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是遗落在泉州的一曲古韵,是华夏正声的活化石,是穿越千年时光的文化回响,更是流淌在海内外游子心中的乡愁。它以古朴典雅的旋律、婉转细腻的唱腔、意蕴深远的唱词,在丝竹管弦间,诉说着刺桐潮声与人文情怀。
南音是一串流动的千年音符。用闽南语传唱的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之一。宫商角徵羽,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从古老的卷轴中走来,带着雅乐的风骨,在尺八的孔洞间、在拍板的起落间,将宋元的月光,洒满今人的衣襟。
南音是一派鲜活的人间烟火。在泉州的海角渔村、山边旮旯,几乎都能见到民间的南音班社。 南音在古厝的深堂里回响,伴着茶香与笑语;它在宫庙的庆典上高扬,承载着祈愿与吉祥;它在寻常巷陌间飘荡,浸润着乡音与眷恋。唱词里的悲欢离合,是“因送哥嫂”的羁旅愁思,是“绣成孤鸾”的缠绵爱恋,是每一个闽南游子心中最柔软的弦,一触,便是故土的温度。
南音是一缕不息的乡愁薪火。 一琵琶,一洞箫,一叠拍板,二三歌者,便能构筑一个完整的音乐宇宙。它坚守着古老的工尺谱,将先祖的智慧代代相传。从垂髫稚子到耄耋老者,从街头巷尾到世界舞台,这缕清音,如暗香浮动,如薪火相传,在每一个热爱它的泉州人心中,点亮一盏悠长不灭的灯。
“南音雅韵入民间,传千年,汉音闽地不变......”千百年来,南音千百年来,随着泉州人足迹遍布全球,南音传播海内外,是流淌在闽南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如今,这千年雅韵依然在泉州的古街深巷中回荡,在海内外的南音社团里传唱。它不仅是闽南文化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
来源:泉州发布、泉州晚报
编辑:尤逸群
一审:尤逸群 |二审:唐莉洪| 三审:蔡毅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