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天河中央商务区首次参评《2025全球商务区吸引力报告》,便跻身全球CBD第22位、中国4强;11月16日,《自然》增刊“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发布,广州从全球第八跃升至第六,跻身全球科研城市十强。
双重荣誉背后,是广州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高质量发展为底色的坚实步伐,更是这座城市面向全球、领跑未来的底气与担当!
一、榜单闪耀:
硬核实力获全球认可
(一)全球CBD第22位!
产城融合的“广州样本”
安永与城市土地学会联合发布的《2025全球商务区吸引力报告》,对全球19个国家的30个领先CBD,基于人才、市场接近度、影响力、外部条件、办公空间、消费活力、创新与可持续性8个类别的基准评估体系开展测评。天河CBD首次参评便位列全球第22位、中国4强,其在人才汇聚力、产城融合度、创新生态圈等指标中表现突出。
![]()
(来源:羊城晚报)
报告特别肯定天河CBD“城市配套与功能复合”能力,1:6的居民与就业人口比例成为核心亮点——这一比例有效避免“空城化”,显著增强区域活力与人才黏性。通过科学规划,天河CBD将52万平方米体育中心、30万平方米世界级文化设施与124栋甲级写字楼无缝衔接,打造出“工作在CBD、生活在CBD、休闲在CBD”的完整生态链,其“建在公园上的CBD”模式,完美契合报告提出的“中央社交区(CSD)”转型趋势,成为超大城市产城融合的“广州样本”。
![]()
(来源:羊城晚报)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关键节点,天河CBD已吸引众多跨国企业区域总部、金融机构与科技巨头落户,成为链接华南、辐射全球的商贸与决策中枢,全球竞争力获国际市场高度认可。
(二)全球科研第六!
全领域跻身前十的科创锐力
施普林格·自然发布的《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增刊,聚焦全球主要城市及都市圈2024年在自然指数追踪的高质量期刊上的科研产出变化。榜单中,2024年全球十大科研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南京、广州、旧金山湾区、武汉、巴尔的摩—华盛顿、杭州。
其中,广州较2023年排名上升两位,超越旧金山湾区,首次跻身全球第六;中国同时有6座城市进入十强,较2023年增加1席,首次占据榜单半数以上。
![]()
(广州地化所在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图片
来源:广州日报)
更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在自然指数五大子领域(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健康科学)中表现均衡,全部进入全球前十:物理科学排名第六、生命科学排名第九、化学领域排名第四、地球与环境科学排名第三、健康科学排名第十,展现出全学科覆盖的硬核科研实力。
二、科创驱动:
筑牢高质量发展“强筋骨”
榜单的跃升,源于广州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深耕。近年来,广州锚定国务院赋予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核心定位,以“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支撑,将国家战略需求、产业发展痛点与城市能级提升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大国重器落地:
抢占全球科技前沿
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广州持续布局尖端基础设施,推动关键领域技术从“跟跑”向“领跑”突破:
2025年2月2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开工建设。该装置将突破深海工程技术及装备瓶颈,未来基于其技术研发的深海驻留装备,可广泛应用于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南海岛礁资源开发与权益维护;
![]()
(冷泉装置海底实验室分总体示意图。图片来源:南海海洋
所)
2025年3月25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在广州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牵头,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规划建设周期4.5年,总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是广州“2+2+N”科创平台体系的核心组成;
![]()
(细胞谱系设施实景图。图片来源:南方+)
2025年10月13日,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π-HuB计划)产业大会在广州举办,“π-HuB Park”同步成立。依托广州作为国家三大医疗中心城市的基础(超7000家医疗卫生机构、近7万名医师、超7000家生物医药企业),该计划将助力广州抢占全球生物科技制高点,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
(大会现场。图片来源:南方+)
(二)创新生态升级:
集聚全球高端资源
广州通过“强基础、育人才、优服务”三维发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广州是全国唯一同时聚集“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的城市,目前已集聚重大创新平台50余家;全市拥有84所高校,总数居全国第二,ESI前1%学科超150个,中山大学跻身全国第八、华南理工大学首次在数学领域突破“珠峰”,高校科研领导力持续攀升;
基础研究多元投入:广州合作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广州),并持续参与广东联合基金、粤穗联合基金实施,构建“国家+省+市+社会”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体系;针对青年科研人才成长,深化实施“青年博士启航计划、优秀博士续航计划、科技菁英领航计划”,培育国家级基础研究人才“生力军”——全市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长期稳居全国城市前列;
全球人才服务优化:深化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试点,完善高端人才便利通关、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配套保障;通过举办大湾区科学论坛、推进π-HuB计划建设等举措,加速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与融合,持续吸引全球顶尖科技人才与团队来穗创新创业。
(三)未来产业崛起:
