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市场星报)
据《瞭望》新闻周刊 安徽合肥,这座在长三角地区曾默默无闻的省会城市,如今却频频在各类城市榜单上崭露头角,成为万亿GDP城市中的“黑马”。近十几年来,合肥以政府领投带动社会跟投的科创和产业重大项目获得较高成功率,打造出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被网民们称作“最牛风投公司”。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合肥政府投资模式也在悄然演进,投资重心正从产业端大项目向创新链前端延伸拓展,更加注重扶持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和构建雨林式创新生态。
合肥政府投资“独家秘笈”是什么?如何选择投资项目?能否降低投资风险?给同类型城市带来哪些启示?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进合肥,六问产业投资。
一问:高风险的好项目怎么投
项目好却风险高,社会资金不敢投,怎么办?合肥给出回答——以投带引“栽大树”,坚持长期主义,发挥国有资本“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二问:如何“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除了投资大项目,政府投资还能投什么?合肥给出回答——以投促创“育幼苗”,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三问:如何因地制宜“强链条”
产业投资如何避免盲目跟风?合肥给出回答——以投延链补链“强链条”,推动资源向重点培育的产业链集中,突出本地产业禀赋。
四问:如何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如何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肥给出回答——构建“多位一体、上下齐心”的决策流程,提升干部队伍的专业性。
五问:如何让好技术找得到场景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政府服务?合肥给出答案——为场景找产品、为产品找场景,在“育场景”中构建雨林式创新生态。
六问:政府投资如何“有进有退”
如何推动政府投资的良性循环?合肥给出答案——构建国资投资的风控和退出体系,既防范风险,也包容失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