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宏胜 □ 忽 艳
日前,第三届“中国(盛泽)服装产业链供需对接订货会”(以下简称“订货会”)现场人头攒动,庄面印象、罗曼罗兰、紫荆花、锦业达等诸多本土企业携新品集中亮相。
作为“中国纺织名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的发展轨迹正是我国纺织产业“十四五”期间转型升级的缩影。从纤维技术突破到绿色工艺落地,从文化赋能设计到场景多元拓展,纺企的每一项创新都紧扣“十四五”纺织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核心目标,生动诠释了纺织品行业如何以创新敲开消费“新大门”。
“纤维+文化”双创新 瞄准消费新需求
![]()
“这款天青色蟠虺纹面料,纹样源自苏博三千年前战国青铜器,中式韵味十足,不光好看,还能防皱防晒。”庄面印象品牌负责人李乾坤手持一块天青色面料向记者展示,“因生产时加了云母石母粒,纺出的丝能挡紫外线。面料推出才几个月,已经卖了2万多米,这种‘文化+功能’的组合,成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产品本身的创新,交付效率的提升也成为庄面印象的另一大优势。“以前做剪花印花加功能性膜的面料,要45天才能交货,现在我们7天就能做出来。”他强调,这种效率提升不是“牺牲品质”,而是“精准匹配需求”。“我们删掉那些市场不需要的冗余设计,把核心功能模块标准化,反而能把产品做精。”李乾坤说,“我们通过标准化降本、模块化提速,让小品牌也能做定制款,这就是服务消费升级。”
“你看这水,倒上去直接‘跑’进面料里!”苏州罗曼罗兰运动用品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张春明拿起一条运动毛巾,往上面倒了半杯水,水珠瞬间被面料吸收,“我们把纱线截面做成橘子形,上面的小孔像毛细血管一样,水能快速分散进去,而且这是纤维自带的特性,洗很多次都不会失效。”这种超细纤维细度只有头发丝直径的1%。”他一边演示面料吸水速干效果,一边向记者拆解产品如何以“功能+场景”打动消费者。此外,罗曼罗兰还拓展了宠物消费领域。“这款汽车座套是超细再生面料,上面有拉链,能装宠物用品。”张春明指着一款印有涂鸦花纹的座套说,“以前国外客户订得多,现在国内养宠物的家庭也越来越多,放车上能防宠物掉毛、抓挠,还能吸水,清理起来方便。这是从‘人的需求’延伸到‘宠物相关需求’,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
无论是超细纤维的技术突破,还是场景化的产品设计,抑或是消费增长点的挖掘,罗曼罗兰的终端产品正以差异化优势从外贸赛道逐步切入国内消费市场。正如张春明所说:“消费者要的不仅是‘一块好面料’,更是‘用着舒服、场景适配,还能体现环保理念’的产品,这就是我们终端产品的竞争力。”
以技术破局 适配高端消费市场
作为盛泽功能性面料领域的代表企业,吴江盛伟紫荆花纺织有限公司以再生材料、无氟技术、军转民面料为核心竞争力,在欧美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董事长周建春用直白的话语,拆解了企业如何以技术创新应对消费市场变化与行业竞争。
“无氟防水技术”是企业针对含氟材料污染问题的突破。“以前衣服防水靠涂氟,跟特氟龙锅一个道理,污染水还难分解。我们现在用纳米结构,模仿荷叶的凹凸面,不用氟也能防水。”周建春表示,无氟技术也意味着更高成本,“比含氟的贵10%左右,但我们觉得值。”
“我们的面料既能防7级暴雨,还具有透湿性。”聊到功能性,周建春语气明显兴奋,他现场比画着,“户外登山最怕闷汗,我们解决了‘防风不透气’的死结,既要挡得住暴雨,又要让汗排出去。”紫荆花的功能性面料对标美国戈尔公司,主打“轻薄、耐磨、弹力”三大特性,已进入始祖鸟、凯乐石等高端户外品牌供应链。今年订货会,紫荆花带来5款核心新品,其中“军转民尼龙66面料”最受关注。“这种材料最早用在降落伞上,耐磨牢度特别好。”周建春解释,把军工技术转民用,就是为了解决户外服装“不抗造”的痛点,“现在年轻人的户外服不只是登山穿,日常也穿,因此既要有专业功能,又要耐穿,这款面料正好契合需求。”
从再生材料到无氟技术,从军工转民用到校企合作,紫荆花的发展路径正是盛泽纺企向高端化转型的缩影。“现在消费市场变了,光靠价格便宜没用,得靠真技术。盛泽要保持纺织优势,就得有更多企业沉下心做创新,把面料的‘内功’练扎实。”对于市场发展,周建春深有体会。
差异化发展 拓展多元消费场景
![]()
苏州市锦业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上,300余款提花面料铺满展台。总经理朱新民拿起一块国画图案的面料表示:“市场上都是四花、五花循环,我们能做到‘一花一循环’,把整幅国画印在上面。”他笑着说,去年东方杯服装设计大赛冠军用的就是他们的面料,“设计师喜欢,消费者也觉得独特。”
成分创新上,朱新民坦言:“很多纱线要自己纺,比如羊毛包真丝,市场上没有现成的。”他拿起一款全人丝面料对记者说,“你摸一下,手感滑,还护肤,现在是电商爆款。更让人惊喜的是航空订单,110多架飞机的毛毯,用的都是我们的全涤提花面料,换个角度能变色,客户特别满意。”
颜色突破是另一大亮点。“别人经纬纱最多8种颜色,我们经纱能做8种,纬纱12种。”朱新民指着面料上的渐变效果,“这样色彩更丰富,能满足更多个性化需求。突破花形、成分、颜色这三个方面的限制,可以说90%的产品我都可以做了。”他透露,计划让刚毕业的孩子做跨境电商,“还要跟设计师合作做IP,把提花面料卖到箱包、家居领域,拓展更多消费场景。”
朱新民告诉记者:“一块好的提花面料自己会说话,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消费场景。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人看到盛泽提花的价值。”这位深耕提花领域十余年的从业者,正用“差异化创新”让盛泽提花面料走向更多元的消费场景。
订货会搭台 以创新赢消费未来
订货会现场的热闹景象,正是“十四五”期间纺织业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完善的体现。无论是庄面印象的文化赋能,还是罗曼罗兰的场景拓展;无论是紫荆花的技术创新,还是锦业达的多元布局,企业创新方向精准覆盖“十四五”规划纺织业重点领域,而订货会则成为“实验室技术”走向“消费市场”的关键桥梁。
“盛泽纺织的创新生态越来越完善,国家先进功能性纤维中心、高校合作平台都在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盛泽镇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盛泽已有超100家纺织企业参与专精特新培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