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Much of Silicon Valley Is Built on Chinese AI?
2025年11月10日凌晨3:00(GMT+8)
作者:凯瑟琳·索贝克
凯瑟琳·索贝克是彭博社专栏作家,主要报道亚洲科技领域。此前,她曾担任CNN和ABC新闻的科技记者。
![]()
中国开源人工智能正在走向世界。
图片:Ying Tang/NurPhoto/Getty Images
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曾表示“中国将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获胜”,但后来软化了立场,称美国“落后纳秒”。
人工智能行业正在发生微妙的转变,低成本、开源的中国人工智能模型正在吸引全球用户,并赢得硅谷的青睐,像 Airbnb 和 Cursor 这样的公司都在使用中国的人工智能工具。
就开发者累计下载量而言,中国模型已经超过了美国,阿里巴巴的Qwen下载量超过了Meta Platforms Inc.的Llama,基于Qwen构建的衍生系统占新语言模型的40%以上。
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初步评估过于简单,他对美国的负面看法也显而易见。过去一年,他一直辩称,尽管华盛顿不断加强出口管制,但他的公司向中国市场销售芯片,美国仍然从中受益。但他担心开发者争夺战可能已经开始失控,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该立场表示,美国的竞争对手仅仅落后“几纳秒”,因此美国必须“奋起直追,赢得全球开发者的青睐”,才能最终胜出。
近几周来,一种微妙的转变愈发明显。几个月来,一直有传言称,低成本、开源的中国人工智能模型可能会将全球用户从美国产品中吸引过来。但现在看来,它们也正在悄然赢得硅谷的青睐。
风险投资家查马斯·帕里哈皮蒂亚(Chamath Palihapitiya)最近在他颇具影响力的播客节目“ All-In ”(由白宫人工智能主管大卫·萨克斯共同主持)中表示,他合作的一家公司已将大量工作负载转移到北京登月人工智能公司开发的Kimi K2平台。他表示,这种开源模式“坦白说比OpenAI和Anthropic便宜得多”。
不久之后,Airbnb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切斯基承认,他没有将Airbnb的旅行应用程序与OpenAI的ChatGPT集成,是因为相关的连接工具“尚未完全准备就绪”。切斯基表示,Airbnb的新客服代理依赖于十几种不同的AI模型。他们“非常依赖”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Qwen产品线:“它非常好,而且速度快、成本低。”考虑到切斯基与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的密切私人关系,他的这番言论尤其引人注目。
公开表示认可的案例越来越多。由OpenAI前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创立的初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其最新研究受到了阿里巴巴Qwen3团队的启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
但或许更有意思的是,这种转变正以更为微妙的方式悄然发生。备受瞩目的AI编程领军企业Cursor估值约100亿美元,上个月发布了新版助手。一位科技投资者在X论坛上指出,他在使用Cursor时,它的内心独白突然切换到了中文。此后,网络上纷纷猜测Cursor的助手是基于类似DeepSeek的中国AI工具开发的。
另一家估值约100亿美元的美国热门公司Cognition AI Inc.,似乎也是基于智普人工智能(Z.ai)的基础模型开发了其新型编码代理。在社交媒体用户表达了他们的怀疑之后,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公司似乎在推特上证实了他们的发现,称此举“凸显了开源贡献对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和价值”。这两家美国公司均未立即回复我通过电子邮件发出的置评请求。但由于中国人工智能模型的许可机制较为宽松,企业可以免费在其基础上开发产品。
来自 Hugging Face 平台的数据,由支持开源人工智能的美国联盟ATOM Project收集,证实了这一点。中国模型在开发者累计下载量方面已经超越了美国。这种转变起初缓慢,随后迅速爆发:2024 年初,Meta Platforms Inc. 的 Llama 下载量达到 1060 万次,而阿里巴巴 Qwen 的下载量仅为 50 万次。到上个月,Qwen 的累计下载量已达 3.853 亿次,而 Llama 为 3.462 亿次。基于 Qwen 构建的衍生系统目前占 Hugging Face 平台上新发布的语言模型的 40% 以上,而 Meta 的份额已降至 15%。
Qwen的累计下载量先是缓慢地,然后突然之间超过了Llama的。
![]()
数据来源:ATOM Project,经由 Hugging Face 提供
注:衡量累计下载量
国际用户涌入中国人工智能工具引发了地缘政治方面的担忧。但对于争分夺秒推出产品的开发者,尤其是在编码和软件开发领域,这些风险的担忧有所减轻——尤其是在权衡价格和性能之后。此外,开放模型还可以下载、微调并在本地运行,从而降低用户对内容和数据隐私的担忧。
黄仁勋现在就断言谁是赢家还为时过早。美国在获取尖端芯片和计算能力方面仍然拥有明显的优势,而这些正是开发先进系统的关键组件。但中国推行的低成本和开源策略无疑正在吸引开发者,而开发者正是人工智能创新的中坚力量。
如果华盛顿真的想在长远来看取得胜利,它首先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硅谷已经开始倒戈了。
说明:本号刊发来自各方的文章,是为了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不代表本号支持文章中的观点。由于微信公众号每天只能推送一次,无法即时更新,本站目前在腾讯新闻发布最新的文章,每天24小时不间断更新,请收藏以下地址(请完整复制),随时刷新:
https://news.qq.com/omn/author/8QIf3nxc64AYuDfe4wc%3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