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印象当中的合肥,是一座“风投之城”。
感觉这座近年来像黑马一样的城市,就是靠着一场场豪赌才发家的,从京东方到长鑫储存,再到蔚来,合肥赌赢了,所以才成了“中国最牛风投城市”。
真实的情况呢?
这次我刚好参加了“网络名人看安徽——走进合肥”活动,和长三角的自媒体人一起走访了很多企业。
所到之处,我感觉到一点:合肥人好像从来不认可自己“风投之城”这个标签。
相反,我还听到了一个关于京东方当年到底怎么落户合肥的轶事。
2008年,合肥听说,中国当时最有潜力的液晶屏制造商京东方正在计划建设第6代生产线。建这样一条6代线至少需要175亿的投资,京东方自己拿不出这么多钱,想要找地方合作。
但合肥并不是京东方的首选,当年京东方首先找到的财力雄厚的深圳。
消息传出去后,日本夏普开始从中作梗。他们游说深圳政府,提出甩开技术落后的京东方,帮深圳建设一条7.5代产线。由于夏普的技术远胜于京东方,深圳最终与夏普签署合作协议。
但夏普最后摆了深圳一道,他们其实根本没想把这条线落到中国来,更不是真心想帮深圳建先进生产线,纯粹就是为了要京东方的命。
京东方没有办法,又找到上海,夏普再次故技重施,再次把这个事情搅黄。
面对接连被拒之门外的京东方,合肥政府出手了。2008年,合肥政府砸锅卖铁,凑出了175亿的建设资金。双方投资协议签署不久,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夏普又来合肥游说了,许诺更好的产线投资。
合肥没有拒绝,但是也没有放手京东方。合肥的决策很有魄力:京东方和夏普两个项目,我全都要。这个决定一做,夏普也马上意识到自己阻止不了京东方在合肥落地。于是原形毕露,如同前两次一样,撤了。
说这个故事,是为了纠正一点,合肥在京东方这件事上不是简单的“赌博”,更像是一次坚定的投资。
对,就是这个词,“坚定”。
坚定很重要,哪怕就是炒股,游移不定的人也不容易发财,往往只有那些心性坚定的人,既敢于下注又耐心持久,赢面才会更大。
02.
网上还有一种说法,合肥是一个“被时代砸中”的城市。
做任何事情,要做成都需要天时地利。
合肥其实不占什么地利,地缘条件上没有这样的先天禀赋,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很像江西的南昌,周边被南京、武汉、郑州、苏州这样的大城市包围,很容易一不留神就失去了存在感。
但它抢到了天时。
合肥做对的地方在于,它在手上弹药相对比较充足的阶段做了一部分的实验,包括蔚来、京东方、长鑫,还有很多名气没那么大的公司——它试验了,同时它拿到结果了,有了足够的积累才能有得到这样的基础和正向的循环。
现在大家手上弹药都紧缺了,其实是不太可能把当年试错的过程给重新再走一遍的,也没有像合肥那样试错的机会了。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那扇“时间窗口”,合肥在对的时间,很坚定地干了一堆事。
2007 年投资京东方,十年后获得百亿以上的退出收益,同时带动了整个显示面板产业在合肥成型。
2011年再度豪掷百亿布局半导体,长鑫存储、兆易创新成为国产存储的核心力量,账面浮盈超千亿。
2020年,向蔚来汽车投资70亿,自此,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
2021年7月9日,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签约落户长丰。
从此打败青岛、佛山,成为中国家电产业之都,逼平深圳、广州,跻身新能源汽车之都。
所以与其说是一场场豪赌,不如说它是在坚定且拼命地引进产投。
而且,合肥产投在项目选择上不是盲目追风,而是在对合肥本地产业布局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布局,精准锚定京东方、长鑫存储、蔚来汽车等具有高成长潜力和战略意义的企业。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自京东方引入后,合肥就像有魔法一样,不断地刷新招商天花板,这些年招的都是大项目,并且每一次都押注成功。
为什么?
你可以说是招商人员厉害,据说他们专业已经到了一定程度,一个招商员去看一家企业,直接目测出厂房加设备价值3800万,企业负责人听到后很震惊,因为项目的实际投资额就是3700多万。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理解了合肥的坚定,谁不愿意跟随一个内心坚定、做事靠谱的人呢?
03.
合肥的坚定,其实从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来。
比如他们坚持举办的“市长早餐会”,不在乎吃什么东西,而是现场就解决了很多问题,交流也很直接,所以整体下来让企业家感受很好。
比如中科大,合肥待科大是极好的。因为中科大是从北方迁过来的,所以整个在合肥只有中科大的师生有暖气待遇。甚至可以说,在淮河以南应该只有这么一座城市、这么一所学校当时是有暖气的,足够反映出合肥对中科大这帮老师的尊重,尊重他们作为北方人的习惯。
比如中科大的量子科技,20多年前,量子研究还被看作是伪科学。但合肥一直给予全力支持,在量子科研立项的时候,安徽的政府人员直接出面,从国家批下来15个亿,引导项目成立。现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是世界最强国,已经倒逼美国和欧洲。
那反过来说,中科大为合肥带来了什么?
在中科大的加持下,合肥有了6个已建成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全国第一。截至2024年7月,已布局建设的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或大科学装置中有13个在合肥,依托“国之重器”,合肥建立起了“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
2023年,中科大41.6%的本科生、29%的硕士生、38.6%的博士生选择留在安徽工作。2022年,中科大本科毕业生留在安徽工作的比例甚至达到了62.8%。
就问江苏的南哥你羡慕不羡慕。
现在的合肥,又在一件大事上以坚定不移的姿态推进了,那就是巢湖。
合肥统管巢湖之后,获得了宝贵的水面资源。巢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面积达820平方公里,巢湖连通着长江黄金水道,也就意味着连通着海洋。
从运河项目到合肥港的建成,合肥这座传统意义上的内陆城市一举通江达海,一跃成为海洋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这个坚定的“产投之城”,未来恐怕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爆点。
![]()
近期热门文章推荐
回复关键词阅读
- 滨湖区的咖啡店,正在治愈我的精神内耗(关键词:咖啡店)
红星美凯龙老板废掉了(关键词:红星美凯龙)
阿满百香鸡大战紫燕百味鸡,为何选择南京(关键词:紫燕百味鸡)
新质蛋白赛道,无锡高新区用“顶级阵容”杀进来了(关键词:新质蛋白)
清华大学,为什么会在这里进行一场AI赋能科研的深度布局(关键词: AI布局 )
江浙皖“C城”暗战:徐温二州争万亿,蚌埠突入高端局(关键词:江浙皖暗战)
- 江苏,依旧是最坚定的出海者(关键词:出海)
- 如果不是苏州这个园区,中国自动驾驶第一股可能要晚来两年(关键词:苏州园区)
80岁的上海财阀,依然强得可怕(关键词:上海财阀)
3年从0到25亿,惠山经开区相准了这批新能源“千里马”(关键词:惠山经开区)
一支穿云箭,中国创新药出海千军万马来相见(关键词:创新药出海)
淮安低调王氏兄弟,硬控国内两大产业(关键词:淮安)
常州龙头200亿砸向淮安,这个全球第一稳了(关键词:常州龙头)
一千年的二泉映月,值得出一个这样的文旅爆款(关键词:文旅爆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