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福建舰入列,美媒的酸味都冲出屏幕了!
据美国CNN报道,他们找到两位所谓的“前航母军官”,信誓旦旦的宣称福建舰存在“重大设计缺陷”,作战能力仅为50年前美国海军尼米兹的60%!
他们给出证据,福建舰的斜角甲板与甲板中心线角度仅为6度,而美军航母为9度。
![]()
这样一来,会导致福建舰的2号弹射器“侵入”着舰区,影响舰载战斗机起飞效率。
角度小了3度,就成了天大的缺陷?
听起来很专业,但仔细研究后会发现,他们完全在偷换概念。
首先,角度的多少,是中国工程师基于严谨计算和无数模拟测试后的优化选择。
![]()
较小的角度可显著降低舰载机着舰时的冲击力,能更平稳的降落,避免飞行员被颠得七荤八素。
再者说,斜甲板和二号弹射器的冲突,对效率的影响真心有限。
甲板间隙再小,能紧急起飞两架就够了。
更何况,同时起降时,甲板后勤调度和空中调度本身就有冲突,效率会大幅下降。
![]()
所以,航母很少遇到起降任务同时执行的情况。
美媒非要纠结这个小细节,怕是忘了自家航母也常常因为天气、维护或单纯的“运气不好”而效率低下。
这还没完,福建舰服役后,美国媒体重新制作中美海军舰艇对比图,结论是80万对60万,优势依旧在老美,而且是绝对优势。
![]()
技术拼不过我们,就开始拼数量。
有一说一,美国现役的航母、盾舰、潜艇的数量,确实比中国多不少。
但问题是,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上世纪甚至冷战期间下水服役的老古董了,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战争。
![]()
船体锈得能刮下二斤漆,升级改造都得先考虑船体,还能不能扛住折腾。
美媒这对比图,简直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吨位多又怎样?
一堆老铁皮堆在一起,也挡不住一艘高科技新舰的精准打击。
即便是美国最先进的福特号航母,多年来一直是毛病缠身,连F35C的兼容性问题也还没解决。
在8157次弹射中,平均无故障周期仅仅只有可怜的272次。
![]()
也就是说,平均每弹射272次就会出现一次故障。
这和设计目标的4166次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而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由于采用的是中压直流和超级电容技术,那叫一个稳!
![]()
不仅降低了干扰和能量损失,还能根据不同重量的战机灵活分配电能。
有报道称,福建舰的一条电磁弹射器,在90秒内就可弹射一架舰载机,而且都是满油满弹起飞的那种。
![]()
一天内大概可以弹射270到300架次舰载机,是滑跃起飞的5倍左右,比蒸汽弹射起飞高近三倍!
与之相比,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舰载机的单日起降架次最多可达120-140架次。
至于福特号,倒是可以超过200架次。
不过呢,这是美军的设计目标,实际上根本达不到。
![]()
当然了,美国航母也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比如,他们的F35C舰载机,自带变色隐身涂层,机身铺满了三氧化二铁超材料隐身薄膜,全球首创!
用时髦的话来说,“锈色可餐”。
![]()
如此高明的伪装,可不是谁都能学得会的。
美国用事实告诉世界,F-35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技术参数里,更蕴藏在每一块锈迹背后的深厚底蕴中。
不过,战场上能不能持续隐身,就是另一回事了。
总之,美国媒体的酸味儿背后,是对中国海军崛起的无奈承认。
福建舰入列,不仅是技术里程碑,更是让某些人睡不着觉的“噩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