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秦淮河畔,总绕着抹不去的烟雨与愁绪。马守真就立在这烟雨中,她以画兰名动江南,更以诗词藏尽一生心事。那句 “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是她将心事付与笔墨的决绝,也是她在浮沉岁月里的自我慰藉。她的诗词少被世人熟知,却如空谷幽兰,在时光深处散发着清冷的香,每一笔都浸着女儿家的柔情与不易,每一句都藏着风雨里的坚韧与怅惘。
《墨兰图题诗》
翠叶离披映浅纱,清芬宜佩更宜茶。
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
马守真一生偏爱画兰,这诗便是她题在《墨兰图》上的心声。
彼时她虽在秦淮河畔有才名,却难逃风尘女子的宿命,看尽了人情冷暖,尝遍了世态炎凉。兰是她的知己,翠叶疏朗映着薄纱,清雅的芬芳既可佩在衣襟,也可伴着清茶入喉。当她把这兰与心事一同写入银笺,便似有了铠甲,任凭外界风雨交加,内心的那份澄澈与坚韧,也不会被摧折。这不是故作坚强的呐喊,而是历经沧桑后的通透 —— 笔墨为盾,可抵世间万千风寒,让她在浮沉中守住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清宁。
《寄远》
东风吹绿上汀洲,人去洲长水自流。
若问归期何日是,落花无语水悠悠。
江南的春天总来得缠绵,东风吹绿了汀洲的草木,可心上人却已远去,只留长长的沙洲与悠悠流水相伴。
马守真写下这首诗时,大抵是在某个春日的黄昏,望着江水东流,想起曾经相伴的时光,归期却成了无解的谜题。她想问何时才能再相见,可话到嘴边,却只剩落花静静飘零,流水默默流淌,无人应答。这份思念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却如江南的烟雨,细密地缠在心头,挥之不去。流水带走了岁月,却带不走牵挂,徒留她在汀洲岸边,伴着落花与流水,细数着无尽的等待。
《秋夜寄怀》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夜的月光初升,带着几分清冷,秋露沾湿了衣裳,身上的轻罗已显单薄,却迟迟不愿起身更衣。
马守真在这样的夜里,独自抚弄着银筝,琴弦上的音符都浸着愁绪。夜渐深,指尖的旋律愈发殷勤,可她却害怕回到空无一人的房间,那份孤寂如潮水般涌来,让她难以承受。或许曾有人与她共赏这秋夜月色,共听这筝音婉转,如今只剩她一人,对着满室空寂。银筝的声韵再动听,也填不满心底的空洞,秋夜的寒凉再轻,也抵不过内心的孤寂,这份愁绪,藏在每一个不愿归房的秋夜里。
《题画兰》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中,聊为君子好。
在空寂的山石间,几茎兰草生长在幽谷之中,不与百花争艳,只守着一份清幽。
马守真将这兰画下,题诗寄给身处风尘中的友人,也借此表明自己的心迹 —— 即便身处浊世,也要如兰一般,做品性高洁的君子。她深知风尘之中的无奈,却从未放弃对美好品格的追求。这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如幽谷中的兰草,透着一股倔强的清雅。她以兰自比,也以兰赠人,在彼此的风尘岁月里,留下一抹高洁的慰藉,让这份君子之好,在污浊的世间开出花来。
《闺怨》
窗前竹叶映纱窗,窗外芭蕉近画廊。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又见雁南翔。
窗前的竹叶映着纱窗,窗外的芭蕉挨着画廊,这般雅致的景致,却解不了心底的愁怨。
马守真日复一日地倚窗远望,盼着心上人的归来,可望穿秋水,也不见那人的身影。抬头间,又见大雁向南飞去,它们尚有归期,而她的等待却不知何时是尽头。闺中的日子漫长又寂寥,美景反而成了伤人的利器,每一片竹叶、每一片芭蕉叶,都在提醒着她的孤独。大雁南飞的身影,更添了几分凄凉,这份闺怨,藏在日日的期盼里,藏在抬头见雁的失落里,轻轻一碰,便满是酸楚。
![]()
《送友人》
杨柳依依拂画桥,离歌一曲思迢迢。
他年若问江南事,莫忘春风伴寂寥。
杨柳轻柔地拂过画桥,离别的歌声响起,思念便随着歌声飘向远方。
马守真送别友人时,大抵是在这样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可离别的愁绪却盖过了春日的暖意。
她叮嘱友人,多年后若有人问起江南的往事,千万不要忘记,曾有一个春日,她伴着无边的寂寥为他送别。这份叮嘱里,有不舍,有牵挂,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卑微 —— 怕自己在友人的记忆里被遗忘,怕那段相伴的时光被岁月抹去。春风依旧,可故人已远,只留她在江南的春风里,守着那份寂寥的回忆。
《秋夕》
烛影摇红夜漏迟,秋声萧瑟满庭墀。
无端砧杵敲残梦,又听征鸿度水湄。
烛火的影子在红烛上摇曳,夜已深,更漏的声音迟迟不歇,庭院里满是萧瑟的秋声。
马守真在这样的秋夜里,本已昏昏欲睡,却被无端传来的砧杵声敲碎了残梦,刚想再次入眠,又听见远行的大雁从水湄上空飞过。秋夜本就易引人愁思,砧杵声是思妇捣衣的声响,征鸿是漂泊的象征,这些声音与景象,都让她的愁绪愈发浓重。梦中的安稳被打破,现实的孤寂愈发清晰,这秋夕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浸着难以言说的怅惘。
《题自画兰》
何处风来气似兰,帘前小立耐春寒。
君能解取其中意,与作幽芳纫佩看。
不知从何处吹来的风,带着如兰般的清香,马守真在帘前静静伫立,忍受着春日的微寒。她画下这兰,题诗发问,若有人能理解这兰与诗中的深意,便可以将这清幽的芬芳当作佩饰,时时相伴。
这既是对知己的期盼,也是对自己心境的剖白。她如这兰,在春日的微寒中坚守,散发着独特的芬芳,却鲜少有人能懂她内心的孤寂与高洁。那句 “君能解取其中意”,藏着她深深的渴望 —— 渴望有人能看透她风尘外表下的纯粹,能与她共赏这兰的幽芳,共品这人生的滋味。
![]()
《暮春感怀》
落花流水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不知春已去,又随飞絮到檐楹。
落花飘零,流水无情,东风被送过楚城,春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去了。马守真在暮春时节,望着这般景象,心中满是感慨。蝴蝶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还随着飞絮飞到屋檐下,这份无知的执着,反而更添了几分凄凉。
她何尝不像这蝴蝶,明知有些等待没有结果,有些时光无法挽留,却依旧在执着地坚守。暮春的凋零,不仅是季节的更替,更是岁月的流逝,是美好事物的逝去。这份感怀,藏在落花流水间,藏在蝴蝶与飞絮的执着里,满是对时光的无奈与对过往的怅惘。
马守真的诗词,是她一生的写照,是她在秦淮河畔的风雨里,蘸着柔情与愁绪写下的心事。从《墨兰图题诗》里 “不怕风寒雨又斜” 的坚韧,到《暮春感怀》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每一首都藏着她的欢喜与忧愁,她的期盼与失落。这些诗词如银笺上的墨迹,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清晰,带着淡淡的忧伤,也带着不屈的柔情。
或许很少有人再细细品读她的诗词,可那些藏在词句里的心事,却从未消散。就像她画的兰,即便在时光深处,也依旧散发着清幽的香,诉说着那个年代里,一个女子在风雨中坚守的柔情与风骨,让每一个偶然读到的人,都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跨越百年的怅惘与温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