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溥仪的文化程度到底是有多高?户口本写着初中,本事却能吊打学霸

0
分享至

现在的年轻人找工作,谁没被学历卡过脖子?HR扫简历第一眼先看学校,本科以下直接划走,985、211都得排着队等筛选。可要是把时间倒回1959年,北京派出所里有位特殊的户口登记人,他填的学历栏让后来人笑掉大牙——“初中”。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末代皇帝溥仪。消息传出去,不少人撇嘴:“怪不得大清亡了,皇帝才初中文化。”这话要是让东京审判的法官听见,估计得当场把法槌拍响。那位在国际法庭上用英语舌战群儒八天八夜,把日本战犯的罪行扒得底朝天的证人,怎么就成了“初中学历”?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位“初中学历”的主儿,十三岁就能用骈文写诏书,二十岁能啃英文版《泰晤士报》的国际评论,后来还自学俄语读《相对论》,甚至能给故宫文物“挑错”。他的知识储备就像个无底洞,你以为是浅浅的水坑,往下一探才发现是深海。今天咱们就聊聊,溥仪这“初中”学历背后,藏着怎样一套吊打常人的知识体系。

户口本上的“初中”,是个没处说理的误会

1959年12月4日,溥仪穿着一身崭新的中山装站在派出所里,手里攥着特赦通知书,手心全是汗。户籍民警拿出登记表,一项项问信息,问到“学历”时,溥仪突然卡壳了。

民警抬头看他:“同志,以前在哪上学啊?高中还是大学?”溥仪挠挠头,半天说不出话。他总不能说自己的“学校”是紫禁城,“同学”只有伴读的皇族子弟,“老师”全是状元、进士和牛津高材生吧?这些话在新中国的户籍登记室里,听着比天方夜谭还离谱。



他这辈子没进过小学大门,更没拿过中学毕业证。紫禁城里的帝王教育,在当时的教育体系里连个对应的名头都没有。民警看着他为难的样子,提醒说:“实在没上过正规学校,写个大概水平也行。”溥仪琢磨着,自己没读过大学,总不能写文盲,思来想去,提笔写了“初中”——这大概是他觉得最保守、最不会出错的答案。

这个随手填的答案,成了他一辈子的“学历标签”。可谁能想到,这位“初中生”的启蒙老师,随便拉出来一个都能撑起一所顶尖大学。

他的老师天团,放到现在能卷哭教育界

溥仪三岁被抱进紫禁城,还没断奶就开始接受“帝王预科班”教育。六岁退位那年年头,隆裕太后哭得昏天黑地,可转头就下了道懿旨:“皇帝学业不可废。”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皇室直接砸钱组建了“顶配教育天团”,阵容豪华到让人惊掉下巴。



汉文老师陆润庠,是同治年间的状元郎,书法好到能当教科书,朝堂上的奏折写得逻辑严密,连慈禧都得敬他三分。这位状元爷教溥仪,从来不搞虚的,每天凌晨五点准时把他从被窝里薅出来,先背一个时辰的《论语》,背错一个字就用戒尺敲手心。溥仪后来回忆,自己小时候最怕陆老师的戒尺,可也多亏这戒尺,《四书五经》背得比吃饭睡觉还熟。

另一位汉文老师陈宝琛更厉害,光绪年间的进士,学问深到能跟康有为辩论。他教溥仪不局限于书本,讲《资治通鉴》时会结合朝堂旧事,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时,会指着宫墙外的百姓炊烟讲道理。溥仪十三岁那年写《劝学诏》,里面“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的句子,就是陈宝琛点拨出来的,字字句句都有帝王气度。

教满文的伊克坦是翰林出身,蒙文老师阿旺却吉是藏传佛教的国师,连教骑马射箭的都是从蒙古请来的摔跤冠军。到了1919年,皇室又添了位“洋老师”——庄士敦,牛津大学毕业,不仅英语说得地道,还懂中国文化,能跟陈宝琛用文言文对谈。



这位洋老师给溥仪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带来了《伊索寓言》《爱丽丝漫游记》,还把《论语》里的“仁”翻译成“benevolence”,用西方哲学的思路讲解儒家思想。溥仪对英语着了迷,每天课后都抱着英语词典啃,连给钢笔起名字都叫“派克”。到1922年,十七岁的溥仪已经能捧着英文版《泰晤士报》读国际新闻,看到列强瓜分中国的评论,还会用英语在旁边写批注反驳。

