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盟27国联合捅了个大“马蜂窝”,直接把中方惹火了,当场发了通牒:必须做好3件事,不然就后果自负。
![]()
这事儿说起来挺讽刺,本来中美刚达成贸易休战,欧洲却心里酸溜溜的,非要在敏感问题上挑事,结果把自己架到了火上。
27国给“台独”开后门,纯属自讨苦吃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从欧洲议会那场闹剧说起。一个叫“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的反华组织开年会,本来跟中国没半毛钱关系,可他们偏偏把萧美琴这类“台独”头目请进了欧洲议会大楼,还让其搞分裂活动。为啥说这是27国一起捅的篓子?因为欧洲议会的政客全是27个欧盟成员国选出来的,要是大多数国家反对,“台独”分子根本踏不进大门半步。
![]()
而就在同一天德国央行行长还出来叫嚣,说要是中欧贸易恶化,欧洲就“报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俩事凑一块儿,就是欧洲想拿台湾问题当筹码。他们不满中美贸易休战,自己却还被美国关税拿捏,又眼红中国的稀土供应,就想模仿美国“虚空造牌”,以为靠“台独”能逼中方让步。可他们忘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底线,碰这个就等于捅马蜂窝,纯属自讨苦吃。
依赖中国还敢叫板?
欧洲政客敢这么折腾,说白了就是没认清现实。他们一边抱怨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说欧洲企业只有一半能拿到供应,一边又对华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还在中美贸易战的时候帮美国“背刺”中国。这逻辑简直离谱,你对我处处设防,还想让我对你敞开供应?天下哪有这种好事。
![]()
更关键的是,欧洲对中国的依赖远超自己想象。现在全球98%的稀土加工产品都来自中国,欧盟搞绿色转型、造电动汽车,离了中国的稀土根本玩不转。而且中欧贸易体量摆在那,每分钟就有1000多万的贸易往来,德国宝马、奔驰这些车企,中国市场就是他们的“摇钱树”。之前立陶宛不信邪,非要给“台独”站台,结果对华经贸几乎停摆,损失了3亿欧元,民众信任度跌到17%,这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中方3件事划红线,是通牒也是给台阶
面对欧洲的胡来,中国驻欧盟使团直接亮明态度,3件事必须做到位,没商量。第一,恪守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欧建交的基础;第二,停止给“台独”撑腰,不能再搞官方接触;第三,别再给分裂势力发错误信号,把路走歪了。
![]()
可能有人觉得中方太强硬,但其实这已经是留了回旋余地。中方特意提到“采取切实措施消除恶劣影响”,就是告诉欧洲:只要回头,还能好好谈。可欧洲内部现在乱成一团,匈牙利明确反对对华强硬,德国车企也怕贸易战影响生意,而意大利、丹麦却跟着起哄。这些政客光顾着搞政治表演,却忘了欧洲企业需要的是市场,不是对抗。中方的3件事,本质上是帮欧洲分清主次:贸易分歧能谈,但底线问题没得商量。
欧洲会选对抗还是合作?
现在欧盟正站在十字路口,一边是政客们的政治算计,想靠挑事施压中方;一边是企业的实际利益,离不开中国的资源和市场。其实中方早就说过,稀土不会成为中欧问题,只要遵守规则,欧洲企业的需求都能满足。可欧洲偏偏要把贸易问题和分裂活动绑在一起,这就是打错了算盘。
台湾问题从来都不是谈判筹码,而是碰了就会炸的红线。之前爱沙尼亚犹豫两年,最终拒绝了台当局设“办事处”的要求,就是看清了形势。欧洲要是真执迷不悟,只会重蹈立陶宛的覆辙。
![]()
总结
说到底,中欧之间没有解不开的矛盾,只有跨不过去的执念。欧洲要是能放下对华偏见,停止在敏感问题上挑事,老老实实坐下来谈贸易、谈合作,对双方都是共赢;可要是非要抱着“碰瓷”心态,以为靠分裂势力就能拿捏中方,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