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影(部分小记者)
![]()
参观军民合作饭店
![]()
![]()
聆听讲解
![]()
了解啤酒历史
![]()
做笔记
![]()
阅读古诗
荆门晚报记者 荆小记 文/图
青石板路在秋雨的洗刷下泛着温润的光,仿佛被岁月打磨的史书扉页。近日,荆门晚报小记者团踏上民主街历史文化街区,由此开启“2025小记者看荆门”社会实践之旅。他们用稚嫩的脚步丈量古街,在飞檐翘角间探寻历史余温。
走进民主街历史文化街区展览馆,“这是民主街百年前的‘身份证’。”工作人员讲解道。展墙上,从“三里街”到“民主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命名演变,勾勒出半部荆门编年史。小记者拿出笔记本,记录荆襄古道的历史。他们纷纷簇拥在屏幕前,看着曾经的古老集市如何演变成今日繁华街区。
“哇,好神奇!”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中,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展现在小记者眼前。一位小记者兴奋地说:“原来民主街在以前是一个驿站!我要把这个发现告诉同学们。”
随后,小记者踏上青石板路,穿梭在古色古香的店铺小巷间。他们来到军民合作饭店,这里曾是中共荆门地下县委的驻地,仍保持着当年的格局。听完讲解员介绍,一位小记者在曾志事迹展板前驻足良久,“她拍毛主席肩膀的时候,该有多勇敢啊!”他说道。
“这不仅是饭店,更是照亮黑暗的灯塔。”另一位小记者触摸着斑驳的木门感慨:“站在这间屋子里,我好像能听到革命先辈们开会时压低声音说话。”这里的一砖一瓦皆是史,一图一物总关情。在这里,小记者与历史对话,致敬那份永不褪色的信仰与勇气。
转入啤酒博览馆,金龙泉的老厂房里飘着麦芽的甜香。小记者在这里追溯荆门与啤酒的恢宏情缘,感受老工业时代的记忆碎片,领略荆门老工业文化的魅力。
“我知道啤酒是怎么制成的了。”“原来啤酒花不是花呀!”“麦芽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才能变成我们喝的啤酒。”“每一滴啤酒都饱含着荆门人的匠心。”……听完讲解员的介绍,小记者纷纷分享收获。
活动结束,小记者的采访本已记满见闻与感悟。在民主街口,他们依依不舍地回望这条承载着历史的街道。“今天我不仅了解了荆门的过去,更爱上了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一位小记者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