏20余万株,其中树龄超过100年的1.1万株,超过200年的5226株,还有2株树龄超过千年的古银杏。
这些银杏陪伴泰兴人走过一年四季,留下无数美景,尤其在盛夏天,园内的银杏更是成了“遮天蔽日”一词的真实写照。游人在树下游玩时,白天日影稀疏,夜晚不见繁星。而到了秋冬之交,当片片银杏叶纷纷落下,在地上层层堆叠、铺就满目金黄时,宣堡镇也被镀上了一层梦幻的色彩。
![]()
△在泰兴宣堡,不仅公园里有银杏,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银杏。(图/小红书截图)
在泰兴,银杏向来被视作长寿的象征。据《泰兴银杏》记载,当地最早的寺庙——建安寺自建成后便香火旺盛,周边或是远在外地的人们在遭受病痛折磨时,常常会到建安寺来祈福。
一次,有两个人到建安寺祈福,久跪不起且泪眼汪汪,这一幕恰好被寺内的大师瞧见。大师被两人的诚心所打动,便让人摘下寺内的银杏叶和银杏果赠予他们,以缓解他们的病痛。等两人离开时,大师还特意叮嘱两人,若病况好转,要把银杏种子留到来年春天种下,为世人积德、普度众生。
在这则传说中,银杏由此从寺内走向市井,并在泰兴各地被广泛种植。由祈福之人带到外面的银杏种子也被视作后来泰兴市顿叉村、凤凰天公园等地千年古银杏的起源。
传说是否属实虽已无史料可考,但遍布泰兴各地的银杏,无一不在诉说着泰兴人与银杏跨越千年的深厚情谊。
![]()
△走进江苏泰兴国家古银杏公园就能看到这样标语。(图/视觉中国)
当地人以银杏 页形状为图例,设计了泰兴市电视台的台标;原本坐落于江平路与大庆路交汇处的银杏仙子雕塑,被泰兴人称作“家的标志”;位于江苏泰兴国家古银杏公园东北方向的银杏村,更是直接以“银杏”命名。
这种深植于血脉之中的银杏情,是泰兴在秋季摇身变为金黄之城的根基。
![]()
在自然条件下,一株银杏树从栽种至结果需跨越两代人的时间,历经20年之久。故而,对于大多数泰兴人而言,“前人栽树,后人吃果”已然成为一种常态。
“白果”指的便是银杏树的果实,因颜色雪白而得名。泰兴白果年产量10000吨,约占全国白果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泰兴白果主要品种为大佛指,以“量大、果大壳薄,果仁饱满、贮藏期长”为白果品质之冠,远销海内外;其还因“浆水足、糯性强”的特性,成为了当地人难以割舍的美味佳肴。
![]()
△结在枝头的银杏果。(图/视觉中国)
泰兴人采用烧、烤、蒸、煮、炒等多样烹饪方式,在去除银杏果中的微量毒素后,将其与猪、牛、羊、虾等肉类以及香菇、胡萝卜等蔬菜搭配,烹制出了银杏凤尾虾、水晶银杏等众多佳肴。
秋天到泰兴赏景,除了喝上一碗热乎乎的银杏鸡汤,不能错过的还有秋季限定的“暖手宝”——刚出炉的黄桥烧饼。
据传在1940年,新四军与国民党顽固派在黄桥镇激战期间,镇上60多家烧饼店夜以继日地制作黄桥烧饼,以保障前线新四军战士的口粮所需。甚至在距离黄桥镇几十公里的地方,也有不少百姓赶制油饼、烧饼支援前线。
如今,黄桥镇还流传有朗朗上口的“黄桥烧饼歌”。当“黄桥烧饼黄又黄,黄桥烧饼慰劳忙”的曲调响起,由肉松、火腿、鸡丁、萝卜等制成的馅料在口腔中散开时,独属于那段记忆的激情和烧饼的油香交融,似乎将寒意都驱散了。
![]()
△泰兴黄桥烧饼。(图/视觉中国)
早在汉高祖时期,黄桥镇就以“永丰里”为名出现在史书中。黄桥古镇历史悠久、美食众多。以酥脆、咸香为特点的黄桥肉渣,以猪五花为原料,通过脱脂方式加工而成。食用时,既可将之作为零食直接入口咀嚼,也可以之为原料,加入葱、姜、盐、料酒等调味品制成美食。
具体做法是,先将肉渣泡水、烫开,再往锅里加入葱姜以及大白菜等进行煸炒,最后加入高汤,通过温火慢炖的方式,让肉渣外软内酥,更具风味。
广东早茶蜚声中外,殊不知,泰兴早茶同样出众。许多老牌餐饮店,清晨五六点左右就开始放号。待到食客上桌,包子、烧饼、馄炖、面条、粯子粥等轮番登场,足以凑成一桌让人眼花缭乱的大餐。
其中,距今已有70多年历史的宣堡小馄饨,不仅是泰兴人早餐桌上最常见的美食,也是不少游客打卡泰兴时的必尝小吃。与一般馄饨相较,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皮薄如纸、味美汤鲜,包裹在馅料外的馄饨皮不仅能用柴火点燃,煮后更是透亮似宣纸,堪称当地一绝。
![]()
△不少本地人会排队吃早茶。(图/小红书截图)
如果不喜肉食,游客还可选择食用粯子粥。这种选用在泰兴市高沙土地区广泛种植的元麦为原料、将籽粒经细磨成粉后做成的粯子粥,不仅是不少泰兴人家的早、晚餐选择,还被当地人以“泰兴咖啡”称之。
每日清晨,当元麦的香味混合着肉渣、烧饼以及宣堡小馄饨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时,属于泰兴人的热闹的一天也就开始了。“国泰民安、百业兴旺”,这座长在银杏树下的城市正如其名字饱含的寓意一样,在流淌不息的岁月中不疾不徐地生活。
编辑:曾宝气;校对:廿一;排版:土土
![]()
“你所在的城市有银杏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