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军大规模空袭炸穿乌防空!不光是断电,更是切断乌克兰战争命脉

0
分享至

11月7日晚至8日凌晨,乌克兰夜空再次被导弹照亮。

俄军发动自战争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导弹和无人机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覆盖乌克兰10个州,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等能源核心区成重点打击对象,并且这一轮攻击对准了供电站、天然气枢纽、铁路系统这些“血管”和“神经”。

结果显而易见:全国大面积停电,基辅地铁停运,航班取消,红绿灯集体“罢工”。

乌克兰能源公司干脆宣布:“所有主要发电站陷入瘫痪。”

俄军这次“精准断电”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战略算盘?乌克兰还能顶得住这个“从电缆打到饭桌”的冬季消耗战吗?



打电厂比打坦克划算?俄罗斯这波攻势有点“精”

俄军这次打得准、下得狠,不再纠结于前线阵地,他绕开硬碰硬,直接奔着乌克兰的能源命脉去,专挑能源、电力、交通枢纽下手。

这就像是把敌人的后勤基地拔了电源,让整个系统直接断线。

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在这次空袭中压力山大,因为电力中断,很多导弹拦截系统没法正常运作,导致拦截成功率大幅下降。

防不住导弹,后果就是后方跟着出事。坦克维修厂没电,前线补给被拖延,士兵的口粮也跟着缩水。

城市里的状况也不轻松,商店停业,超市货架被抢空,很多人只能靠蜡烛和柴火取暖。



乌克兰总统在一次讲话中表示,俄罗斯正在利用寒冬让战争变得更加艰难。而这个“寒冬战术”,其实早就开始布局。

能源瘫痪让人受冻,更让乌克兰头疼的是,西方的援助并没有因为局势吃紧而加快,反而出现了推迟和减少的迹象。

有的援助物资还没到前线,就在运输途中损耗严重。一些国家开始对继续援助乌克兰表现出保留态度,不愿再无底线投入。外援节奏一慢,乌克兰的战线就更难撑。这种迟滞感,正是乌克兰目前的最大隐忧。



打完不是走人,而是反复“补刀”

俄军这一轮空袭,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不打完就走,他们反复打、分批打、持续打。

这就很像是“补刀战术”,前一轮炸了电厂,等乌克兰技术人员刚修好一点,下一轮又来了。结果就是电网一直处于瘫痪状态,修的人比打的人还累,甚至更危险。

乌克兰方面的修复工作已经非常吃紧,技术人员在高风险环境下工作,伤亡率不断上升,一些地方甚至找不到足够的人员来修复基础设施。

国家财政也被修电吃得差不多了,原本打算投入军工生产的资金被迫转去抢修电网,导致弹药生产跟不上节奏,前线也开始出现“子弹紧张”的局面。



俄军这边则显得从容许多,他们的导弹和无人机产能已经形成规模,每月能稳定产出几百枚导弹和数万架无人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保持高频率的空袭节奏,不需要为弹药担心太多。

相比之下,乌克兰面临的是“打一场、修三场”的困境,打不赢也修不起。

而且这场消耗战,不光是物资的较量,更是时间和节奏的对抗。俄军通过“持续打击+反复破坏”的模式,把乌克兰拖进了一个消耗泥潭里。

每次重建都是一次沉重的投入,不仅耗人耗力,还拖慢了其他战线的节奏。

这种打法,不像是要速战速决,更像是要“拖垮你”。



不是一场“冷战”,而是一场“冷了就输”的战斗

乌克兰不仅要面对导弹的袭击,还要面对越来越冷的天气。

11月的夜晚,部分地区气温已经降到零下十几度,而供暖系统还没有准备好。

能源部的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供暖设施的准备工作还不到一半,很多人家里连最基本的取暖设备都没法开起来。

这种时候,能源的重要性就不只是生活便利的问题,是生存底线。没有供暖,老人、孩子、病人面临的风险陡然升高。医院没电,急救响应慢半拍;学校停课,孩子在家冻得直打哆嗦。

很多人开始搬进地铁站、地下室,甚至老旧的防空洞,只为了能找个能挡风的地方。



这场“能源危机”,俄罗斯显然是早有准备。他们不是临时起意,是早就把寒冬当成了战略的一部分。

历史上的几次重大战争中,冬天都起过关键作用。这次,俄军主动利用气温变化来加压,不是靠士兵冲锋,而是靠寒风逼退对手。

尽管民调显示,大多数乌克兰民众仍然坚持不妥协领土,但支持度已经明显下降。人们开始疲惫,不只对战争目标失去信心,还对现实压力感到无力。

当社交媒体上不断出现“西方会不会放弃乌克兰”的讨论时,心理战的效果就已经开始显现。



结尾:战争已不在前线,而在电线上、饭桌上、心头上

俄军用导弹打的不是乌克兰的“士兵”,是它的“系统”。

从能源到交通,从通信到情绪,层层递进,步步紧逼,每一发导弹都像是一根拔掉的电线,把乌克兰拖进一个越来越难爬出的“内耗陷阱”,让整个国家的运行节奏变得紊乱。

电力、供暖、后勤、生产、财政,每一样都卡着国家运转的命门,乌克兰面临的,不是“打得赢”还是“打不赢”的问题,是“撑得住”还是“撑不住”的现实。

如果西方援助继续走低,乌军可能不得不收缩战线;如果能源系统无法恢复,乌克兰将陷入“前线僵持、后方流血”的双重困境;如果民心无法稳住,胜负就不仅在导弹数量上见分晓。



