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写深度解析,当地时间11月9日,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约翰·图表示,一项关于结束政府“停摆”的潜在协议“正在逐步达成”,不过该协议并不能保证达成,参议员们坚持需要时间阅读提案,这可能需要耗费数小时。随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对媒体称,如果“停摆”持续下去,美国今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将砍半”。而特朗普则表示:“看来我们离结束政府停摆已经非常接近了”。
![]()
据传,本次角力博弈中,民主党有多位人士选择支持先恢复“政府开门,保证感恩节民众基本生活秩序”,再讨论对医保等问题进行讨论,因此,本次开门,或不意味着财年预算已经达成共识,而是临时拨款决议案,用以帮助美国政府应对年末密集的节假日和恢复国家正常秩序!两党的撕裂不会就此结束,而参议院的少数派也将继续博弈,从新闻看,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将对结束政府停摆的测试投票投反对票,德宾将投赞成票!
同时,航班追踪网站FlightAware的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9日16时,美国单日航班取消数量首次超过2000架次,创下自政府“停摆”削减航班措施开始以来的新高。同时延误航班也超过7000架次,造成了大面积的交通阻滞!
一切的答案,可以静待美国国会参议院对结束联邦政府“停摆”正式达成一致后的市场表现!至于未来,临时用完后,还可能停摆,关键要看奥巴马医保政策能否延续,这是民主党的票仓基础之一!
![]()
接下去,我们预先分析下,美国政府恢复开门后,国际金融市场主流品种可能会发生的交易型特征变化!
一、美元:短期承压与长期信用博弈
停摆期间,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上升,推动美元指数在 11 月上旬冲破100点大关。但随着政府恢复运作,市场风险偏好回暖,资金可能从美元转向风险资产,不过由于这次临时预算可能较大,后续角力还将继续。历史数据显示,2018 年停摆结束后,美元指数在一周内下跌约 1.2%。当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稳定在 7.12 附近,若停摆结束引发资金撤离,短期内可能下探 7.10 关口,除非有新的事件,再次托住美元预期,这种事件可以是流动性和地缘因素。
由于本次停摆持续超40 天,已经创历史纪录,叠加 38 万亿美元的联邦债务,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加剧。尽管近期国债拍卖需求旺盛(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 4.09%),但长期来看,若两党在债务上限和预算问题上反复博弈,美债问题始终需要一种更为快速的债务转移方式,说不定美国政府,可以为AI巨头们进行业务担保,再放大泡沫,再用AI巨头的股份做美债的互换对赌,最后用股份还债会是个出路!
![]()
毕竟,那么仅当下美股科技7巨头的市值规模已经约等于美国M2总量,是美国3年GDP之和、全球央行美元外储规模的3倍之局,而如果在5年内再增长5-10倍,38万亿的美债规模,届时或将只是其10%数位以下的数字!此处要注意的是,Openai还没上市,其上市后底线估值就是1万亿美元!
此外,美联储政策预期的关键作用停摆导致 9 月非农、10 月 CPI 等关键数据缺失,市场对 12 月降息的预期从 91% 骤降至 72%。若政府恢复后数据显示经济疲软(如失业率超预期破4.5%),降息预期可能重新升温,会进一步压制美元;反之,若数据强劲(如非农新增超预期),美元或因加息预期反弹。当前市场处于 “数据真空” 下的博弈阶段,美元汇率波动可能放大,但不要妄想满仓做多高估品种,科技股、黄金、比特币之类,目前区间上的ETF套牢盘很多,震幅会很大!
![]()
二、大宗商品:分化加剧,供需逻辑重构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库存数据恢复后,10 月原油库存激增 520.2 万桶,叠加 OPEC + 增产和俄罗斯出口增加,短期油价承压。但汽油和馏分油库存连续五周下降,显示终端需求韧性。若政府恢复后制造业 PMI 持续回升(10 月 Markit 制造业 PMI 为 52.2),能源需求有望回暖。此外,以色列如果推动中东局势若再度紧张,可能推升风险溢价。预计 WTI 原油价格将在 75-85 美元 / 桶区间震荡。
而工业金属价格,通常与美元呈负相关,停摆结束后美元若短期走弱,可能提振铜、铝等金属价格。10 月 LME 铜价,已经上涨 8.2% 至 11,068 美元 / 吨,反映市场对全球制造业(主要是新能源、AI相关)复苏的预期。美国科技巨头的基建投资计划若加速落地,可能进一步拉动需求,但需警惕生产端国家Q4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对工业金属价格的压制。
再看农产品,由于中国与美国经贸协议刚刚达成,我们恢复了 3 家美国企业大豆输华资质,并承诺 2025 年采购 1200 万吨美国大豆,但 13% 的进口关税仍高于巴西的 3%,虽然美豆品质更好,供应周期更稳定,但当下商业采购复苏依然有所受限。若后续关税进一步下调,美豆价格有望反弹,否则,价格依然可能维持弱势。而玉米、小麦等作物因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延迟发布,市场供需和库存判断困难,短期波动加剧。
![]()
三、股市:当下焦点在泡沫
传统经验上,当停摆结束后,联邦雇员补发工资(约 140 万人)和政府支出恢复,可能提振消费和企业盈利预期。历史数据显示,停摆结束后标普 500 指数平均在一个月内上涨 3.2%。但当下的问题是高估值板块(如科技股)的泡沫回调压力,纳斯达克指数当前市盈率仍高于历史均值 20%,而且巴菲特指数和巴克莱指数双双爆表。
此外,还要叠加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但我们依然可以从政府复苏的最大利好中寻找投资标的,比如说:
航空业(航班恢复)、旅游业(国家公园开放)、国防军工(预算拨款落地)、医疗(医保补贴延长预期)、生活必需消费品(食品券复苏)等!
至于市场联动方面,新兴市场股市(如印度、东南亚)可能因美元走弱和大宗商品反弹受益,尤其是东南亚最近本币十分强劲,很有可能刺激股市继续新高。而欧洲股市,长期受能源价格和地缘政治影响较大,短期还是得观察出口韧性。A股的话,独立性比较强,主要关注国内政策托底效果,北向资金的投机性比较强,注意年底的国际环境变化!
![]()
最后,由于停摆,美国经济四季度 GDP 增速很可能放缓 1.1%左右,但 2026 年一季度可能因支出转移回升 1.3 %左右。美国经济的特点,其实不应该像看中国经济一样关注生产和制造,其核心风险在于消费信心受损和中小企业破产潮。我预计,美国政府恢复后很可能在中期大选前,推出刺激政策(如临时消费补贴),经济修复速度可能加快。
至于航空与贸易的节奏恢复,由于美国 FAA 已经削减 40 个机场 10% 的航班,导致全球航空货运效率大降。因此,恢复后,预计也需 2-4 周才能完全恢复正常运力。而国际贸易方面,洛杉矶港等清关时间翻倍,停摆结束后积压货物可能集中释放,短期推高物流成本。
相对而言,我最关心的还是美国政府开门后,对全球产业链 “去风险化”影响会有何升级,因为推动区域化供应链重组是两党共识,这种角力,已经很难扭转!而美国对乌克兰和非洲的援助恢复、以及美军的全面“战时化”整训、与中亚、澳洲、拉美、东盟的一系列资源协议的签订,也随时可能影响地缘政治格局和大宗商品定价,未来左手资源定价和供应稳定,右手核心技术和产能自主可控,将是长期趋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