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血脂≠心脏病,更不是绝症!80%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血脂

0
分享至



“体检报告出来了,甘油三酯超标3倍!”“才35岁就动脉硬化,医生说我血管像50岁的人!”在心血管内科门诊,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高达40.4%,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4人血脂超标。高血脂的发病正呈年轻化趋势,30多岁就中招的不在少数。更可怕的是,超过60%的高血脂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直到突发心梗、脑梗才惊觉“血管早已堵塞”。

但请记住:高血脂≠心脏病,更不是"绝症"!80%的高血脂患者通过科学管理,可以轻松"血脂自由"!



误区1:血脂越低越好?错!太低反而危险!

"血脂低点好,越低越健康!"——这是很多人对高血脂的误解。

真相: 血脂是人体的"好帮手",不是"坏东西"!胆固醇是细胞膜、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甘油三酯还是能量的来源。血脂过低,可能引发免疫力下降、脑出血等问题。

临床上普遍认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至1.0mmol/dl仍是安全的,但"越低越好"是误区。就像跑步,太慢没效果,太快易受伤,血脂也需要在合理范围内。

误区2:瘦人不会有血脂问题?错!瘦子也"中招"!

"我这么瘦,血脂肯定正常!"——这是很多瘦子的自我安慰。

真相: 高血脂与胖瘦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受遗传、代谢、饮食和运动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很多瘦人血脂也偏高,因为血脂升高是"隐形杀手",不看外表看指标。

就像有些人看起来很瘦,但内脏脂肪超标,血脂也高。所以别再自我安慰了,定期检查血脂才是王道!

误区3:高血脂是"老年病"?错!年轻人也难逃!

"高血脂是老年人的病,年轻人不用管!"——这是很多年轻人的侥幸心理。

真相: 高血脂的发病正呈年轻化趋势!很多青壮年朋友因为长期饮酒、缺乏运动、高脂饮食、吸烟、压力过大等,最终导致血脂代谢异常。

别以为自己年轻就不用管,年轻人的高血脂可能比老年人更危险,因为年轻人往往忽视,等到出现症状时已经晚了。



误区4:不吃肉就不会高血脂?错!淀粉类食物更"坑"!

"不吃肉,血脂肯定低!"——这是很多人的饮食误区。

真相: 人体内的胆固醇更多来自体内合成,通过饮食摄入的胆固醇只占总胆固醇的20%。不吃肉,但吃大量米饭、馒头、面条等淀粉类主食,同样会导致血脂升高。

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食和烘焙食品)也是血脂的"隐形推手"。全面均衡的饮食,而不是单纯不吃肉,才是王道。

误区5:没症状就不用治疗?错!沉默的"杀手"!

"没症状,血脂高点没事!"——这是很多人的侥幸心理。

真相: 高血脂通常是在"沉默"中蚕食血管内皮,超过半数患者早期无任何不适症状。但长期未控制血脂,可导致动脉斑块、血管狭窄等。

别等到出现心梗、中风才后悔!定期检查血脂,及时干预,才是明智之举。

误区6:化验单上没箭头就正常?错!标准不统一!

"化验单上没'↑'和'↓',说明血脂正常!"——这是很多人的误解。

真相: 没有箭头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没有问题",它代表的是人群统计的正常区间。具体到某一患者,还需要结合自身情况综合判断。

重点人群(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血脂目标值要求更严格,要低于化验单上的参考值。

误区7:吃上降脂药可高枕无忧?错!药不能"包治百病"!

"吃了降脂药,就不用管饮食和运动了!"——这是很多人的错误认知。

真相: 降脂药能够助力降低血脂,但并不是"万能药"和"保险锁"。一边吃药,一边随心所欲地吃喝、躺平,药效会大打折扣,甚至带来副作用。

服药期间仍要坚持"管住嘴,迈开腿",这才是科学管理高血脂的正确姿势。

误区8:血脂降下来可停药?错!长期管理才是关键!

"血脂降下来了,可以停药了!"——这是很多患者的误区。

真相: 大部分高血脂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擅自停药很容易反弹。以他汀为例,患者血脂达标后是否可以停用,需要综合血脂降低程度、反弹风险、动脉粥样硬化状况、心血管疾病风险等多方面因素考量。



如何科学管理高血脂?这份"血脂自由"攻略请收好!

✅ 饮食调整:不"断肉",但要"断油断糖"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选择健康脂肪来源,如橄榄油、坚果。

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合理摄入蛋白质:每天3份高蛋白质食品,每份可为瘦肉50克,或鸡蛋1个,或鸡鸭肉100克,或鱼虾100克,或豆腐100克。

减少高糖、高热量食物:避免油炸食物、甜食和烘焙食品。

✅ 运动计划:每天30分钟,每周5天

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代谢,降低脂质水平。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坚持才是关键。

✅ 戒烟限酒:为血管"减负"

戒烟: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限酒:限制酒精摄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定期检查:每半年一次,早发现早干预

