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四年亏损超过15亿元后,新筑股份(002480.SZ)正试图通过一场“灵魂置换”式的大重组扭转颓势。根据11月7日发布的公告,这家蜀道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将剥离长期亏损的磁浮与桥梁部件业务,同时以58.14亿元购入控股股东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蜀道集团”)持有的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蜀道清洁能源”)60%股权。
三步走式资产置换
新筑股份此次重大资产重组采用了“三步走”的策略。
首先,公司拟向四川蜀道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蜀道轨交集团”)出售四川发展磁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川发磁浮”)100%股权及相关债权。川发磁浮自成立以来尚未实现商业化运营,2023年和2024年分别亏损1.33亿元和1.54亿元。
其次,新筑股份将向四川路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四川路桥”)出售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筑交科”)100%股权。这是新筑股份的传统桥梁功能部件业务,虽然2024年实现了1854万元的净利润,但盈利贡献有限。
最关键的一步是,新筑股份将向控股股东蜀道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蜀道清洁能源60%股权。置入资产交易对价约58.14亿元,出售资产交易对价约13.92亿元,交易总额超过72亿元。
此外,公司还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28亿元的配套资金,用于哈密20万千瓦风电项目、阿坝县“光热+”一期100万千瓦项目、道孚230万光伏项目等。
重组动因:甩掉亏损包袱
新筑股份的重组决定源于其严峻的经营形势。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资料显示,2018年8月四川发展(控股)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新筑股份成为一家混合所有制上市企业。2022年完成集团旗下晟天新能源并购工作,切入光伏发电行业,拥有了公共交通功能构件、轨道交通和新能源光伏发电三大产业,形成了先进制造+光伏发电的业务格局。
财务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4年,新筑股份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亿元、-5.66亿元、-3.42亿元和-4.09亿元,累计亏损额已达到15.5亿元。尽管2025年前三季度亏损额收窄至4229万元,但营收却出现了同比36.97%的大幅下滑。
磁浮业务是拖累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新筑股份表示,近年来,公司磁浮技术转化效率低,迟迟未实现市场突破,磁浮业务长期亏损;桥梁功能部件业务虽为传统主业,但行业竞争呈现逐渐加剧的态势。
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战略性退出磁浮与桥梁功能部件业务,蜀道清洁能源将成为新筑股份控股子公司,公司未来将聚焦于清洁能源发电业务。
桥梁功能部件业务虽为传统主业,但行业竞争呈现逐渐加剧的态势。
相比之下,新筑股份现有的光伏发电业务却表现出色。2024年,该业务收入为6.47亿元,毛利率高达60.34%,占总营收的26.05%。
蜀道清洁能源何方神圣?
作为此次重组置入的核心资产,蜀道清洁能源集团来头不小。
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注册资本高达75亿元,是蜀道集团打造“交通+能源”产业生态的重要实施平台。蜀道清洁能源主营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同步大力发展储能、交通路网分布式智慧能源等业务。
截至2024年底,蜀道清洁能源权益装机容量已达1150万千瓦,控股装机容量857万千瓦,清洁能源项目布局遍及四川省内以及西北地区。此外,公司储备的后续清洁能源项目资源规模约3000万千瓦。
从财务表现来看,蜀道清洁能源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4亿元,净利润亏损0.835亿元;到了2024年,营业收入增至11.74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0.37亿元。
蜀道集团官网的信息显示,蜀道清洁能源是蜀道集团“交通+能源”融合发展的战略主体,曾在高速公路沿线探索“风光氢储充”一体化技术,并被国家发改委纳入示范项目清单。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这将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主营业务整体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9月11日,新筑股份表示收到董事长肖光辉的辞职报告,因工作调动,肖光辉申请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等职务。辞职后,肖光辉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
资料显示,肖光辉自2018年8月24日起担任新筑股份董事长,任期内公司累计亏损已超18亿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