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纪大些的阶段,洗澡这件事,远不只是干净不干净的问题。
![]()
门诊里遇到的很多老年人,跌倒骨折、低温症、皮肤感染,背后都绕不开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洗澡。老年人洗澡不当,轻则皮肤瘙痒、头晕乏力,重则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呼吸抑制甚至猝死。
别觉得这听起来夸张,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23年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冬季老年人因洗澡引发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占全年类似事件的近27%。
而在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发现,高龄人群最容易在浴室内猝死的时间段集中在清晨和深夜,与洗澡时间强相关。
洗澡这件事,到了老年,真的不能再照年轻时的方式来了。身体的“报警系统”已经发生了变化。
![]()
人老了,皮肤变薄、血管弹性下降、汗腺功能减退,本来就不容易出汗,体温调节能力也逐渐变差。
再加上基础疾病夹杂,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阻肺等,一旦洗澡方式不当,极易引发血压波动、心率不齐、呼吸困难。
我们遇到过一位68岁的老太太,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冬天喜欢泡热水澡,一泡就是半小时,结果某天泡完出来突然晕厥,送医后诊断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原因是热水浴导致血管过度扩张,血压骤降。
![]()
那老年人洗澡到底该怎么洗?有没有必要“少洗”?医生提醒,这4件事,最容易出问题,一定要避开。
第一件事,水太热、时间太长,血管吃不消。
老年人的血管不像年轻人那样有弹性,热水一冲,外周血管迅速扩张,血压会突然下降。
再加上洗澡时站着、动作多,身体处于一种轻微的负荷状态,心脏供血压力突然上升,极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梗。尤其是热水泡澡超过15分钟,风险成倍上升。
建议水温控制在38℃左右,不超过40℃,用手试水觉得“温热不烫”最好。洗澡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尤其是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人群,不宜泡浴。
![]()
第二件事,空腹、饭后立即洗澡,血糖和循环系统都受影响。
空腹洗澡容易因为血糖不足引发头晕、乏力,严重时可能出现低血糖昏迷。
而饭后立即洗澡,尤其是热水澡,则会导致皮肤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消化系统供血减少,容易引起腹胀、恶心甚至心慌、气短。
建议饭后至少间隔1小时再洗澡;早上洗澡要确保吃过东西;糖尿病患者洗澡前后要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反应。
![]()
第三件事,洗澡环境太冷或通风不足,诱发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问题。
冬季浴室温差大,热水一起蒸汽升腾,若浴室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氧气不足,尤其是慢阻肺、哮喘患者,可能会感觉胸闷、气短,甚至发生呼吸衰竭。
而另一些家庭浴室设计不合理,门口冷风直灌,冷热交替,让身体神经系统无法及时调节,血压忽高忽低,非常危险。
建议洗澡前先用暖风机或热水升温,确保洗浴区域温度在24℃以上;尽量避免冬天凌晨或深夜洗澡,选择中午气温相对高时最合适。
![]()
第四件事,动作太快、起身不稳,容易摔倒。
据中国老年医学学会2024年发布的一项研究,老人浴室摔倒的发生率高达23%,其中超过60%的跌倒发生在洗澡过程中或刚洗完准备穿衣时。湿滑地面、光脚站立、洗完突然起身,这些都可能成为诱因。
而一旦跌倒,髋部骨折几乎成为“卧床起点”,康复周期长、并发症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建议浴室铺设防滑垫,安装扶手;坐着洗澡更安全,尤其是平衡能力差的老人;洗完后不要立刻站起来,坐着穿好衣服再慢慢起身。
![]()
除了这4件事,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问
题:是不是年纪大了就要少洗澡?
老年人汗腺功能减退,皮肤油脂分泌减少,确实不像年轻人那样容易出汗,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长时间不洗澡。因为皮肤代谢废物、脱落角质、细菌堆积,会导致瘙痒、感染,甚至引发皮肤炎症。
尤其是卧床老人、活动能力差的老年人,若不定期清洁皮肤,极易出现压疮、真菌感染,甚至细菌侵入血液导致败血症。“少洗”不是“不洗”,而是要“科学地洗”。
![]()
合理的频率是:夏天每周2-3次,冬天每周1-2次即可。活动能力差的老人,可选择擦浴或温水毛巾擦身,重点清洁腋下、腹股沟、脚趾缝等易藏污部位。
有些老人因皮肤干燥怕洗澡,其实可以在洗完后及时涂抹保湿乳,使用含有神经酰胺或甘油成分的非刺激性润肤剂,帮助皮肤锁水,减少瘙痒。
再补充一点,许多老年人喜欢用搓澡巾、肥皂大力搓洗,觉得这样才“干净”。但你老年人的皮肤屏障功能已经下降,过度清洁反而破坏角质层,让皮肤更容易感染、过敏。
建议选择pH值接近中性的温和沐浴产品,轻轻搓洗即可,不需要“搓出泥”才算洗干净。
![]()
说到底,洗澡不是体力活,而是个技术活——尤其是到了老年。
洗得舒服、安全、有节制,才是关键。不是洗得多就健康,也不是洗得少就安全。关键在于方式是否适合身体状态。
从医学角度看,老年人洗澡是一件需要“量体裁衣”的事。身体状况、环境温度、基础疾病、生活习惯,缺一不可。一刀切的洗法,要不得。
![]()
这也反映出一个现实:我们对“健康生活”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年轻人的标准。老年阶段的生活方式,得有老年节奏。不是将就,而是调整。
洗澡这件事,表面上是清洁,其实是一次身体的温和挑战。每一次洗澡,都是一次对心肺、血压、神经系统的协调考验。而科学洗澡,是对自己身体的尊重和保护。
衰老并不可怕,怕的是在对健康的忽视中加速老去。
希望每一位老人,洗得安心,活得自在。
参考文献: [1]杨丽华,张志斌.老年人洗浴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4,40(04):312-315. [2]李敏,赵晨曦.老年人冬季洗澡相关心血管事件的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3,22(01):45-48. [3]王晓燕,刘春红.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与洗浴行为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24,40(03):228-23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