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改叫牙科洁治器、面膜包装成医用敷料,知名药店引导消费者刷医保购买日用品,看似薅羊毛的行为,是否存在违法呢?
![]()
大家好,我是周兆成,今天我们来说说药店和消费者在涉及医保时都要注意哪些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医保基金是专款专用的。根据《社会保险法》第28条,可以知道,医保基金仅用于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不得用于非医疗消费。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和药店通过将牙刷、面膜等非医疗用品伪装成一类医疗器械,纳入医保结算系统。这些行为其实是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均违反《社会保险法》第87条。后续将面临追回违法所得、3-5倍罚款的行政处罚,药店还可能被解除医保定点资格,失去医保结算权限。
那么生产企业作为源头,要负责吗?比如河南某公司将防晒产品备案为医用隔离垫,仅凭一类器械备案就打入2万家药店,年订单超9000万元,这种行为其实已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除面临市场监管部门的罚款、撤销备案外,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而药店方主动引导消费者刷医保购买日用品,从中分成,涉嫌骗保行为的,根据《社会保险法》,药店不仅要退还套取的医保基金,还将面临高额罚款,达到数额巨大标准,相关负责人可能涉嫌诈骗罪,面临刑事处罚。
当然,消费者群体中,不少人误以为医保个人账户是私人财产,可自由支配,但事实上,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受法律严格限制。参与套刷的消费者,可能被医保部门追回资金,情节严重的还会被罚款,甚至影响未来医保待遇的享受,切勿因小失大。
很多人觉得刷医保买日用品不算大事,但当骗保行为达到一定规模,就会升级为刑事犯罪。根据两高一部《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规定,参保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转卖药品、医用耗材等,接受返还现金、实物或者获得其他非法利益,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以诈骗罪定罪处罚,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
之前就有,兰州某药店年套刷医保600万元,河南某企业单类违规产品年订单9000万元,已远超数额巨大的刑事立案标准。一旦查实,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药店的管理者及直接责任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