从“科创雨林”到“科创丛林”
聚焦未来产业培育,广州于2025年10月印发《广州市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聚焦智能无人系统、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深海深空等六大方向,着力打造全球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如今,广州六大未来产业企业数量超2000家,相关领域科研机构超18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超40个,产业成果层出不穷,还涌现出一批“隐形冠军”企业,在多个科研领域突围“卡脖子”技术。
在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广州拥有低空“龙头”——亿航智能、小鹏汇天、极飞科技,同时集聚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两大无人驾驶全球“巨头”;还成功研发7000米级国产化深海机器人、“探索6000”AUV(自主水下机器人)。无人工程制造领域,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入选全球唯一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提高生产效率达50%,树立全球标杆。
![]()
(亿航智能VT35长航程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图片来源:亿航智能)
在具身智能产业,广州聚焦具身机器人“大脑”“小脑”关键技术,并加强原型机开发。广汽GoMate、小鹏Iron、高擎机电“小海”等产品在工业操作、服务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
在细胞与基因产业,广州围绕细胞治疗产品研发和基因编辑、靶向递送技术攻关,依托强大的临床资源和广州国家实验室、广州健康院、生物岛实验室等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体系,加速新药研发、技术转化和产业化,锻造创新策源力。
在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产业,广州以5G/6G和量子技术为双核,集聚艾佛光通、程星通信等一批掌握5G关键技术的企业,孵化培育国腾量子、芯跳科技等一批量子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建成全国首个6G太赫兹原型平台。中大形成4个国家级科研机构、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和1个中试基地联合支撑量子科技的开放式研发平台集群,华师建设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省级创新平台。
![]()
(芯跳科技 CD1005 芯片发布。图片来源:芯跳科技)
在前沿新材料产业,广州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需求和具有未来产业意义的颠覆性材料研发,以广州纳米院、黄埔材料院等一批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引领,中国纳米谷、华南新材料创新园、广州云埔工业区等园区集聚,金发科技、天赐材料等17家上市公司形成龙头效应,儒兴科技、迈普医学、南砂晶圆等一批“隐形冠军”突围“卡脖子”技术,在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优势突出。
在深海深空产业,广州依托“梦想”号万米钻探船、冷泉生态系统装置等大国重器及66家顶尖涉海科研机构,打造深海国家战略支点。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攻克7000米级深海机器人(ROV)核心部件国产化难题,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超90%。深海智人公司自主研制3000米级深海机器人“凤凰座600”出口中东,成为国内唯一成功商业出售深海机器人整机的民企。深空领域,中科宇航实现年产30发火箭能力,“力箭一号”系列火箭已将63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
(可悬浮式深海管缆埋设机器人系统Phoenix 600(凤凰座600)。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三、湾区联动:
书写世界级城市群新篇章
科技创新的活力,更源于开放联动的发展格局。根据《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广州正加快打造“活力创新轴”,该轴线将深度衔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联动“黄金内湾”东西两岸创新资源,带动粤东西北先进制造业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活力创新轴发展示意图。 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目前,“活力创新轴”已成为广州创新资源的核心集聚带:汇聚全市约30%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51%的高新技术企业、74%的独角兽企业;《广州市国土空间近期实施规划(2026—2030年)》进一步明确,轴北段将建设高水平产业园区、强化创新转化配套,中段打造“学研创服”一体化生态社区,南段完善枢纽与科研设施、共建开放合作平台。
这种联动效应已结出硕果:在2025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超越长期居首的日本“东京—横滨”地区,跃居全球第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活力的生动注脚。
从全球CBD的功能升级,到科研城市的位次跃升;从万米深海的装备突破,到星辰大海的火箭发射,广州正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点,以未来产业集群为引擎,书写“大国重器”的湾区篇章。
![]()
(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图片来源:广州越秀发布)
未来,广州将继续以“全球视野、湾区担当”深化知识产权改革、优化创新生态,推动科创集群向更高水平迈进,让更多“广州创新”走向世界,在全球竞争中展现更强核心竞争力!
参考来源
广州科技创新《全球第六!广州“科研城市”排名创新高》
https://mp.weixin.qq.com/s/VKxuCmY9voah-_C1MHVoGQ?scene=1&click_id=1
羊城晚报《跻身世界前列!广州天河CBD首登全球榜单》
https://mp.weixin.qq.com/s/B1tWfwRe6q4uVPOeI0M4kg?scene=1&click_id=3
图片来源同上,非商业用途,若构成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