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这句话可能是真的?
近日,中国科学团队在研究中发现,尼古丁中含有回溯生命的潜质,目前该研究结果被登载在《Nature》杂志上。
难道从此烟民抽烟都有了科学道理?
![]()
01.颠覆认知!这样做死亡概率下降40%?
中科院李翔教授团队在顶级科学期刊《Nature》公布了尼古丁的相关实验细节。
在实验中,李翔团队将48只幼龄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里的饮水中,注入2微克低量尼古丁,对照组则不做任何动作,这次实验持续了6-12个月。
实验最后显示,两组小鼠的身体进入中年后,体能素质拉开了很大差距。每天摄入尼古丁的小鼠肌肉、心脏等组织中的细胞端粒得到了明显延长,不论是神经年龄和活力表现都比不摄入尼古丁的对照组更年轻。
进入老年阶段后,尼古丁组的小鼠存活率高达91.67%,跟对象组相比提高了40%。这说明了,在尼古丁的摄入之后,小鼠的死亡概率减少了大约40%。
难道香烟真的有那么“神”吗?然后并不是,经过更进一步的研究分析,真正发挥关键作用的是长寿蛋白sirtuins--尼古丁可以激活体内的催化物质,进而催化它的出现。
![]()
02.另辟蹊径,条条大路通罗马
Sirs蛋白的最初发现于百岁老人的体内。此前德日两国都在对百岁老人的研究中,同时发现Sirts蛋白基因出现的频率极高,而通过对照组发现,拥有更多S蛋白的老人身体机能更年轻。
既然尼古丁可以催化出长寿sirt蛋白,那为什么长寿人群中,烟民的占比如此之少呢?
仔细观察实验可知,实验中的小鼠不是吸入尼古丁,而是通过口服饮用水的方式。经过体内的稀释代谢,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只剩下0.25微克每毫升,而平时香烟里的尼古丁浓度是在实验范围的500倍以上,相当于每毫升1000微克,这种浓度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的极大损害。
那还有别的方法可以更合理模仿长寿S蛋白吗?
学界也以这样的科学逻辑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西班牙科学家Cerda教授率先发现了一种尿石素A分子(派络维pro核心分子)。
刊登于《Cell》期刊的研究中显示,这一分子另辟蹊径,可以从细胞能量工厂——线粒体出发,维护身体能量的运转、干预衰老指标,让生理精力如同20年前。
![]()
该科技的挚友——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兰迪·W. 谢克曼更表示,在实验中看到长期摄入这种分子的志愿者,实际年龄约53岁,但如今生理水平仅31.4岁。
无独有偶,东京大学的实验中,40-65岁的受试者的临床表现更进一步证实了该观点。“派络维pro”基于这一研究的成果,技术落地后引发热议。就连香港李超忍、王石等都对这样的线粒体分子产生浓厚兴趣,曾在富豪圈流传。
后续经过我国科学家的高浓度酶法工艺转化提纯方式后,成本不断下降该成果通过京东等平台更进一步辐射到中老年人群,翻阅评论区,多是40+的企业高官,其中大多数都给出了“睡眠香甜,体力上升”“上班有精神,很少打哈欠”的反馈。
![]()
相比上述因子对激活sirtuins蛋白的作用,尼古丁的相关延寿研究还在实验室阶段,尚未真的能应用,成果的落实还有很长一段路。
需提醒的是,香烟的尼古丁含量是实验中有益尼古丁摄取量的300倍,远远高于安全数值。所以烟民们面对的只剩下尼古丁的消极作用,抽烟有害健康的论调并没有被打破。
3. 尼古丁不可行,但120岁时代终会到来
中科院的研究给学界科学研究团队们打开了新思路,也点了长寿时代的新发展希望。
相比古代炼丹、求神,现代科学在新兴科研和尖端科技上的努力给了我们更多的健康选择,不论是生科制品还是各种正在发展的长寿研究,都为大众创造了突破生命极限的可能。
![]()
就像《百岁人生》的作者所预测的:“出生在21世纪初的人,将有50%以上的概率活到100
岁”。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百岁时代真的会成为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