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跑了,但他的“帝国”还在运转。
FBI一纸通缉令,把他钉在杀人犯的耻辱柱上,可真正该被清算的,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整套披着合法外衣、吃人不吐骨头的罪恶系统。
你看他干的事:电诈园区里关着上千年轻人,每天12小时逼他们骗同胞;完不成KPI就挨打,逃跑就被转卖,有人跳楼都没人管。这不是黑帮,胜似黑帮。
更可怕的是,这些高墙铁网的园区,就堂而皇之地建在柬埔寨西港的市中心,当地人路过都绕着走,不是怕,是知道“动不得”。
为什么动不得?
因为陈志头上顶着“内政部正部长级顾问”的头衔,手里攥着国王亲授的公爵勋章,身边站着总理办公室的“私人顾问”身份。他捐几百万美元给抗疫基金,换来的不是感谢信,而是整个国家机器的默许与庇护。
![]()
这哪是犯罪?分明是有牌照的掠夺。而更令人脊背发凉的,是他身后那条全球洗钱链。
黑钱从园区流出,先进太子银行,一家由柬埔寨央行亲手发牌、资产42亿美元的“正规军”;再通过BVI壳公司,收购港股上市公司,把赃款变成“合法市值”;接着买下伦敦金融城整栋写字楼,开雪茄专卖店,进口古巴哈瓦那,在中国高端商场里明码标价;最后,一部分换成比特币,藏进冷钱包,三年后才被美国司法部追回,市值150亿美元。
每一步,都有律师、券商、银行、交易所、海关、土地登记处“合规盖章”。没人问钱从哪来,只看手续齐不齐。他们不是看不见血,只是选择闭眼数钱。
这就是现代黑产最阴毒的地方:它不再躲在暗巷,而是大摇大摆走进写字楼、交易所、五星级酒店。它用“经济贡献”换政治保护,用“合法流程”洗白血腥利润,用全球化漏洞钻监管空子。
![]()
你抓一个陈志容易,可太子银行明天换个名字还能开,雪茄店照常营业,港股公司停牌几天又复牌,系统毫发无损,只有受害者永远沉默。
更讽刺的是,那些被骗的年轻人,很多是因为失业、欠债、想给家里多挣点钱,才轻信“月薪两万包吃住”的谎言。
结果护照被没收,手机被监控,连求救信息都发不出去。他们的父母在国内报警、找中介、跪求华人社团,得到的答复却是:“那个园区后台太硬,别惹。”
一句“后台太硬”,道尽多少无力与绝望。
而我们呢?刷到新闻时骂一句“人渣”,转头继续网购、炒股、买奢侈品,浑然不知自己消费的链条里,是否也沾着同类黑钱的影子。
毕竟,那家雪茄店就在你城市的高端商场里,那支股票可能出现在你的理财组合中,那栋伦敦写字楼的租金,或许正支撑着某个“合法”基金的收益。
陈志的可怕,不在他有多狠,而在他有多“顺”。顺到能拿政府头衔,顺到能过反洗钱审查,顺到全球金融系统都为他开绿灯。他的成功,恰恰暴露了这个世界的荒诞:只要你能把罪恶包装成“生意”,世界就会对你微笑。
![]()
现在FBI通缉他,各国冻结资产,看似雷霆万钧。可只要柬埔寨不撤销他的顾问身份,只要香港不追究券商责任,只要英国不处罚律所,只要中国不彻查雪茄资金流向。
那么,下一个“陈志”很快就会冒出来。他可能叫李志、王志,可能搞虚拟货币、跨境赌博、假药电商,但套路一模一样:前台暴力榨取,后台金融洗白,中间权力护航。
所以,别只盯着陈志跑哪儿去了。真正该问的是:为什么一个靠绑架、诈骗、杀人起家的人,能一路畅通无阻地成为“公爵”“顾问”“企业家”?
![]()
如果答案还是“利益太大,动不了”,那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张罪恶网络的共谋者。
抓一个陈志,改变不了什么。唯有撕碎那层“合法”的遮羞布,让每一个装睡的机构付出代价,才能真正断掉这条吃人的链条。
否则,今天的受害者,明天就可能是你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