这套教育体系有多牛?简单说,别人的中学在学数理化基础,溥仪已经在学“帝王管理学”“国际政治”“经史子集精读”;别人的大学在考四六级,他已经能用英语翻译《四书五经》。庄士敦后来在回忆录里写:“溥仪的英语水平,比很多牛津本科生都扎实。”



东京法庭上,他用英语把日本人说懵了

1946年的东京审判,成了溥仪学识的“公开处刑现场”——只不过被处刑的是日本战犯。作为伪满洲国的“皇帝”,他被列为重要证人,站在被告席对面的证人台上,面对的是一群来自西方的法官和检察官,还有满场虎视眈眈的日本律师。

开庭前,法庭准备了同声传译设备,毕竟谁也没指望一个“前清皇帝”能说流利英语。可溥仪一开口,全场都安静了。他没用翻译,直接用英语问好,发音标准,语调沉稳,比有些西方法官的口音还地道。



接下来的八天里,溥仪成了法庭的焦点。检察官问他伪满洲国成立的细节,他条理清晰地讲出日本人如何威逼利诱,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讲到1932年的“建国”,时间、地点、人物说得一清二楚,连当时日本军官的名字和官职都没记错。日本律师跳出来反驳,说他是“自愿合作”,溥仪立刻用英语反问:“如果有人用刀架在你脖子上,让你签字画押,这叫自愿吗?”

他的英语不光流利,还特别有“战斗力”。讲到日本人掠夺东北资源时,他用“systematic plunder”(系统性掠夺)这个专业词汇;提到自己被软禁的生活,他用“house arrest”(软禁)精准表达,比翻译官的表述还贴切。旁听的美国记者在报道里写:“这位中国前皇帝的英语水平,完全不输给剑桥毕业的律师,他的证词逻辑严密,让日本战犯无从辩驳。”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的日语水平。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人逼着他学日语,本以为他会消极抵抗,没想到他三个月就掌握了读写,半年就能跟日本官员无障碍交流。日本人给的《明治宪法》,他不仅能看懂,还能挑出里面针对伪满洲国的不平等条款。后来在法庭上,有日本律师用日语插话,溥仪直接用日语怼了回去,语速比对方还快,气得日本律师脸都白了。



这时候再回头看“初中学历”四个字,简直像个天大的笑话。能在国际法庭上用两门外语舌战群儒的人,怎么可能只有初中水平?只不过他的学识,从来没被一张文凭定义过。

监狱里的“学霸”,把牢房变成书房

1950年,溥仪被押解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很多人以为他会一蹶不振,毕竟从皇帝到战犯,落差实在太大。可谁也没想到,他在监狱里开启了“学霸模式”,把牢房当成了书房。

别的战犯每天盘算着怎么减刑,溥仪却跟管理员要来了笔墨纸砚和各种书籍。他的床头堆着《资本论》《联共(布)党史》,还有《相对论》《量子力学史话》这些连大学生都觉得烧脑的书。管理员担心他看不懂,他却笑着说:“慢慢啃总能啃懂。”



为了学俄语,他自制了单词卡片,每天早晚各背一个小时,遇到不懂的就请教管理所里懂俄语的工作人员。不到两年,他就能读懂俄语版的《真理报》,还能写简单的俄语日记。有一次,管理所来了位苏联专家,溥仪用俄语跟对方交流了二十多分钟,聊的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把苏联专家都惊到了。

九年的监狱生活,他写了整整120册笔记,堆起来有半人高。这些笔记不是流水账,里面有对《资治通鉴》的批注,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还有对伪满洲国历史的反思。他在笔记里写:“以前读史书,总觉得帝王是天选之人,现在才明白,历史是人民写的。”这些笔记加起来有上百万字,字迹工整,条理清晰,比很多学者的手稿还认真。

更有意思的是,他还在监狱里当起了“扫盲老师”。管理所里有不少战犯是文盲,管理员知道溥仪学识渊博,就请他教大家认字。溥仪没摆架子,专门编了首《汉字部首歌》,把复杂的部首编成顺口溜:“三点水,和水有关,江河湖海都是它;单人旁,和人有关,你我他都是它。”



那些以前只会扛枪打仗的文盲战犯,跟着他学了半年就能看报纸、写家信。有个矿工出身的战犯说:“以前觉得皇帝都是高高在上的废物,没想到溥仪先生比私塾先生还会教,我现在能给家里写回信,全靠他。”溥仪听了这话,只是笑着说:“知识不分高低,能帮到大家就好。”

在监狱里,他还迷上了中医。《本草纲目》《黄帝内经》被他翻得卷了边,里面的药方都用红笔圈了出来。有狱友感冒发烧,他根据症状开了个生姜紫苏汤的方子,狱友喝了两天就好了。管理所的医生检查后说:“这个方子很对症,比有些江湖郎中的方子还靠谱。”

