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黄冈霸城山村的 “袁家畈日间互助照料中心” 彻底火了。
![]()
23 位 60 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在这里实现了 “一日三餐有热饭,每餐仅需 1 元钱” 的养老生活,午晚餐标配四菜一汤加一份水果,还能和老伙计们一起种菜、聊天、搞卫生,这种 “村民共建共享、老人自给自足” 的抱团模式,瞬间引发全网热议,相关话题下的网友评论超万条,有人点赞追捧,也有人理性质疑。
![]()
这个爆火的照料中心,起点源于爱心捐助。爱心人士出资 4 万元,村民子女纷纷响应,捐款 5 万多元,还自发捐赠米、面、油、蛋等物资,为养老模式打下基础。而真正让它可持续运转的,是老人们的 “自力更生”。
![]()
23 位老人被分成后勤组、农业组、环境组,各司其职:会做饭的帮厨,种过地的打理菜园,手脚麻利的负责打扫卫生。菜园里的蔬菜自给自足,减少了食材采购成本;老人们互助协作,不用额外雇佣工作人员,大幅降低运营开支。最终实现 “每餐 1 元” 的超低费用,却能保证营养均衡的餐食,让老人们告别了独自做饭的麻烦和孤独。
![]()
自 10 月 2 日启动以来,这里成了老人们的 “快乐星球”。规律的作息、热闹的氛围、可口的饭菜,让原本独居的老人们生活变得充实,在外务工的子女也终于放下心来。这种 “合作化、集体抱团” 的模式,既解决了农村留守老人 “吃饭难、没人陪” 的痛点,又让老人们 “各尽其能”,找回了自身价值。
![]()
大家纷纷表示,这种抱团模式既解决了独居老人的孤单难题,又能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日常和老伙计们聊天互动、适度劳动,日子充实又有滋味。尤其是 80 后群体,更是将其视为未来养老的最优解,觉得这种互助模式能摆脱对子女的依赖,活出自己的节奏。对于不婚不育群体来说,这更是一剂 “定心丸”,让他们看到了无子女养老的新可能,不用再为晚年生活焦虑。
![]()
不少网友强烈呼吁全国推广,认为这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困境,既减轻子女负担,又能让老人安享晚年。
但理性的质疑声也从未缺席,核心聚焦在模式的可持续性上。最关键的痛点是医疗保障,网友们直言 “没病没痛皆大欢喜,一旦生病就难以为继”,养老的核心需求是遇事有人管,而这种民间互助模式缺乏专业医疗支持,难以应对突发健康问题。
![]()
人际关系和资金问题也是最关键的,大家担心长期相处难免产生矛盾,同时,网友也担忧爱心捐赠的资金一旦中断,低费用运营的模式就会崩塌,且这种需要高度协作的模式,复制难度极大,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成功组建。
![]()
湖北乡村的尝试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它抓住了 “互助” 的核心,让老人各尽其能实现自给自足,既降低了成本,又赋予了老人价值感。
![]()
湖北 23 位老人的抱团养老,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养老模式的更多可能。未来,随着更多人的参与和完善,或许这种 “互助养老” 能不断成熟,成为更多老人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