20岁以上的成年人:应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

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应每年检测血脂。

高危人群:如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血管病者,应每6个月测量1次血脂。

✅ 药物治疗:遵医嘱,不擅自停药

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无法有效控制血脂,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降脂药物。一定要遵医嘱服用,并定期复查。

高血脂就像一个"健康预警器",它在告诉你:是时候调整生活方式了。别再被"高血脂"三个字吓到,它完全可以被科学管理。

80%的高血脂患者通过科学管理,可以轻松"血脂自由"。记住,高血脂不是"绝症",而是健康生活的转折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穷看眉毛,富看腰”:老祖宗的识人智慧,这可不是迷信

“穷看眉毛,富看腰”:老祖宗的识人智慧,这可不是迷信

有故事的人
2025-11-16 06:29:05
甲流凶猛!医生强调:少吃橘子,多吃5样,给免疫力“加满油”!

甲流凶猛!医生强调:少吃橘子,多吃5样,给免疫力“加满油”!

读懂世界历史
2025-11-17 18:06:29
为什么现在不提“中等收入陷阱”了

为什么现在不提“中等收入陷阱”了

深度报
2025-11-18 22:43:57
曾出演《艾斯奥特曼》的日本演员高峰圭二发帖质问高市:与中国起争执有什么好处

曾出演《艾斯奥特曼》的日本演员高峰圭二发帖质问高市:与中国起争执有什么好处

环球网资讯
2025-11-17 20:59:32
突然走红,武汉也有!有人吃完直接烧到39度,医生紧接提醒

突然走红,武汉也有!有人吃完直接烧到39度,医生紧接提醒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8 03:31:31
北京接到通知,高市早苗求罢战,中国四张王炸见效,外资撤离日本

北京接到通知,高市早苗求罢战,中国四张王炸见效,外资撤离日本

起喜电影
2025-11-18 15:21:17
建议大家,不管卧室多大,一定坚持“6不装”,入住你会感谢我的

建议大家,不管卧室多大,一定坚持“6不装”,入住你会感谢我的

家居设计师苏哥
2025-11-18 17:00:15
沈阳下一个要“吞掉”的县是谁?三选一的可能性太大了!

沈阳下一个要“吞掉”的县是谁?三选一的可能性太大了!

元爸体育
2025-11-18 04:24:48
宜通世纪:收到《刑事判决书》

宜通世纪:收到《刑事判决书》

新京报
2025-11-18 17:39:01
伊朗军官号召民众起义推翻神棍政权

伊朗军官号召民众起义推翻神棍政权

金召点评
2025-11-16 04:00:02
莫言:一辈子都在忍着,让着,怕着,不论多小心,人还是得罪不少

莫言:一辈子都在忍着,让着,怕着,不论多小心,人还是得罪不少

杏花烟雨江南的碧园
2025-10-08 07:15:03
这下瞒不住了!屠洪刚在大湾区晚会上,唱到一半直接把耳返摘了!

这下瞒不住了!屠洪刚在大湾区晚会上,唱到一半直接把耳返摘了!

小娱乐悠悠
2025-10-01 14:25:29
徐杰如果被广东买了!广东会因此失去球迷吗?

徐杰如果被广东买了!广东会因此失去球迷吗?

DoubleZero
2025-11-17 22:10:52
为啥没人报道伊拉克?变化之大,颠覆你的三观

为啥没人报道伊拉克?变化之大,颠覆你的三观

吃瓜局
2025-11-17 15:44:49
墙倒众人推!无缘冠军的孙颖莎到底输在哪?邓亚萍的话一针见血

墙倒众人推!无缘冠军的孙颖莎到底输在哪?邓亚萍的话一针见血

丁丁鲤史纪
2025-11-17 15:58:28
刘邦请张良吃花生,张良吃了36颗便停手,刘邦震惊:愿拜先生为师

刘邦请张良吃花生,张良吃了36颗便停手,刘邦震惊:愿拜先生为师

饭小妹说历史
2025-11-18 09:27:32
1992年,台湾老兵回湖南探亲找不到家,村民:大家都以为你不在了

1992年,台湾老兵回湖南探亲找不到家,村民:大家都以为你不在了

明月清风阁
2025-09-30 19:58:39
零下1度!广东结冰了!广州最低温将会降至……

零下1度!广东结冰了!广州最低温将会降至……

FM96.2广州新闻电台
2025-11-18 16:29:02
休想回国!我国体坛三大叛徒,夺冠后不承认是国人,结局大快人心

休想回国!我国体坛三大叛徒,夺冠后不承认是国人,结局大快人心

丁鸊惊悚影视解说
2025-11-17 19:00:46
霍建华烟瘾大,面相都变凶了

霍建华烟瘾大,面相都变凶了

冬天来旅游
2025-11-18 08:04:58
2025-11-19 03:27:00
快乐的小大夫 incentive-icons
快乐的小大夫
传医学知识,普及健康理念
3597文章数 73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旅游要闻

金叶漫卷大雁塔!千年遗址公园的秋日狂欢,藏着最动人的城市密码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亲子要闻

一说买糖吃,做事真给力

艺术要闻

你绝对没见过!黎雄才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