这场战争,打到现在,比拼的已不只是武器,是耐力、资源和意志。

参考来源: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空袭 乌多地能源和交通设施受损——202511/08 20:56:37新华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53岁的张惠妹瘦到让人惊艳,颜值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

53岁的张惠妹瘦到让人惊艳,颜值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

可乐谈情感
2025-10-25 09:39:57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曾琦丈夫沉默到底,双输的局面,细节曝光!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曾琦丈夫沉默到底,双输的局面,细节曝光!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1 08:50:08
哨兵被队友遗忘,深埋地下9年,发现时仍坚守军需库,双目已失明

哨兵被队友遗忘,深埋地下9年,发现时仍坚守军需库,双目已失明

兴趣知识
2025-11-11 21:20:51
首个有期徒刑正式宣判,恒大、中植“关键人”一个都跑不了!

首个有期徒刑正式宣判,恒大、中植“关键人”一个都跑不了!

深蓝财经
2025-11-11 19:39:46
吉林省纪委监委通报:邢树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吉林省纪委监委通报:邢树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鲁中晨报
2025-11-11 19:11:02
郭晶晶开幕式举火炬,小叔子霍启山疯狂鼓掌,霍震霆一家来了五口

郭晶晶开幕式举火炬,小叔子霍启山疯狂鼓掌,霍震霆一家来了五口

疯说时尚
2025-11-10 14:02:11
全国首家人形机器人7S店在武汉开业:现场表演扭秧歌,被市民团团围住!在售机器人7999元至80万元不等

全国首家人形机器人7S店在武汉开业:现场表演扭秧歌,被市民团团围住!在售机器人7999元至80万元不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16:03:20
日本天下第一香木,传为隋炀帝所赐,仅有三位人物切下小块使用

日本天下第一香木,传为隋炀帝所赐,仅有三位人物切下小块使用

收藏大视界
2025-11-09 20:38:12
40元一碗,限时15分钟,鹅肝、生蚝、牛肉、大闸蟹、甜品……杭州有五星级酒店推出“剩菜盲盒”

40元一碗,限时15分钟,鹅肝、生蚝、牛肉、大闸蟹、甜品……杭州有五星级酒店推出“剩菜盲盒”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0 17:55:50
美媒:中国2款六代机在大西北同框,试飞科目已到关键期

美媒:中国2款六代机在大西北同框,试飞科目已到关键期

兵国大事
2025-11-11 00:05:07
中国男子在泰国沙缴府被捕 携带1000张SIM卡准备交给妙瓦底雇主

中国男子在泰国沙缴府被捕 携带1000张SIM卡准备交给妙瓦底雇主

曼谷陈大叔
2025-11-10 16:10:41
看到郭宇欣跑龙套旧照,站杨紫身边一点不输,才知啥叫小红靠捧

看到郭宇欣跑龙套旧照,站杨紫身边一点不输,才知啥叫小红靠捧

温柔娱公子
2025-11-10 18:40:03
李斌回应蔚来四季度盈利问题:如果每年还想见我,就多帮卖点车吧

李斌回应蔚来四季度盈利问题:如果每年还想见我,就多帮卖点车吧

齐鲁壹点
2025-11-10 16:41:08
今晚睡不着觉了!明天周三开盘,我有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不得不说

今晚睡不着觉了!明天周三开盘,我有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不得不说

夜深爱杂谈
2025-11-11 21:18:37
28岁恩施女生因同事建议减肥,请假参加荒野求生,坚持34天瘦了29斤

28岁恩施女生因同事建议减肥,请假参加荒野求生,坚持34天瘦了29斤

极目新闻
2025-11-11 18:55:31
中国3大长寿食物,牛肉只排第三,第一名我们天天见,却吃得的少

中国3大长寿食物,牛肉只排第三,第一名我们天天见,却吃得的少

江江食研社
2025-10-21 14:30:03
官媒发文,高调官宣49岁马伊琍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官媒发文,高调官宣49岁马伊琍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9 08:04:27
三星杯16强战下半区中国棋手大捷,廖元赫时隔六年再胜申真谞

三星杯16强战下半区中国棋手大捷,廖元赫时隔六年再胜申真谞

野狐围棋
2025-11-11 20:35:14
福建一县委宣传部部长,履新(附简历)

福建一县委宣传部部长,履新(附简历)

新浪财经
2025-11-11 21:16:09
5年前花10万买乳山海景房的人,如今都怎样了?真相太扎心!

5年前花10万买乳山海景房的人,如今都怎样了?真相太扎心!

芳芳历史烩
2025-11-11 17:57:44
2025-11-11 22:51:00
扶苏聊历史 incentive-icons
扶苏聊历史
山巅俯瞰兴衰史
4761文章数 57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存了近30年的钱提不出傻眼 银行:找不到底根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存了近30年的钱提不出傻眼 银行:找不到底根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本地
艺术
时尚

教育要闻

北京10所学校!教育部公示最新名单

数码要闻

网易《永劫无间》集成英特尔XeSS 2.1,多平台提升游戏性能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舒淇,东亚女孩的恨海情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