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领导习惯一件事:下属一问问题,他立刻给答案。看似效率高,其实是最容易毁掉团队成长的做法。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醒我们,领导者的任务不是给答案,而是激发和引导下属找到答案。如果你总是替别人思考、替别人决定,你就成了团队的天花板。
为什么这么说?
一、领导的职责是取得成果,而不是展示聪明。德鲁克强调过,管理者的责任是帮助下属能够取得成果。很多领导误以为“我知道,我知道,我最快”,可结果是团队越来越依赖他,没人敢决策,没人敢承担,以至于整体成果表现平平。领导者真正要做的不是让大家围着自己转,而是让团队在没有你时也能独立运转,这才是管理成熟的表现。就如同钢铁行业之父卡内基给自己选的墓志铭:“躺在这里的人知道怎么找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为他工作。”
二、正直的领导者关注下属的长处。德鲁克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关注的是别人的缺点而不是长处,那他绝不能被任命为管理者。因此,真正成熟的领导者不会用自己的标准答案去限制别人,而是帮助每个人发挥独特优势。例如,一家企业里有个员工,思维跳跃,点子很多,但经常和标准流程冲突,领导没有打压他,而是让他负责创新项目,结果这个人带出了公司最赚钱的新产品。如果你的答案成为唯一正确答案,那团队的创造力可能也就被管理者亲手掐死了。
三、没有不同意见就不做决策。现实中很多领导不喜欢被质疑,觉得听从指令才是高效。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反复强调,在做决策之前,如果没有出现不同意见,就不应当做出决策。德鲁克提到通用电器有一条内部原则:如果研发部门和制造部门意见一致,那就意味着一定有人没真正理解问题,因为真正重要的决策必然伴随着不同的意见,没有分歧就意味着没人认真思考。所以不同意见不是挑战权威,而是避免集体盲目。一个总想给标准答案的领导,最容易制造的就是沉默的团队。
最后给管理者的三条提醒:
1. 把问题留给团队,让他们思考,提问比回答更重要,你要做的是引导思路,而不是直接下结论。
2. 让每个人都参与决策。德鲁克说,真正的决策是建立在多种观点的冲突之上的。
3. 衡量领导力的标准是团队的独立性,如果你不在,团队依然能创造成果,这才是有效的管理。
所以,一个领导最危险的行为不是无能,而是太能。当你总是替别人想、替别人做,团队就再也不会自己思考。领导的价值不在于你多聪明,而在于你能带出多少会思考的人。别让你给的答案成为团队的天花板,真正优秀的领导者不是团队的答案制造机,而是那个让别人也能找到答案的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