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
全球总决赛在法国巴黎举行
生命学院两支本科生科创团队
HUST-China和HUST-UEVE-UPSaclay
斩获大赛金奖
其中
HUST-China团队连续三年
卫冕全场最佳人气奖
HUST-UEVE-UPSaclay团队蝉联金奖
![]()
本年度iGEM共有400余支队伍展开激烈角逐。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校两支团队全力以赴、积极备赛,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优异的现场表现赢得了国际评委和其他队伍的认可,完美展现了生命学子在科研创新、实践应用、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HUST-China团队
![]()
项目名称:“Squoilene”——一种基于区室化改造的废油高效生物转化角鲨烯工程
指导老师:闫云君、宁康、周钰、安娜、解晓慢、王博涵
团队成员:袁天旭、邹宛庭、赵海曦、周玉尧、宋泽轩、郦多多、陈逸龙、黄煜涵、郑乐妍、孙龙城、邹升哲、谢黄鹏、于子恒、温涵静、马一川、王艺璇、吴赫、杨傲茹、杨壹婷、赵文慧、赵诗景、高佳仪、吴佳芮
项目简介:本项目以废弃食用油资源化利用为切入点,旨在构建一种绿色、低成本的角鲨烯生物合成体系。废油中富含脂肪酸和甘油,具有资源化利用潜力。而角鲨烯在化妆品和医药领域需求旺盛,传统来源依赖鲨鱼肝油或植物提取,成本高且破坏生态。项目以解脂耶氏酵母PO1f为底盘菌,通过加强外泌脂肪酶降解废油、强化脂肪酸转化,并采用区室化策略将角鲨烯合成通路定位至过氧化物酶体,降低产物毒性并提高合成效率,结合关键酶改造与代谢流优化,实现废油高效转化为高价值角鲨烯。本项目兼具环境治理与高值化生产双重意义,为可持续生物制造提供新路径。
HUST-UEVE-UPSaclay团队
![]()
项目名称:“ROBIN”——根结线虫防治与根瘤菌增效
指导老师:刘剑峰、刘剑淼、春雷、彭欢
团队成员:白云峰、杨子昊、吴俊炫、周睿婷、郑功琦、丁一航、徐婴祺、林俊衡、张德睿、欧阳媛瑗、叶子霆、张喆、彭思博、罗伟轩、钱靖悦、李佳琦、喻诚恺、张澍怿、郝子诺、陈昱希、蓝洪康、文睿琦、孙浩然、张梓润、冷衍震、马欣怡、李怀柯、苏婕欣、李菲繁、胡洋
项目简介:本系统构建了以枯草芽孢杆菌BS168为底盘的“ROBIN”体系,同步治理豆科作物线虫危害与土壤缺氮问题。该系统集成两大功能:表达Cry5Ba-Cry6Aa融合蛋白高效杀虫,合成木犀草素增强根瘤菌招募与固氮。通过噬菌体调控与Cre-loxP基因开关确保生物安全,配套水杨酸检测装置实现虫害实时监测。ROBIN系统具有精准靶向、智能控制及环境友好特性,为减少农药化肥依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截至目前,生命学院本科生科创团队已在iGEM等国际学科竞赛中累计取得12枚金牌、7枚银牌及多项单项奖的优异成绩。HUST-China团队经过各大赛场的充分锤炼,在“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合成生物学创新赛等国内顶尖赛事中屡获殊荣,相关研究成果经过系统梳理与持续优化,形成多篇科研论文,充分展现了竞赛实践对学术创新的有效反哺。中法高校联队HUST-UEVE-UPSaclay经过三年的赛事培育,已成功吸引并带动百余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加入本科生科创团队。凭借在项目中积累的科研素养与国际竞赛经验,首届队员中有多人进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不少队员积极投身于各类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展现华科大学子的科研风采与国际视野。
华中科技大学(ihuster)
资料来源于生命学院
编辑 / 刘雪茹
封面图 / 陶然
校对 / 张雯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