隐藏技能点满,文物鉴定比专家还准

溥仪的本事不光在书本上,在紫禁城摸爬滚打二十年,他还练就了一身文物鉴定的绝活。这门手艺没师傅教,全靠“见得多、摸得多”。



他小时候在宫里,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逛库房。那些从夏商周到明清的文物,他不是隔着玻璃看,而是直接上手摸。哪件唐三彩的釉色最正,哪件宋瓷的胎质最细,哪幅古画的笔墨最流畅,他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宫里的老太监说:“小皇帝摸文物,比摸自己的玩具还熟。”

1962年,溥仪被安排到北京植物园工作,闲暇时会去故宫逛逛。有一次,他看到展柜里摆着一件“康熙青花瓶”,驻足看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这瓶子是仿的。”旁边的导游不服气,说这是专家鉴定过的真品。溥仪没争辩,只是指着瓶子的底部说:“康熙年间的青花瓶,底足是糯米浆调的釉,摸起来温润细腻,这个太粗糙,是现代工艺。”

导游把这事告诉了故宫的文物专家,专家们重新鉴定后,发现这果然是件高仿品,之前的鉴定犯了错。从那以后,故宫的专家遇到拿不准的文物,还会专门请溥仪去帮忙掌眼。溥仪鉴定文物有个特点,不看证书不查资料,只靠手感和眼神,准确率高得惊人。他说:“真东西有灵气,摸起来就不一样,仿品再像,也少了那份韵味。”



除了文物鉴定,他对历史研究也有两把刷子。在监狱里,他还写过一篇两万字的《殷商文化考证》,里面引用了大量史料,对甲骨文的解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后来这篇文章被史学专家看到,都称赞他“有专业学者的水平”。要知道,殷商历史距离他那个年代有几千年,他能研究得这么透彻,全靠年轻时打下的历史功底。

晚年还在啃相对论,活到老学到老

1965年,溥仪已经59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肺气肿和尿毒症让他经常卧床不起。可即便这样,他的学习热情一点没减,床头的书架上依然摆满了书,最显眼的就是那本《相对论浅说》。

他的妻子李淑贤说,溥仪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书看,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红笔做标记,等身体好一点就去请教中科院的专家。有一次,专家来家里看他,他拉着人家问了半天“光速不变原理”,听得比年轻人还认真。专家笑着说:“您都这年纪了,还学这个干嘛?”溥仪回答:“学问这东西,不分年纪,多懂一点总是好的。”



这一年,他还在修改自己的自传《我的前半生》。这本书不是简单的回忆录,里面对清末民初的历史事件分析得十分透彻,对自己的过错也毫不避讳。他在书中写:“我以前是个昏庸的皇帝,对国家和人民犯了罪,现在我要做个合格的公民。”这本书洋洋洒洒四十多万字,语言朴实却字字真诚,里面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对时代变迁的反思,都透着深厚的文化功底,出版后成了畅销书,至今还被奉为历史经典。

他晚年还有个习惯,用英语写日记。牛津东方学院至今还保存着他的一批英文手稿,里面记录了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思考,全部用流畅的英语写成。有学者研究这些手稿后说:“一个中国人,能用英语如此精准地阐述中国文化,这种跨文化表达能力非常罕见。”

1967年,溥仪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他的户口本上依然写着“初中”学历,但这两个字早已无法定义他的学识。他这辈子,从皇帝到平民,从战犯到公民,身份换了一次又一次,唯一没变的是对学习的热爱。



学历只是标签,本事才是底气

现在再提起溥仪,很多人还是会先想到“初中文化的皇帝”,可了解他的故事后就会明白,学历从来不是衡量学识的唯一标准。

他没上过一天正规学校,却有状元进士当老师;他没有大学文凭,却能用三门外语交流,能读懂《相对论》,能鉴定文物,能写学术文章。他的学识,不是来自课堂和文凭,而是来自日复一日的积累,来自对世界的好奇心,来自活到老学到老的坚持。



反观现在的我们,有时候太执着于学历标签,却忽略了真正的学习本身。有人拿着名牌大学文凭,却连基本的公文都写不好;有人没上过大学,却在自己的领域做到了顶尖。就像溥仪用一生证明的那样,本事是装在脑子里的,不是写在文凭上的。

故宫里现在还摆着溥仪当年用过的书桌,上面放着他的毛笔和英语词典。游客路过时,总会停下脚步拍照,有人说:“这就是那个初中学历的皇帝?太牛了。”或许,这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不是“皇帝”,不是“战犯”,而是一个用学识打破标签的“学习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米YU7拿“最佳结构奖”被嘲,网友辣评:不如颁“最佳抄袭奖”

