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家理发店火了,不是因为发型师手艺多绝,而是因为老板娘剪头发时穿得太“绝”。
超短裤、紧身T恤、肉色丝袜、披肩长发,站在男顾客身后认真剪发的画面,被发到网上后迅速引爆评论区。
![]()
有人夸“身材好、服务佳”,也有人冷笑:“这到底是剪头发,还是看表演?”
更耐人寻味的是,街上的理发店换了一茬又一茬,唯独她这家生意红火,稳如泰山。网友一针见血:“别家靠手艺留客,她靠‘视觉留客’。”
这年头,各行各业都在“卷”,但理发行业卷成这样,属实让人五味杂陈。
不可否认,在竞争激烈的小微服务业里,个体经营者为了活下去,什么招都敢试。房租涨、人工贵、客户挑剔,传统理发店利润薄如纸。
![]()
有人搞低价团购,有人推“洗剪吹+按摩”套餐,而这位女老板选择放大自己的外貌优势,用性感作为引流工具,用视觉冲击换取客流。
从商业逻辑看,她成功了。客流来了,收入涨了,店铺活下来了。可问题在于:当服务行业的核心价值不再是技术,而是身体展示,我们是不是正在滑向一种危险的“伪繁荣”?
顾客是真的冲着剪发来的吗?恐怕未必。很多人进店,图的是“近距离欣赏”的暧昧体验;回头客不断,或许也不是因为发型多好看,而是因为“每次都有新期待”。这种消费动机,早已偏离了理发的本质。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模式一旦被效仿,整个行业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明天会不会有男理发师穿背心秀肌肉?后天会不会有店家推出“贴身修剪”服务?
![]()
当“手艺”让位于“噱头”,当专业被娱乐化、性化,最终受害的,是那些真正靠技术吃饭的手艺人,他们不善营销、不愿出卖形象,只能在低价和流量夹击下黯然退场。
有人说:“穿衣自由,关你什么事?”这话没错,但自由也有边界。在公共经营场所,穿着不仅关乎个人权利,更涉及社会公序和职业伦理。理发是近距离接触的服务,本就需保持适当距离感。若刻意用暴露着装制造“亲密错觉”,哪怕没越界,也已踩在灰色地带边缘。
况且,这种“成功”背后,藏着多少无奈?
一个女性小老板,没有资本、没有背景,只能把自己的身体当作最后的筹码。表面看是“主动展示优势”,实则是被逼到墙角的生存策略。她赢了生意,却可能输了尊严;赚了钱,却难逃被物化的命运。
![]()
真正的“卷”,不该是比谁更敢露、谁更会撩,而是比谁剪得更准、服务更细、创意更新。日本理发师练十年才敢独立操剪,德国学徒三年才能碰顾客头发,人家卷的是手艺,不是衣领。
我们当然不能苛责一个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但社会该反思:为什么一个女性想靠双手养活自己,最后却不得不靠身材“加分”?为什么手艺人的价值,越来越敌不过一张“网红脸”?
理发店可以时尚,可以个性,但不该沦为眼球经济的附庸。顾客可以欣赏美,但不该把服务场所当成猎奇秀场。
希望有一天,人们走进理发店,是因为听说“那里的师傅剪得好”,而不是“那里的老板娘穿得少”。
毕竟,剪的是头发,不是底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