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
那是一个让我至今难忘的家长会。
深秋的傍晚,我作为班主任在教室里接待家长。突然,教室后门传来一阵压抑的啜泣声。我走过去,看见班上一个叫小宇的男生正躲在走廊角落抹眼泪,而他父亲正厉声训斥:"考这么差还有脸哭?回家看我怎么收拾你!"
小宇是我班上最特别的孩子:成绩平平,但总是安静得让人心疼。课堂上从不举手,即使被点名回答问题,声音也细若蚊蝇。课间,其他同学在操场嬉戏,他总是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眼神里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怯懦。
直到那次家访,我才真正理解了小宇。推开他家的门,迎面而来的是他父亲雷鸣般的质问:"作业写完了吗?又在偷懒?"小宇像受惊的小鹿,瞬间绷直了身体,用颤抖的声音回答:"马、马上就好。"
那个周末,学校组织郊游。在森林公园里,几个调皮的同学抢走了小宇的背包,他站在原地,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声音,双手紧张地揪着衣角。我上前解围后,他小声说:"老师,算了,别告诉他们..."
回程的大巴上,我坐在小宇身边。夕阳透过车窗,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爸爸说,听话的孩子才不会惹麻烦。"他忽然开口,眼睛望着窗外,"可是为什么我这么听话,还是每天都觉得害怕?"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击中我的心房。我想起另一个学生小雨,她的书包里总是装着创可贴和纸巾。"我妈妈说我粗心,这些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说这话时,她眼里闪着温暖的光。后来我才知道,小雨的妈妈是儿科医生,总是用鼓励代替责备:"摔倒了不要紧,妈妈相信你能自己站起来。"
两个孩子的对比如此鲜明:一个在恐惧中学会了退缩,一个在关爱中学会了担当。
期中考试后,小宇的父亲再次来到学校。这次,我没有直接汇报成绩,而是给他看了小宇的日记本。在一篇随笔中,孩子写道:"我最喜欢下雨天,因为雨声很大,大过爸爸的训斥声..."
那位向来严肃的父亲,眼眶突然红了。
变化是从那个雨天开始的。放学时,我看见小宇父亲撑着伞在校门口等候。当小宇习惯性地缩起肩膀时,父亲却轻轻把他揽入怀中:"慢慢走,爸爸等你。"雨滴打在伞面上发出轻柔的声响,那一刻,小宇眼中的恐惧仿佛也开始慢慢融化。
此后的小宇,像一株终于见到阳光的幼苗,开始悄然生长。他先是敢在课堂上抬头看老师,后来偶尔会举手发言。最让我感动的是期末考试那天,当同桌忘带橡皮时,他主动把自己的掰成两半,这个曾经连求助都不敢的孩子,终于学会了给予。
毕业典礼上,小宇作为进步生代表发言。当他站在礼堂中央,用清晰的声音说"感谢爸爸学会温柔地爱我"时,台下那位曾经严厉的父亲,早已泪流满面。
是啊,孩子的勇气,从来都不是训斥出来的。就像种子需要温暖的土壤,孩子的成长更需要的是爱的滋养。当家庭不再是需要小心翼翼的地方,孩子才能积蓄足够的力量,去面对这个复杂而美丽的世界。
如今,每当看到教室里的孩子们,我都会想起那个雨天。一把伞,一个拥抱,一句温柔的话语,就能让一颗幼小的心灵获得前行的勇气。这或许就是教育最本真的模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