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个双11,不再是简单的电商促销轮回。
今年开年以来,外卖与闪购市场风云际会,很多人还历历在目。同时,这也是淘宝提出大消费战略的第一个双11,线上线下、远场近场的界限被彻底打破,双11首次加入闪购和更多服务消费,成为一个全域融合的竞技场。
从外卖大战至今,淘宝闪购带来的高频用户与淘宝原有消费群体碰撞出化学反应,给餐饮品牌带来实打实销量的同时,也逐步拓展至品牌零售,给非餐饮类品牌商家带来了增量,用户触达效率呈几何级提升。
![]()
截至10月31日,天猫双11第一波段期间,华为门店在淘宝闪购的成交额,周环比增长1910%,淘宝天猫一周新增客户达19万;水星家纺双11开售6小时成交破亿,在闪购渠道,其深睡枕头周环比增长251%,接入闪购的门店中,表现较好的闪购月订单可以占到门店月订单的10%;酒水类品牌壹玖壹玖天猫官方旗舰店关联超2000家线下门店,10月接入闪购以来,旗舰店订单环比9月激增20倍……这些数字都意味着双11与闪购存在相互激发的乘法效应。
品牌商家们正站在一个拐点:十年前布局电商大促的品牌抓住了第一波红利,而今在天猫推进大消费战略之时,闪购渠道正划出品牌们的第二增长曲线。虽然这个模式刚刚开始,对销售贡献的绝对规模还不大,但不少品牌都期待着作为闪购作为新场域,带来的长期效应。
那么,非餐饮品牌在淘宝闪购渠道的爆发,背后有着怎样的商业逻辑?闪购与双11如何共振出全新商业模式?商家如何在这场变革中重新定义经营策略?
![]()
商家抢滩:从决策到落地,押注闪购新主场
过往的天猫双11,品牌都在官方旗舰店、直播间等线上主场酣战,流量的争夺框定在远场电商的场域中。而今年,这个主场的边界正在拓宽。
从3C数码、酒水、家居,再到潮玩品类,一批嗅觉敏锐的商家捕捉到了双11期间爆发的即时需求,将闪购变成新的阵地。有鞋服类品牌相关负责人对天下网商表示,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试水”闪购的问题,而是行业的头部品牌都在布局闪购。
作为3C数码赛道的头部玩家,华为在闪购的布局,始于对品类即时刚需的深刻洞察。双11期间,很多用户有换新机、耳机及配件的需求,也有消费者不想等快递,想第一时间拿到新品,同时享受门店的服务。
“淘宝闪购的即时配送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应急特需,用闪购在门店内下单手机、耳机及充电配件较多。”华为线下门店负责人介绍道。
基于这一判断,华为将全国247个城市的3000家门店接入淘宝闪购,打造5公里内30分钟达的履约网络,上架包括手机、平板、穿戴、PC、配件等核心品类。产品和服务的组合拳,让华为在双11期间收获了闪购订单的增长,同时带动官方旗舰店的新客增长,印证了即时需求的巨大潜力。
![]()
这种增长的本质是场景化需求的精准匹配。双11原本聚焦于远场电商,用户计划性消费为主;而闪购切入的是近场即时需求,两者互补形成全域覆盖。
同为3C数码赛道的联想,针对用户近场消费的需求,在双11期间完成了对即时送达的全覆盖。
今年9月底,联想授权经销主体正式接入淘宝闪购,同步在天猫开设品牌专营店,首批将近 1000家线下体验店纳入履约网络,上线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及配件等全品类。
“我们做近场,核心是想利用门店库存补充线上销售,同时让用户不管是同城配送还是到店自提,都能享受到直营门店的专业服务。”联想的闪购相关负责人坦言,品牌初期曾预判鼠标、电脑支架等小配件会更适配闪购的应急需求,但实际运营后发现,电脑等主力产品才是闪购渠道的核心增量来源。
![]()
双11大促期间,品牌发现在淘宝闪购下单的八成用户会选择同城配送,这种模式让客流量偏低的门店也能通过线上获得增量订单,不少用户会到店体验样机后,通过闪购比价下单,既享受线上优惠,又能快速收货。而选择到店自提的用户,则看重线上价格以及线下服务的双重优势,门店可提供电脑激活、软件安装、清灰保养等专属服务,解决了消费者自行操作的难题。
“不管是品牌发展还是内部经营,近场都是必须布局的方向。”在联想这位闪购负责人看来,远场与近场是相互赋能的关系,用线上渠道为门店引流、改善营收,同时通过门店服务提升品牌形象。
作为中国最大的运动零售运营商,滔搏依托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的数千家直营门店,将线下网络直接转化为闪购履约的核心载体。据滔搏相关负责人介绍,用户下单后,系统会智能分配订单至就近门店,由店员按标准流程拣货发货,高效承接即时需求。
品牌上架的Nike、adidas等品牌运动鞋服,精准匹配了年轻人的即时需求,例如旅游时临时登山装备采购、校园里体育课与社团活动的应急补给,这都是闪购渠道的核心消费场景,近期,社区周边订单的稳步增长,也证明了运动品类即时消费正从特定需求向日常生活渗透。
