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是我们国家的开国之战,当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可谓是在朝鲜半岛痛击了企图进一步在东亚地区扩张势力的美国人。
![]()
同时,朝鲜战争也算是一战开太平。因为新生的中国急需发展重工业,当时的苏联还不是后来的“苏修”。中国东北地区临近苏联,方便接受各种技术和物资援助。同时,重工业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运输建设的要求极高。东北地区地势平坦,基建成本较低。非常适合成为新中国的工业中心。
但朝鲜战事的爆发让一切都蒙上了阴影,不过当时的大背景是二战结束冷战又起。其实,对于中美双方来说,朝鲜战争都有一定的突然性。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不敢出兵,压根就不可能,因为即便强悍如苏联都对美国人的态度比较暧昧,何况中国。
![]()
对于中国来说,一则战争刚刚开始时金日成的北朝鲜军队一路势如破竹,貌似没有必要介入——小弟能打大哥就不必出手。二来朝鲜半岛的地缘位置太重要了,前邻苏联后贴日本,你美国人又不想再来一次世界大战,真敢在这种地方动武?
结果就是还别说,美国人还真就赌了一次,仁川登陆亲自上阵。如此一来,对于当时的新中国来说,这场仗就是必须要打的了。
志愿军装备的轻武器
志愿军入朝时手头上的家伙什实际上是比较杂的,一个是确实没想到,但人家欺负到家门口了仗不能不打。二是当时的新中国工业底子确实薄弱,也是没有办法。
首先,志愿军手头有大量的汉阳造步枪。此种步枪诞生于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汉阳兵工厂,是仿制德国委员会步枪而来(不过德国人的原装委员会步枪却被当时的普鲁士军队给退货了,因为其设计比较仓促,新技术上的太猛导致炸膛事故频发)。
![]()
当时的汉阳兵工厂对原委员会步枪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改进,结果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阳造”问世。其实放到朝鲜战争的年代,“汉阳造”这类步枪也不算是过时货。毕竟那个时候大部分国家还都是栓动步枪为主的——大家都一样,谁也别笑话谁。
![]()
然后就是“中正式”步枪,此枪仿自著名的98k。但德国人的98k最开始是一种骑兵枪,特点是短和轻,同时射速也算是栓式步枪里比较快的,这放在二战东欧的机械化部队大开大合的会战中是相当合适的,但在抗战中“中正式”的表现就不是特别的好,朝鲜战争也一样。毕竟短步枪本质上是装甲部队的附属产品。
![]()
然后就是“三八大盖”。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陆军表现得比较抢眼,所以日本人也不照照镜子就开始学人家。三八式的特点就是长,一来便于拼刺二来便于精确射击,这属于典型的堑壕战思维。另外一说,一战时期法国军队里曾经盛行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所谓“精神胜利法”——其认为进攻成败不取决于物质和武器,一个士兵带够20发子弹足矣。我法兰西男儿悍不畏死,冲就是了。
结果这个也被日本陆军给学了,结果就是遇到美国人被打成了筛子。
还有就是捷克式轻机枪,捷克这个国家原本就是奥匈帝国的重工业区,专门给后者的军队生产武器装备的,即便到了现在斯柯达也是名声在外。捷克式的优点就是轻巧灵活而且弹夹供弹故障率很低。是二战时期全世界各国的游击队都非常钟爱的武器,比日本人的歪把子轻机枪不知强了多少倍。
![]()
后来苏联人又给志愿军援助了大量的莫辛纳甘步枪和波波沙一类的轻武器,因为二战时期苏德双方的厮杀实在是太过惨烈,双方的轻武器库存都是惊人的——而且质量也不差。当时苏联很多的武器说是旧的实际上其实刚刚生产出来都没多久,可别小瞧了当时的苏联武器。要知道苏联人的陆军水平一直都是比美国人高出很多的,武器也是一样。
志愿军的重武器
![]()
首当其冲的是92式重机枪,九二式其实也是日本人抄法国人的产物。一战时期,法国人认为传统的水冷重机枪不方便,于是便研制出了散热片供弹的重机枪。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奇开斯”式重机枪,这可是一款优秀的重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人表现异常生猛,此枪可谓功不可没。日本人的仿制品早期也是相当不错,但到后来就开始粗制滥造了。
![]()
然后就是日制的75毫米炮,这款炮也是仿一战法国人的。法国人在火炮的技术和生产上直到二战爆发实际上都要领先对手德国人一大截。75毫米炮的原型m1987就有两大特点:一是可曲射可直射。二是射速快,压制能力十分恐怖。即便到了朝鲜战争时期,这种火炮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
还有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所缴获的日本人的各种迫击炮,日本人在二战时期生产的迫击炮总体而言还算不错,精度高且非常便捷,最重要的是弹药也轻,特别适合打黑枪。在硫磺岛和冲绳战役中,美国人最害怕当时日军的迫击炮,火力不仅猛烈而且还不知道是从哪里打过来的。这也算是二战日本陆军自产、自研武器里面唯一靠谱的东西了。
当然志愿军手头也有更大的家伙,比如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美制155炮和105炮。但美制武器直到现在都有一个传统——重。就算到了现在,苏、俄式坦克的重量一般都在40-50吨,美国人的m1a2直接就接近70吨。对于当时的解放军来说,美制武器属于指标好但不好用,因为过重的武器统统都需要机械化运输。
和轻武器一样,朝鲜战争后期苏制重武器也被大量地运给了志愿军。包括但不仅限于以喀秋莎为代表的一系列火箭炮和大名鼎鼎的米格-15。
![]()
说到米格-15这里面还得提一嘴,那就是二战时期美国人喜欢在战机上安装机枪,并且在和日本人的各种零战改的战斗中表现也还不错。德国人和苏联人喜欢在战机上安装大口径航炮,实战效果也是相当好。
所以朝鲜战争中米格-15大战f86“佩刀”也算是一种宿命——真就是冤家路窄。
结语
其实志愿军入朝时的武器装备是非常杂乱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万国造。但也别过分轻视所谓的“万国造”。其实当时志愿军手头上单拿出哪款武器都是经历过多次实战考验的优秀武器。比美国人的虽差了些,不过堪用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更何况战争后期苏联开始大规模援助,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的装备水平甚至在一些地方还会比美国人好上那么一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