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包河区顺园社区党总支聚焦独居、高龄、低保老人“照护难、健康忧、精神空”痛点,创新推出“低龄帮高龄、邻里互助暖”模式,以党建为引领启动“窗帘之约”专项服务,联动网格员、红色小管家、爱心企业等多方力量,为14名特殊老人筑起“朝夕守护”防线,践行基层治理为民初心。
精准摸排建台账,扣紧帮扶“第一环”。“摸准需求才能送对服务,尤其要让低龄老人的爱心精准对接高龄老人需求。”社区主要负责人强调。小区党支部书记联合网格员、红色小管家,通过“数据筛查+入户走访+邻里核实”三维排查:依托民政系统初筛75岁以上独居、低保老人建基础库;红色小管家上门核查老人自理能力、健康需求,同步向邻居确认起居。经一周集中摸排匹配,确定14名核心服务对象,建“一人一档”动态台账。面向60—70岁低龄老人发起倡议,筛选14名热心者建立“志愿者人才库”,明确低龄帮扶服务内容,实现“一户不落”精准结对。
“低龄+多元”聚合力,织密守护“安全网”。社区构建“小区党支部+红色小管家+低龄志愿者+爱心企业”“1+N”机制,覆盖老人多元需求。社区制定服务清单与计划,按照“每日探访、每月身体检查、每季送温暖”标准,明确各方职责。“顺心暖阳志愿服务队”中70%为低龄老人,他们凭“年龄相近、时间灵活”优势,上门陪聊、打扫、代购,今年已服务200余次。此前82岁老人叶守维烧菜险些失火,志愿者及时处置并普及安全知识,用温情化解危机。积极对接中国农业银行、锦绣地爱心志愿团、中科信创科技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或社区组织定期为14名老人送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物资,累计价值逾2万元。“这些物资解决了我出门采购难题,太感谢了!”81岁老人胡泽全感动不已。
关爱升温,延长服务“暖心线”。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推动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转变。定期组织爱心义剪上门,联合驻区单位开展家电检修,今年已开展义剪8场、家电维修15次。传统节日联合爱心商家送粽子、月饼等礼品。依托老年学校开设书画、太极、黄梅戏课程,200余名老人参与,不少低龄老人带着高龄伙伴上课,在学习中增进情谊。
如今,“窗帘之约”是社区与居民的“信任约定”,更是低龄与高龄老人的“邻里约定”。顺园社区通过激活低龄志愿活力、凝聚政企社合力,破解老龄化照护难题。(王梦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