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将全国前3%(或前2名)作为“中国顶尖学科”的标准,以全国前7%(或前3名)和前12%(或前4名)作为“中国一流学科”的标准,多所非“双一流”高校的学科已经迈入中国顶尖或一流学科的行列。
而第三轮“双一流”评选预计于2026年启动,2027年正式公布,这也意味着这些高校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双一流”高校。
对于我们考研/保研人来说,考入或保入“双一流”院校或学科的好处显而易见:
✅学历含金量升级:“双一流”作为国家认可的“国内领先”,学历在就业、深造(如保研/保博、申请国外名校)中更具竞争力;
✅资源倾斜优势:入选院校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科研经费和优质师资,学生能接触到更前沿的学术资源和实践平台;
✅发展机会拓宽:校企合作、国际交流项目更丰富,毕业生在名企招聘、选调生选拔等渠道中往往更受青睐。
那么在第三轮“双一流”的评选中,哪些高校有机会崭露头角,值得我们提前锁定“捡漏”?今天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一、“中国顶尖/一流学科”中的非“双一流”高校
据统计,在非“双一流”高校中,拥有达到“中国顶尖学科”的共11所,分别为:
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拥有达到“中国一流学科”的共101所。具体院校及对应学科如下:
![]()
部分内容展示
关注四川海文考研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学科】领取完整表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非“双一流”高校拥有不仅一个一流学科,其中深圳大学数量最多,共计8个;南方医科大学紧随其后,共计5个;浙江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各拥有4个。这些都是新一轮“双一流”评比中的“种子选手”。
二、“双一流”核心指标100%达标的非“双一流”高校
除了学科排名外,据高绩【学科发展水平数据监测平台】显示,共有4所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双一流”核心指标(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学科点层次)全部达标,超过了大多数“双一流”院校的成绩,也极有可能入选第三轮“双一流”名单。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
更多学科高校达标情况如下表:
![]()
部分内容展示
无论是考研择校还是保研择校,均需兼顾自身实力与院校潜力,“双一流”的潜在候选院校为大家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但最终仍需结合专业方向、个人规划理性决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