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能源设施遭系统性破坏,泽连斯基紧急求援过冬。
基辅街头民众囤积蜡烛和发电机,医院手术因停电中断,部分家庭回归烧木头取暖的原始方式。
俄罗斯军方的战术显然已经升级。俄方公开宣称,这是对乌克兰使用“风暴阴影”导弹打击俄布良斯克州化工厂的“对等回应”。但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却远比“回应”二字来得复杂和冷酷。
从战场上实际的打击规模来看,背后显然藏着更深的打算 —— 趁着冬天还没完全来,把乌克兰的能源命脉砸断,这样既能掐住民生的脖子,也能拖累乌军的作战能力。
![]()
之前俄军还只是想 “暂时瘫痪” 电力系统,现在直接改成 “彻底摧毁”,这套战术转向让乌克兰掉进了多重危机里,而西方承诺的援助,到了现实里却越来越没动静。
现在俄军打乌克兰电力系统,早不是早期那种简单扔几枚导弹就完事儿了,而是练出了一套经过实战打磨的立体打击法子。这套 “无人机探路、导弹主攻、滑翔弹补刀” 的组合拳,每一步都精准盯着电力系统的软肋打,整个流程衔接得就跟齿轮转起来似的,一点不拖沓。
先冲在前头的是带破片弹头的 “天竺葵 - 2” 自杀式无人机,它们一批批往乌克兰的防空阵地和电力设施周边飞。
![]()
这些无人机的活儿不是直接砸设备,而是把对方的防御网撕开缺口 —— 破片弹头一炸,飞出来的密集弹片能把近程防空导弹的雷达天线打坏,还能逼着乌克兰的防空部队把火力点露出来
紧接着,挂着燃烧弹头的 “柳叶刀 - 3” 无人机就跟上了,这类无人机能精准找到电力设施的燃油储罐和变压器油枕,燃烧弹头一爆,高温火焰马上就能把油点着,烧起大片火。这不仅能把设备本身烧坏,还能让后续的抢修队没法靠近,耽误修复时间。
真正能给电力系统致命一击的,是高精度导弹和滑翔弹。俄军会拿出 “口径” 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 - M” 弹道导弹,还有改进过的 “KH-59” 滑翔弹,集中火力打变电站的主变压器、控制室,以及输电线路的枢纽塔架。
![]()
这些核心设备一旦被砸坏,想修好可太难了 ——主变压器光生产就得花 6 到 12 个月,可乌克兰自己早就造不了这个了,全得靠从国外买。
乌克兰能源部门的数据显示,最近每次打击后,受损的电力设施能修好的还不到 30%,比去年同期的 60% 多低了一大截,这说明乌克兰的电力系统正一点点失去恢复能力。
俄军这么升级战术,其实是想把打击效果捏得更准。之前 “暂时瘫痪” 的思路,顶多让乌克兰停几天电,过不了多久就能恢复,根本造不成实质压力;
![]()
现在 “彻底摧毁” 的路子,直接盯着那些没法随便替换的设备打,还反复砸同一个地方的修复点,慢慢把整个电力网络的连贯性给拆了。
电力系统一垮,就跟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顺着乌克兰的各个角落蔓延开。对老百姓来说,最直接的麻烦就是冬天快到了,供暖成了大问题。
乌克兰大部分地方,11 月中下旬夜里温度就跌到零度以下了,而集中供暖全靠电力驱动。
![]()
到 11 月初的时候,乌克兰能源部的数据显示,全国集中供暖能覆盖到的地方,从去年的 82% 降到了 57%,像哈尔科夫、苏梅这些靠近前线的州,有些城镇干脆没了集中供暖,老百姓只能靠烧木柴或者用小电暖器取暖,可电力供应时断时续,这些东西也经常用不了。
供水和通信也跟着出毛病。乌克兰的自来水厂基本都靠电力带动水泵,一停电,多数地方只能规定时间供水,有些高层住宅因为水压不够,直接就没水了。
通信基站也受电力影响,乌克兰国家通信委员会统计的情况是,最近每天平均有 200 多个基站因为没电停了工,东部和南部的偏远地方差不多没法通信了,老百姓跟外面联系都断了。
![]()
民生这边的麻烦很快就传到了军事上。乌克兰军队的防空系统、雷达站还有通信网络,都得靠稳定的电力才能运转。
前线的乌军说,因为电力老断,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制导系统没法一直校准,拦俄军无人机的效率降了 40% 还多;雷达站只能一会儿开机搜索,一会儿关机躲着,经常出现防空空档,给了俄军导弹可乘之机。
后勤运输也受影响,铁路信号系统靠电力,一不稳定,运物资的火车老晚点,前线的弹药、燃油还有冬装补给都慢了,有些部队已经开始减少日常训练用的燃油量了。
![]()
看着系统快崩溃了,泽连斯基在 11 月 6 日的视频讲话里急着喊西方赶紧给援助,明确说至少要 10 套先进防空系统、200 台大型发电机,还有 5000 吨电力设备的零件。
他这么一求,西方马上有了回应 —— 美国白宫说会 “尽快追加防空援助”,欧盟也承诺给 “价值 12 亿欧元的能源设备”,可这些承诺到了现实里,根本没多少实际动作。
防空系统的缺口最明显。泽连斯基要的 “爱国者 - 3”“IRIS-T” 这些先进防空系统,美国之前说要给 8 套,到现在只交了 3 套;欧盟承诺的 6 套 “IRIS-T”,还在生产呢,最快也得明年 1 月才能送过去。
更要命的是配套的弹药不够,已经送到的 “爱国者” 系统,备弹量撑死了能应付 15 天的高强度拦截,可美国国会到现在都没通过新的对乌援助法案,想补弹药都没辙。
能源设备的援助也慢得很。欧盟说要给 12 亿欧元的能源援助,可实际到账的才 3.2 亿欧元,而且大多是小型发电机,像大型变压器、输电铁塔这些关键设备,因为生产周期长、运起来也麻烦,到现在一台都没运到乌克兰。
![]()
为啥援助会 “缩水”?背后既有复杂的政治扯皮,也有现实条件卡脖子。
美国国内,共和党不赞成一直给乌克兰援助,说 “不能把纳税人的钱扔到没头的战争里”,结果新的对乌援助法案在国会卡着动不了;欧盟内部也吵得厉害,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想多给援助,可德国、法国怕帮乌克兰太多影响自己的能源安全,态度一直摇摆不定。
另外,西方自己的装备库存也见底了,美国陆军的 “爱国者” 导弹库存已经是近十年最低了,想再大批量调给乌克兰也没那么多。
![]()
冬天已经来了,乌克兰的电力危机还在往更糟的方向发展。俄军的立体打击一套接一套,一步步挤压乌克兰能源系统的生存余地,而西方的援助承诺,在政治扯皮和现实限制里没法落实。
对乌克兰来说,这个冬天不光要扛住冷,还得应对能源断供、军队承压的双重麻烦。这场危机往哪儿走,早就不只是战场内部的事了,成了各方势力较劲的关键。
鲁中晨报:乌克兰:乌发电厂遭遇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袭击,电站发生火灾,所有受袭发电厂已全部停产,发电量降至零
![]()
新浪财经:战火中的能源希望:乌克兰启用东欧最大200MW电池储能系统,为60万家庭保驾护航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