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9日,汽车圈被一个价格炸翻了天。
![]()
4.99万的“国民车”,
是真福利还是营销噱头?
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 出的埃安UTsuper,给出了两个足以让消费者心跳加速的定价:整车购买价8.99万元,电池租用价仅4.99万元。
更狠的是配套权益:租电用户每月租金限时399元,3年内买断电池可全额抵扣租金;前15000名下定用户还能享受2000-4000元补贴,京东PLUS会员额外再享2500元优惠。
▲图源:京东
算笔明白账,叠加所有权益后,最低不到4.5万就能把车开回家。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刚需代步族来说,这几乎是“零压力购车”的天花板。
但价格背后,是一套精密的产品逻辑。
这款车没有因为低价减配核心体验:宁德时代54千瓦时巧克力电池,CLTC续航500公里,满足一周一充完全没问题;99秒极速换电、26分钟快充30%-80%,解决了充电焦虑;
2750毫米轴距搭配5门5座布局,后排腿部空间不输A级车;华为云车机+540度全景影像+倒车哨兵功能,智能安全配置拉满。
广汽的制造功底是底气。
车辆诞生于长沙智能生态工厂,复刻全球灯塔工厂标准,焊接自动化率达100%,品控有中欧双五星安全标准背书。
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广汽的制造实力,让4.99万的定价有了品质支撑,而非单纯的低价倾销。
当然,埃安UTsuper的热度,离不开京东教科书级的营销操作。
最出圈的当属001号车的拍卖事件。这场线上拍卖吸引了23万人围观,竞价一路飙升至7819万元,最终买家放弃付款。
![]()
▲图源:京东
看似一场“流拍闹剧”,实则精准踩中了传播密码。
没有哪个车企会真的指望卖出7819万的入门级电动车,京东的目标从来不是成交,而是制造话题。
7819万的天价与4.99万的成交价形成强烈反差,瞬间引爆社交平台。
网友的调侃、媒体的报道、行业的讨论,让埃安UTsuper在发布前就赚足了关注度。
这种“反向营销”并非首次,但京东玩出了新高度。它抓住了大众对“天价”的好奇心,用极低的成本实现了亿级曝光。
更关键的是,拍卖页面清晰标注了车辆配置和基础售价,在流量狂欢中完成了核心信息的传递。
除了拍卖造势,京东还打通了全渠道营销链路。上线“京东国民由你定义”H5,让用户参与配置投票,收集到数万条需求建议,既精准洞察了市场痛点,又让消费者有了“共创感”;
联动京东物流、京东养车推出“一站式配齐”服务,买车同时可直接选购车衣、脚垫、保养套餐,把汽车消费变成了“像买手机一样方便”的即时性消费。
其实京东的营销逻辑很简单:用话题引爆流量,用参与感绑定用户,用便捷性降低决策门槛。
这种互联网式的营销打法,与传统车企的发布会、试驾会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也为汽车行业的营销创新提供了新范本。
![]()
不造车的京东,
野心藏在 “轻资产” 里
这场三方合作中,京东的角色最耐人寻味。
它既不像小米那样自建工厂、躬身造车,也不像华为那样深度参与研发,而是选择了一条“轻资产”路线:广汽造车身,宁德时代供电池,京东只抓两件事——用户洞察和销售服务。
这个定位看似“躺赢”,实则是京东十年布局的必然结果。
早在2015年,刘强东就个人投资蔚来,试水汽车行业;2018年上线整车交易平台,2022年升级“京东养车”,如今已形成近3000家自营门店+4万家合作门店的服务网络;2025年注册“Joyrobotaxi”商标,布局自动驾驶出行。
![]()
▲图源:视频截图
十年间,京东逐步构建了覆盖汽车“买-配-养-用-换”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
超过6亿活跃用户的消费数据,让它能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年轻人需要低价入门,家庭用户看重空间续航,通勤族在意补能便捷性。
这些洞察被直接反馈给广汽和宁德时代,转化为产品定义的核心依据。
京东的野心现在很清晰了:成为汽车行业的“需求整合者”。
它不碰重资产的制造环节,避开了汽车行业“长周期、高投入”的陷阱,转而发挥自己在渠道、数据、服务上的优势。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京东正在证明电商平台的新角色。
它不再是简单的销售渠道,而是通过数据打通供需两端,成为生态主导者。
未来,京东可能会将这种模式复制到更多车型,甚至联合其他车企推出定制化产品,形成“用户需求-平台整合-车企生产”的闭环。
![]()
轻与重的博弈,
京东要面对难题
不过,看似完美的合作模式,背后暗藏着不可忽视的挑战。
最大的矛盾在于基因差异。汽车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长周期”产业,一款车型的研发需要3-5年,工厂建设投入动辄百亿,品控管理需要长期积累;
而京东的互联网基因是“轻资产、快周转”,追求快速迭代、即时反馈。
这种本质差异,很可能在合作中引发协同难题。
其次是服务闭环的落地难题。京东承诺的“一站式服务”,在实际运营中可能面临考验。
当车辆出现质量问题,是找京东售后,还是广汽4S店?换电站的布局是否能覆盖主要城市?维修保养的标准化程度如何保证?
汽车作为高价值、长使用周期的商品,服务体验的好坏直接决定用户口碑,京东需要用实打实的服务能力兑现承诺。
最后是行业竞争的加剧。
京东的成功必然会引发跟风。阿里、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手握流量和渠道资源,很可能很快复制这种“联合造车”模式;传统车企也会加速数字化转型,强化自己的销售服务能力。
![]()
▲图源:视频截图
当所有玩家都开始整合资源、比拼低价时,京东的先发优势可能会被快速稀释。
4.99万的定价,撕开的不仅是价格战的口子,更是行业变革的裂缝。它证明了汽车行业还有效率优化的空间,也让消费者看到了“国民好车”的更多可能。
但这场实验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京东能否平衡好“轻资产”与“重体验”的关系。
互联网的快节奏需要适配汽车行业的慢逻辑,流量狂欢之后,最终要回归产品本身和服务本质。
参考消息:
每日经济新闻:《“京东新车”正式发布,最低仅4.99万元》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全文完,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为了不失联,请关注下面的备用号,有些精彩内容会发在这个号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