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之家 | 温暖驻外人
数十万驻外人都在关注

驻外之家人才网
www.zhuwaizhijia.com
从苏丹看非洲苦难
作者:聂少锐
来源:小聂说非洲
提到非洲,你会想到什么,《血钻》《卢旺达大饭店》,说的都是非洲的血泪。事实上,最近20年的非洲,南非除了治安不稳定以外,其他方面仍然是非洲一哥,稳中向上在发展,卢旺达甚至有发展成为非洲新加坡的趋势,早已经走出种族大屠杀的阴影,甚至成为非洲公正廉洁的代表,可惜,人们对于非洲的印象仍然停留在三十年前。
![]()
非洲有54个国家,每个国家的情况大不相同,总体趋于和平稳定,苏丹、马里、索马里,刚果金(总体可控,治安不好)这几个混乱国家却造成很多人关于非洲四处饥荒、连年战争、哀鸿遍野、人人凶悍的刻板印象。恰恰是苏丹和刚果金,苏丹未分裂以前是非洲第一大国,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全球第十,刚果金面积230万,非洲第三,恰恰这两个国家资源最丰富,政局最混乱。顺便强调一点,非洲整体面积是中国的三倍,相对中国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
提到苏丹你想起什么,篮球天赋极高的南苏丹(已独立)人,没有战争,他们本应该都是运动健将。2025年10月末,苏丹再次传来惨烈消息。达尔富尔地区的城镇被烧为灰烬,数以千计的平民遭屠杀,女性被凌辱,尸体堆满道路。各种屠杀视频在互联网疯传,让人触目惊心,竟然还有现代人类是如此残忍,动物尚不会自相残杀如此。联合国报告称,这场持续数月的冲突中,有明显的“种族清洗”特征——阿拉伯民兵与非阿拉伯部族再次陷入报复性杀戮。
这是苏丹历史上第几次这样的悲剧?自2003年达尔富尔危机以来,这片土地上的鲜血几乎从未干涸。人们以为南苏丹独立后,战火会平息;却不料,分裂后的苏丹与南苏丹,两国都陷入新的内乱与饥荒。一个国家的分裂,并没有带来和平,而是揭开了更深的伤口。
01
殖民历史的苦难:人为制造的裂痕
苏丹的苦难最初是被“划出来”的。19世纪末,英国与埃及建立“英埃共管苏丹”,以殖民式的冷酷逻辑管理这片辽阔土地。殖民者在北部推行阿拉伯化与伊斯兰教育,在南部推行基督教与英语教育,刻意划分南北身份与文化。这一“分而治之”的制度遗产,埋下了日后内战的根源。1956年独立后,北方穆斯林精英掌控政权,南方被排除在外。殖民时期的不平等结构没有被纠正,反而在独立后继续扩大。正是这段历史,决定了苏丹此后半个世纪的命运:政治与宗教被地域化,文化与身份被武器化。
![]()
02
种族矛盾的苦难:血缘与土地的争夺
苏丹拥有上百个族群,主要矛盾集中在北方阿拉伯裔与南方非洲裔之间。丁卡人、努尔人、富尔人、贝贾人、扎加瓦人……每个名字背后,都有流血的故事。第二次苏丹内战(1983—2005)持续22年,造成约200万人死亡,400万人流离失所。北方政府的伊斯兰化政策、石油收入分配的不公、土地权属冲突,使民族间的裂痕越拉越大。最终,南苏丹在2011年独立——这是非洲第一起因种族与宗教矛盾而导致国家正式分裂的案例。然而独立并未带来救赎。新生的南苏丹不久便陷入丁卡族与努尔族之间的内战,难民潮再次涌出,数百万人被迫逃亡。苏丹半岛的痛,成了非洲大陆的缩影:从殖民到独立,从统一到分裂,从希望到绝望。
03
宗教矛盾的苦难:信仰之名的政治工具
在苏丹,宗教从来不是单纯的精神信仰,而是政治身份的标志。北方穆斯林政权将伊斯兰法(Sharia)推向全国,要求统一信仰与法律体系,而南方基督教与传统宗教群体则视之为压迫。宗教矛盾成为族群动员的旗帜,也成为政治权力的工具。巴希尔执政时期,政权以“神的意志”为名行军事独裁之实,清洗异见者、打压少数民族。宗教掩盖了政治贪婪,也放大了社会恐惧。于是,在信仰之名的背后,流血的故事一再上演。
![]()
04
资源陷阱的苦难:富而不强,富而更乱
苏丹拥有丰富的石油、黄金与肥沃土地,但这些财富从未转化为福祉。上世纪90年代末,苏丹成为非洲重要的石油出口国。然而,石油产区集中在南方,而出口管道却掌握在北方——资源分配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内战升级。南苏丹独立后,石油收入锐减,苏丹经济崩塌;而南苏丹则因石油价格波动与贪腐陷入财政危机。
这便是非洲最典型的“资源陷阱”:资源越多,矛盾越深;财富越近,贫穷越重。从尼日利亚到刚果(金),从安哥拉到苏丹,富矿之地往往血流成河。
05
人治传统的苦难:权力代替法律
自独立以来,苏丹历经十余次政变。军人、宗教领袖、地方武装轮流掌权,宪法成了摆设。长期执政的巴希尔通过“宗教合法性”巩固统治,建立庞大的安全系统,却使国家沦为恐惧之国。2023年起,苏丹武装部队(SAF)与快速支援部队(RSF)之间的战争再度爆发,首都喀土穆沦为战场,数百万平民逃离。在这种“人治循环”下,没有制度性的和平,也没有可持续的发展。每一代人的苦难,都是上一代权力斗争的代价。
![]()
苏丹不是孤例。它只是揭示了非洲大陆苦难的几重叠影:
殖民遗产的诅咒:边界划线时不顾民族分布,留下天生的冲突地理。
资源的悖论:从刚果(金)的钴,到尼日尔的铀,财富总被外资与权力掠夺,民众只剩创伤。
外部干预的恶性循环:大国角力、军火交易、雇佣兵体系让战火延续。
生态危机的无声暴力:气候变迁、荒漠化、粮食短缺,使资源冲突愈发频繁。
法治与制度的缺位:一切现代化的努力,若无法治与问责,终将坍塌。
苏丹的苦难,是非洲苦难的缩影;而非洲的苦难,亦是人类现代文明阴影下的回声。
南苏丹的独立没有结束战争,反而证明了:分裂无法治愈结构性的不公,只有制度与正义才能疗伤。从殖民的阴影到宗教的裂痕,从资源的陷阱到权力的腐败,非洲的出路唯有两条:制度化与教育化。唯有让法治取代强人,让知识取代暴力,让国家成为公民共同体而非族群私产,非洲才可能真正走出苦难的循环。苏丹正在流血,但它的痛,也许正是整个非洲自我觉醒的起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