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开通“中欧北极快航”,“伊斯坦布尔桥”号才出发,新加坡《联合早报》就急了。
它援引航运巨头MSC的话,痛批北极航线“不安全、不环保”,巨头们都“避而远之”。
这就奇怪了,动了谁的蛋糕?
“冰上丝路”的诱惑:18天VS50天,谁不眼馋?
咱们先撂开那些“高大上”的环保词儿,踏踏实实算一笔账:中国为啥非要玩命地往北极圈里钻?
答案很简单:省钱,省时,还省心。
先说省时。
现在中欧贸易走海运,主流是南线。你要么走苏伊士运河,全程大概40天。
![]()
可万一碰上红海局势紧张,胡塞武装在那“整活儿”,你就得硬着头皮绕道非洲好望角,那全程就奔着50天去了。
北极航线呢?
“中欧北极快航”从宁波舟山港出发,经北极东北航道,直达英国弗利克斯托港,预计全程18天。
18天对50天,时间缩短了一大半还多。这意味着物流时效翻倍,库存周转和资金压力骤减。
这笔账,谁能不眼馋?
这还只是“省钱”。更要命的是“省心”,也就是战略安全。
![]()
咱们现在的物流通道,说实话,都捏在别人手里。
海陆南线,有苏伊士运河和马六甲海峡这两个“G点”,常年不太平。
那走陆路呢?“中欧班列”这些年跑得挺欢,(截至2025年6月)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
结果呢?不久前,波兰宣布关闭通往白俄罗斯的所有公路和铁路。这一下,就把中欧班列的“重要交通枢纽”给掐断了,每年通过波白边境的货物价值,占了中欧铁路货运的90%。
这风险谁受得了?
反观北极航线,中国科学院的专家杨林生一语道破天机:北极航道东北航线90%都经过俄罗斯。
![]()
在中俄关系持续保持高水平发展的背景下,这条通道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更小”。
所以你看,这根本不是什么“备胎”,而是“冰上丝绸之路”,是关乎中欧供应链韧性的战略级“第二通道”。
“为你好”的焦虑:巨头们担心的“安全”与“环保”
好,账算明白了。咱们再回头品品新加坡媒体和西方航运巨头的“焦虑”。
根据《联合早报》的报道,中国这边刚一启航,地中海航运公司(MSC)就在9月29日发了个公告,核心思想是“我高尚,我不去”。
理由给得“冠冕堂皇”,充满了人文关怀。
![]()
理由一:“不环保”。
MSC的CEO(Toft)义正词严地表示,他们担心船舶排放的“黑碳”会落在冰面上,加速海冰融化。
而且,万一在脆弱的北极发生燃油泄漏,那“后果不堪设想”,会破坏该地区的生态系统。
理由二:“不安全”。
虽然报道没细说,但这套嗑儿咱们都熟:无非就是浮冰多变、气象复杂、缺乏深水港、救援设施跟不上等等。
听听,这理由多么高尚,多么“政治正确”,充满了对全人类和北极熊的深切关怀。
但问题是,第一,全球变暖,北极东北航道在2025年夏天的通航窗口期已经延长到了120天,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
第二,中国这艘“伊斯坦布尔桥”号,装的恰恰是光伏组件和储能柜——这本身就是运去欧洲的绿色能源。用最绿色的货物,走最新的航线,你跟我谈“不环保”?
一边是迫在眉睫的苏伊士运河和波白边境的“真风险”,一边是西方巨头担忧的北极“潜在风险”。
这对比,是不是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谁的“饭碗”?“世界第三炼油中心”的真正恐惧
新加坡到底在急什么?它为什么要去放大那些西方巨头的“环保焦虑”?
咱们也不用猜,看看它的“发家史”就全明白了。
新加坡,1965年才独立,一个国土面积不足1000平方公里、“不产一滴油”的弹丸之地。
![]()
它凭什么能从一个“蕞尔小国”,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
就凭一件事:它“坐”在马六甲海峡的咽喉要道上。
这条海峡,就是新加坡的“国运”。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最佳航线。全球80%的海上跨国贸易,都得从这过。
中国、日本、韩国80%的海上贸易,都得从这过。
中东的石油想运到亚洲?来,过海峡。据统计,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
![]()
这条“海上生命线”,就是新加坡的提款机。
靠着“收过路费”(航运服务、港口、金融结算),新加坡把自己一个“不产一滴油”的国家,硬生生玩成了“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石油贸易枢纽”和“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
它的经济支柱,就是石化产业。
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2019年还豪投数十亿新币,在裕廊岛疯狂扩建综合厂。
![]()
为啥?就是要把渣油(桶底油)转化成高价值产品,目标是每天多产4.8万桶低硫清洁燃油和2万桶高价值基础原料。
现在,你明白新加坡的恐惧了吗?
它的所有繁荣——航运、炼油、金融、贸易——全都建立在“地理垄断”这四个字上。
而中国开辟的北极航线,是几百年来,第一条真正有希望“绕过”马六甲收费站的、可规模化的黄金航道。
一旦这条航线成熟,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金瑞庭说得很明白,这将“重塑中国对欧贸易的空间布局”。
![]()
“重塑”两个字,听在新加坡耳朵里,那就是“砸饭碗”。
再看看新加坡自己的经济数据:2025年5月,制造业增速已经放缓,传统制造业同比下降了8.9%,全靠航空航天(+43.6%)和信息通信(+42.6%)在苦苦支撑。
这“饭碗”要是被北极航线分走一大块,那可比几只北极熊的命运,要让新加坡“焦虑”得多了。
参考资料:
深度分析:马六甲海峡到底有多重要?看看新加坡你就知道了.狮城新闻.2020-06-15
中国尝试北极航道捷径全球航运巨头避而远之.联合早报.2025-10-03
北极航线为中欧贸易注入“冰上动能”.人民网.2025-10-09
新加坡制造业增速放缓行业分化.经济日报.2025-07-07
新加坡不产一滴油,却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国!全球最大石油公司豪投数十亿.狮城新闻.2019-04-11
北极航道将给国际贸易带来哪些利好.环球时报.2025-09-2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