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曝光了多家药店可使用医保卡购买日用品的违规行为,医保卡变购物卡的话题很快上了热搜。
媒体在调查中发现,有人在网络平台放出了“医保卡薅羊毛攻略”,分享在药店里刷医保卡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经验。记者在多家药店使用医保卡不仅买到了牙刷、牙线等日用品,甚至还买到了美瞳隐形眼镜。不仅如此,近年来,药店把护肤品包装成“医用敷料”,把牙刷申报为“牙科毛刷”,诱导消费者把医保卡当零花钱消费,甚至与中介合作,远程刷码返现等违规手段层出不穷。
尽管医保部门已建立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规则引擎和人工智能,对异常购药、性别不符诊疗、重复开药等行为进行实时拦截,全国多地医保部门今年也陆续发布了“禁止将医保卡变为‘购物卡’”的预警提示。但“伪医疗器械”的备案审核标准不一、对药店非药品类商品的医保结算管理存在缺陷等方面依然存在监管盲区,从而导致医保基金面临更大的支付压力,参保人员的整体利益受到损害。
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完善医保管理相关制度至关重要。面对新问题,治理需要有针对性,特别是要加大事后追责力度。同时还要加快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缩短结算周期,对进入医保范围的医用药品明确界限,从制度层面消除药店违规操作的空间。
此外,提升治理力度也非常必要。在强化定点药店评估考核标准,对违规药店实施降级处理直至取消资格处罚,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同时,还要加大对上下游违规链条的打击力度,重拳出击才能确保医保基金的每一分钱都被合理使用。
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如果没有参与套利的参保人,这条灰色链条就无法运转。因此,在强化治理的同时,也要让更多人意识到当中危害——今天花医保卡买牙刷,明天就会因为医保基金不足导致无法报销高额手术费,套刷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伸向群众“保命钱”的黑手,无论目的是什么,都必须受到严厉惩治。
上游新闻时婷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