小米YU7拿“最佳结构奖”被嘲,网友辣评:不如颁“最佳抄袭奖”

热点菌本君
2025-11-13 20:53:25
2连胜大获成功,勇士还验证4件事,进入第一梯队,一人可以重用

2连胜大获成功,勇士还验证4件事,进入第一梯队,一人可以重用

体坛大辣椒
2025-11-15 14:26:56
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对阵出炉!林诗栋4-1过关,迎战樊振东冲冠

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对阵出炉!林诗栋4-1过关,迎战樊振东冲冠

顺静自然
2025-11-15 15:47:23
港媒曝钟嘉欣在加拿大起诉丈夫,诉求重新分割财产争夺孩子抚养权

港媒曝钟嘉欣在加拿大起诉丈夫,诉求重新分割财产争夺孩子抚养权

小娱乐悠悠
2025-11-15 11:22:20
威少之外,下一个现役10000助攻会是谁?库杜来不及,2人机会最大

威少之外,下一个现役10000助攻会是谁?库杜来不及,2人机会最大

大卫的篮球故事
2025-11-15 14:52:42
知名平台突然爆雷,原办公地9月时已人去屋空!消费者慌了:要么退款,要么发货

知名平台突然爆雷,原办公地9月时已人去屋空!消费者慌了:要么退款,要么发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5 00:34:03
A股:周末七大重磅信息,国常会,央行紧急出手,下周要这么走了

A股:周末七大重磅信息,国常会,央行紧急出手,下周要这么走了

虎哥闲聊
2025-11-15 12:02:05
我入赘给市长的疯女儿,新婚夜她却说:我装疯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这天

我入赘给市长的疯女儿,新婚夜她却说:我装疯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这天

萧竹轻语
2025-11-14 16:25:55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霹雳炮
2025-11-02 20:52:08
中国与俄罗斯投弃权票

中国与俄罗斯投弃权票

澎湃新闻
2025-11-15 14:02:04
1000多万枚未兑换出去,多地延迟兑换时间,80周年纪念币何去何从

1000多万枚未兑换出去,多地延迟兑换时间,80周年纪念币何去何从

方寸年华
2025-11-13 08:00:17
全运会考察个寂寞?球迷怒批郭士强:这3人不该进集训名单

全运会考察个寂寞?球迷怒批郭士强:这3人不该进集训名单

弄月公子
2025-11-15 10:37:10
解放军军舰逼近日本岛,高市早苗万万没想到,中方反制这么快

解放军军舰逼近日本岛,高市早苗万万没想到,中方反制这么快

近史谈
2025-11-14 14:30:08
时隔 2 个月,那英出轨风波后再亮相,马伊琍的话彻底应验

时隔 2 个月,那英出轨风波后再亮相,马伊琍的话彻底应验

一盅情怀
2025-11-15 15:05:30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冠,反超正式开始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冠,反超正式开始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3 13:37:50
马杜罗:谁想当奴隶请举手

马杜罗:谁想当奴隶请举手

新京报
2025-11-15 10:02:17
中国移动员工退休金曝光,央企上班的还赶不上退休的?

中国移动员工退休金曝光,央企上班的还赶不上退休的?

通信爆料
2025-11-14 10:26:10
冷空气到达广州时间,确定!网友:干冷还是湿冷?

冷空气到达广州时间,确定!网友:干冷还是湿冷?

鲁中晨报
2025-11-15 07:27:04
日本叫嚣要在台海击沉福建舰,话音未落,中国055舰队抵达日本

日本叫嚣要在台海击沉福建舰,话音未落,中国055舰队抵达日本

面包夹知识
2025-11-14 00:13:22
停一夜就自燃?新能源车烧成废铁,佛山车主:对厂家保险“非常失望” ,最新回应→

停一夜就自燃?新能源车烧成废铁,佛山车主:对厂家保险“非常失望” ,最新回应→

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
2025-11-14 21:14:18
2025-11-15 16:52:49
梨花头
梨花头
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哦~
1094文章数 1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亲子
手机
游戏

教育要闻

七年级计算,很多同学不会化简求值

冬天的“销冠”,已被羽绒服预定

亲子要闻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高发,1岁以内宝宝可在家门口接种疫苗

手机要闻

17是个好名字!iPhone 17/小米17系列都大获成功:首月销量大涨超20%

任天堂回应Switch2第三方底座被锁传闻 并未排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