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2025年吴淞口论坛(上海国际邮轮峰会)在上海宝山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举行。这是亚洲国际邮轮行业重启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与专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盛会。本届峰会以“携手共创亚洲邮轮的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的300余位行业代表与专业人士参会。
在11月6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上,上海海事法院与宝山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白皮书,专题通报服务保障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
此次发布的白皮书,从基本情况、工作举措和典型案例三个方面展开。回顾了2015年至2025年邮轮经济发展与邮轮审判工作的总体情况,从行政与司法不同角度总结服务保障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举措,对进一步提升邮轮经济发展法治“软环境”,引导邮轮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宝山区邮轮经济蓬勃发展
涉邮轮矛盾纠纷陆续浮现
近年来,宝山区邮轮母港能级不断提升,邮轮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邮轮总部经济持续扩大,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延伸。作为亚洲第一、全球前四大邮轮母港,2024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全年累计完成208个航次,占全国邮轮航次总量的50%以上;接待旅客133.59万人次,占全国邮轮旅客接待量的70%以上。2025年,截至9月底,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全年进出境邮轮达192个航次,同比增长28.9%,接待出入境旅客147万人次,同比增长40.2%。
伴随着邮轮经济的兴起,不可避免会产生涉邮轮的矛盾纠纷,其中也有部分纠纷陆续进入司法程序。2015年至2025年,上海海事法院共受理邮轮案件392件,审结386件,总标的额达1.17亿元,邮轮纠纷呈现出主体众多、涉外性强、法律关系复杂、准据法查明与适用困难等特点。同时,在邮轮案件的审理中反映出邮轮航线变更、航行安全保障、邮轮旅游合同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在邮轮消费领域具有多发易发的代表性,值得关注,并应加强相关纠纷的前端治理。
系统谋划全链条工作举措
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更好服务保障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两家单位实施了系列工作举措。
上海海事法院充分发挥海事审判职能作用,制定并落实《上海海事法院服务保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多份与保障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工作意见,建设国际邮轮港审判工作站、北外滩审判工作站,布局长兴岛派出法庭,全面构建邮轮司法服务网络;实施海事审判精品战略,妥善处理邮轮案件,深化调研联动,回应邮轮产业发展需求,加强邮轮经济发展法治软环境建设,以高质量司法为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宝山区人民政府深化国际合作,全力构建“船、港、区”协同的中国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打造全球邮轮枢纽新标杆,深耕邮轮旅游服务,激活文旅商融合发展新动能;建立上海宝山邮轮法律合作发展共同体,构建“一站两中心”邮轮法治工作格局,推动法律服务深度融入邮轮产业链。
通报解读典型案例
支撑邮轮产业健康发展
白皮书选取了宝山区人民政府服务保障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六个典型案例,包括制定国际邮轮母港“中国标准”,不断提升母港设施水平;建立邮轮运营保障体系,持续提升服务能级;在全国首家试点“邮轮船票”制度,促进邮轮行业健康发展;组建上海市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持续推动邮轮产业标准创新;全方位打造知识产权服务直通车,赋能增效邮轮行业;开具全国首张邮轮药品采购报告凭证,首次实现邮轮药品本土化补给等。
白皮书还选取了上海海事法院审理的涉邮轮的五个典型案例,涵盖了邮轮案件法律适用、邮轮包船协议纠纷解决、邮轮纠纷多元化解、邮轮保险合同定性、船员合法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案件的公开审理,上海海事法院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邮轮市场秩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