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来自贵州遵义的小林(化名),发布了一则自己和朋友在当地的某这座山里闲逛时,在树叶地下捡到了一个黑黑圆圆的东西。
他晒出视频之后,不少贵州人也在评论区分享了捡到这种东西的经历,甚至曾经在拍卖会上,被以21万价格买下一块。
小林和朋友在山上捡到的到底是什么,为何价值能这么高。
![]()
2025年的某天,来自贵州遵义的小林和朋友,一看看下雨了,就想着进山里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捡点稀罕物回家。
小林和朋友穿上雨衣进山,因为当时正在下雨天怕弄脏手,两个人也没有选择用手扒拉寻找,而是在地上拾起树枝寻找。
![]()
小林和朋友一边在山里闲逛,一边用树枝扒拉着树叶,因为下雨穿雨衣,所以两个人的行动有点不方便。
小林一边走一边用树枝扒拉树叶寻找,突然在某一处的树叶下,小林看见树叶下的这块地上黑黢黢的。
这可不是山上的泥土,一下就勾起了两人的好奇心。
![]()
于是小林便弯下腰,用树枝把这个奇怪的“黑东西”给撬了出来。
撬起来后,竟发现这东西圆圆的像个球一样,并且颜色也很黑。
![]()
拿到手上小林和朋友也感觉到新奇,这个东西自己好像没有见过,也不像普通菌子的蘑菇样子。
于是便仔细查看,看着看着小林就高兴起来,凭借着认知发现这黑黑圆圆的东西是一种高端名贵的食材:黑松露。
这种东西小林只在电视上或者网上见过,平常生活中根本没机会见到。
![]()
这可让小林又惊喜又意外,黑松露一般生长在云南地区,这么高端的食材没想到在贵州也有。
小林想既然在这发现了一个,那这周围应该还有很多,于是便有拿起树枝翻找起来。
果然和小林想的一样,最后竟捡到了大约三四斤的黑松露,都是现采摘的,还带着泥土味道的新鲜。
![]()
小林和朋友这一趟山上闲逛可是收获满满。
下山后,附近的某个村子的村民却说:这这东西可不稀罕,后山多的是。
小林把捡到的黑松露洗干净以后,这些黑松露看着很像黑色外皮的“土豆”。
![]()
从来没见过黑松露的小林,便切开了一个黑松露看看里面到底长什么样子,并且生吃了一片黑松露来尝尝味道。
小林说:生的黑松露吃起来表皮脆脆的,里面是味道很鲜的蘑菇味。
![]()
小林切开的那个黑松露,用来做蛋炒饭了,生吃都那么有食欲了,不敢想这一碗黑松露蛋炒饭能有多好吃,简直就是大饱口福。
![]()
小林也是把自己和朋友,在山上发现野生黑松露的稀罕事,在网上进行了发布,不少贵州群众看见了,也开始在评论区分享捡黑松露的经历。
网友称:他们那边满地都是黑松露,根本就不是稀罕事。
![]()
黑松露作为顶尖食材的秘密
那么黑松露作为一种菌子,为什么价钱能卖的那么高,到底是什么来头,可以成为名贵食材。
一提黑松露,很多人会觉得 “这不就是长得丑的黑土豆吗?” 其实大错特错 。
它根本不是植物,而是和蘑菇、灵芝同门的块菌属真菌,因为藏在地下生长、身价金贵,还被叫做 “地下黑钻石”。
![]()
黑松露切开后,横切面有细密的白色或米色纹路,像树枝分叉,行话叫 “松露纹”—— 纹路越清晰、分布越均匀,品质越好。
![]()
黑松露没有根、没有叶,不能像植物那样靠光合作用自己长,它是典型的 “共生真菌”—— 得和橡树、松树、榛子树这些树木的根系 “交朋友” 才能活。
简单说,树木给黑松露提供糖分和水分,黑松露则帮树木吸收土壤里的矿物质和水分,两者互相帮忙、缺一不可。
所以这也是为它能在特定的地方生长,比如云南香格里拉、贵州大娄山。
![]()
这些地方的海拔在1200到2000米,土壤是疏松的石灰岩或砂壤土。
夏天不热、冬天不结冰,刚好适合橡树、松树生长,黑松露也就跟着在树根周围 30-50 厘米深的土里 “安家”生存。
![]()
成熟的黑松露有股特殊复杂的香味,混合了泥土的腥气、坚果的醇香,还有点发酵水果的甜香,甚至带点淡淡的麝香味。
如果只有单纯的土腥味,要么没成熟,要么根本不是真松露。
![]()
黑松露根本没办法人工养殖,因为它从孢子长到成熟,需要的周期需要3-5年左右,并且全程在地下完成。
不像其他真菌一样,人为干预生长,不能播种也不能扦插进行繁育,完完全全依赖着大自然,想人工大规模种植很难。
![]()
也正因为 “靠天生长”,野生黑松露一直供不应求,普通品质的能卖 500-1000 元 / 公斤,品质好的的能卖到 1.5 万 - 3 万元 / 公斤,比黄金还金贵。
甚至有次拍卖会上,以21万的价格卖出了一块将近700克的黑松露王。
![]()
黑松露是西餐里的 “顶级食材”,不用复杂烹饪,擦成薄片撒在牛排、意面或鸡蛋上,就能靠自身香味提鲜。
因为香味挥发性强,加热时间不能太长,不然会流失香味;现在国内也开发了松露酱、松露油、松露干片,方便保存和食用。
![]()
黑松露意面
在贵州一些地区的山里,黑松露广泛的分布在这里,尤其是没有人类活动的隐蔽地方。
所以对于当地生活在山里的人来说,捡黑松露就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运气好的话,会在每天的秋天捡到好多。
![]()
结语
黑松露名贵的标签,在人们的印象中深深的印刻着。
随着人们对于黑松露的认知越来越多,它也渐渐走出大山,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保护黑松露的生存环境,才能让“地下黑金” 的故事才能一直讲下去。
对此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光明网 美食中的极品――松露 2008-01-10
![]()
天眼新闻 贵州人有自己的“黑松露自由”!遵义小伙“捡”出3斤多黑松露,村民:我们山后多的是! 2025-11-05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