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复印”学术评价体系,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以“传播中国学术精品 服务中国知识创新”为宗旨与使命,构建的一个以原创为导向的学术出版与评价体系,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简称“哲社预印本”,https://zszwx.cn),理论上可以呈现和传播哲学社会科学全部论文。
![]()
哲社预印本平台
2024年4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建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具体承建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简称“学术世界”)正式发布上线。作为“学术世界”子平台之一,“哲社预印本”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首个预印本平台,旨在提供一个快速发布研究成果的渠道,也是连接作者、读者、期刊的纽带。作者可以在论文正式提交期刊前,将其上传至平台予以提前公布;期刊也可通过平台筛选合适的论文进行正式出版。与期刊发表通常需要超过6个月的周期不同,通过“哲社预印本”发布成果仅需3个工作日,大幅提升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效率。
“哲社预印本”也有助于解决青年学者发表难、冷门绝学发表难的问题。目前,核心期刊上中初级职称作者占比不足19%,博士生独立署名的论文占比不足4%。绝大多数综合性期刊不愿发表被引率低的“冷门绝学”,而“哲社预印本”为青年学者、冷门绝学提供了充分的展现机会,从而激发学者和期刊的创新活力。
第二层次是复印报刊资料(https://www.rdfybk.com/),精选3%的优质论文予以转载。
![]()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复印报刊资料邀请各学科的1724位权威专家担任编委,负责指导、协助编辑进行论文评选。全国4000多种人文社会科学报刊每年发表规范的论文共计40多万篇,复印报刊从中精选出约1.2万篇(3%)的优质论文予以转载。
复印报刊资料秉承原创导向,坚持“以文评文”的理念,专注于评价论文本身的内容质量和创新水平,而不考虑期刊的级别和作者的身份。约15%的转载论文来自非核心期刊,超过15%的转载论文来自青年学者甚至研究生的作品。这种“以文评文”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对原创研究的尊重和对青年学者的鼓励。
第三层次是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简称“哲社主文献”,https://zsyyb.cn),进一步精选0.5%的最优质论文,予以精加工和再传播。
![]()
哲社主文献平台
这是“学术世界”的另一个子平台。“哲社预印本”强调“快”,旨在快速发布和传播研究成果;“哲社主文献”则注重“精”,致力于主文献建设。主文献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和高质量教学科研创新的需求,通过一套科学标准和规范流程,基于学术共同体的专业评审,遴选和荟萃各学科主流、经典、必读的文献,进而汇集形成的精品学术资源典藏库和重要文献参考体系。
作为一个全学科覆盖、动态更新的精选和精加工文献库,“哲社主文献”第一期从2013—2022年间全国发表的400多万篇论文中,精选出2万篇主流、经典、必读的论文,约占总量0.5%。“哲社主文献”将原创性作为首要遴选标准,强调反映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第四层次是筛选中国学者原创的学术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学界和期刊界树立标杆。
概念、理论、方法是知识体系的核心要素,也是学术评价的重点对象。2023年书报资料中心首次发布《标准·方法·示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原创学术概念分析报告》,通过转载分析、专家评议、意见征询,遴选出“反梯度”(郭凡生、曹征海、王志民等提出)、“和合学”(张立文提出)、“致毁知识”(刘益东提出)、“天下体系”(赵汀阳提出)、“帝制农商社会”(赵轶峰提出)、“科技审度论”(刘大椿提出)等10个原创学术概念示例。
以上预印本平台、复印报刊资料、主文献平台,以及原创学术概念、理论、方法遴选四个层次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学术出版与学术评价体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