双11期间,滔搏通过动态调配与库存优化,实现了大促备货与闪购配货的高效兼顾。“我们基于销售预测与实时数据分析,在现有仓储物流体系内灵活调整,既保障了远场电商的囤货需求,也没耽误闪购的即时履约。”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淘宝天猫提供的菜鸟配送体系,确保了闪购订单的稳定履约;而基于全品类消费数据的区域化备货建议,帮助滔搏精准响应本地需求,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与此同时,淘宝提供的线下资源位曝光,叠加滔搏在门店内的闪购渠道宣传,不仅强化了消费者对运动品类即时零售的认知,更直接带动了进店人数、商品曝光与转化率的全面增长。
对于在闪购渠道的布局,滔搏有着清晰的预期:“即时零售对运动品类来说仍处于增量阶段,越来越多主流品牌的加入会形成发展合力。”品牌希望以闪购为窗口,既服务好门店周边客群、提升用户黏性,也能将旅游城市的短期游客转化为长期价值用户,通过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全场景体验,深化全域经营。
流量共振,天猫双11与闪购互相激活
商家们纷纷押注这一模式,是因为看到了流量场域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淘宝借由闪购开拓的新场域,撞上双11的消费热潮,两者形成的流量共振,正在重构电商的增长逻辑。
这种共振的底层支撑,是闪购为淘宝生态带来的流量扩容与用户习惯迁移;而双11则成为这种变革的放大器,让非餐饮品类的即时消费需求从隐性走向显性。
淘宝闪购自从正式上线后,月活跃用户数就一路上扬,夏日旺季的时候逼近了3.7亿。在这个过程中,流量结构正在质变。QuestMobile数据显示,外卖市场的竞争同时提升了三家平台的活跃度。具体到淘宝,得益于闪购带动,平均每天,来到淘宝APP的用户数比去年同期多出近5000万。其中淘宝APP的月均日活(DAU)从今年4月的3.75亿增长至今年9月的4.37亿,今年9月与去年同比增长12%。淘宝8月、9月的月活均接近10亿。
更为重要的是,用户行为模式正在发生迁移,平均每个用户每月打开淘宝的次数从62.3次上升至73.9次,频次增幅与人数增长形成乘数效应。外卖服务与主站生态的整合,使得淘宝从单纯的购物平台升级为覆盖实物与服务的消费枢纽。
淘宝只要能频繁地吸引一个用户来打开淘宝,时间久了自然而然产生了交叉销售。当大家进来点外卖之后,养成习惯后,开始慢慢意识到是否可以点到更多品类。
这种流量基础与用户习惯的改变,在双11期间又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增长。
水星家纺的案例尤为典型,其50家直营店接入闪购一个多月,双11以来环比增长达9倍。表现较好的门店中,闪购订单已占门店月订单的10%。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原本线下人流不佳的门店,通过闪购渠道触达到了增量人群,例如这些门店周边的租房族、新婚家庭,原本不会特意到店选购床品,却通过闪购的服务,完成了即时焕新的需求。
原本线下依赖老客复购,线上注重新客获取,而闪购模糊了边界,让线下体验以及即时履约成为新优势。据品牌介绍,水星家纺的爆款人体工学枕,在闪购订单中占比40%,印证了线上线下同款产品的潜力。
![]()
潮玩毛绒品牌fufusoul则在闪购渠道直击礼赠的即时性需求。这个以香氛潮玩为核心标签的品牌,从七夕前开始试水闪购渠道,短短几个月内就实现了订单结构的重构与用户群体的扩容。
fufusoul品牌创始人杨高晓意识到,潮玩毛绒产品的核心消费场景之一是礼品赠送,而这种场景往往伴随着极强的即时性需求,消费者可能在约会前半小时才想起准备礼物,或是节日当天临时想要给亲友送上惊喜,电商的物流时效无法快速满足这种应急需求。与此同时,fufusoul完成了一定规模的线下布局,在高端香水店、潮玩集合店等场景铺设了大量线下点位,这些线下触点恰好为闪购的即时履约提供了基础。
“我们看好闪购,本质上是想打通以门店为载体的线下流量,同时在节日维度丰富用户的礼物选择与便利性。”正如杨高晓所强调的,潮玩产品本质上是情绪治愈的载体,而闪购则让这种陪伴能够在最需要的时刻及时出现。
杨高晓介绍,双11期间,fufusoul闪购渠道的表现依然超出预期,同时为12月的节日爆发做蓄水。
酒水行业的爆发,同样印证了双11对闪购场景的扩容作用。在淘宝天猫酒水行业推动下,人头马、华致酒行、1919等天猫官方旗舰店都推出了远近一体的服务。
壹玖壹玖天猫官方旗舰店关联超2000家线下门店,覆盖300城,10月闪购订单环比上涨20倍。品牌负责人表示,双11期间旗舰店进店人数和浏览频次同比翻倍,新客增长90%。
淘宝闪购与天猫双11互相激活,不仅让品牌拿到了更高的增长,更定义了电商远场、近场融合的新商业逻辑,让那些曾因物流时效犹豫的用户完成转化,让线下门店的沉睡流量被激活。
![]()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十年前,做电商抓住了时代红利,今天闪购或将成为电商的标配,最终演变为定义未来消费的商业模式,押准闪购场景将是抢占未来的关键。而那些提前布局的品牌,已经在这场新竞赛中抢占了身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