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这个月房租该交了,能不能先转我 2000?”
这句话现在成了很多刚毕业年轻人的月度固定台词。十年前父母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学,盼着毕业能熬出头;可到了 2025 年,现实却开了个残酷玩笑 ——供上班比供上学还烧钱,无数家庭陷入 “毕业即啃老” 的无奈循环。
![]()
杭州姑娘小琳的经历戳中了万千父母:她月薪 5000 块,在市区租个单间就要 2800,加上每天 16 块的通勤费、三餐 30 块的伙食费,再算上职场穿搭、同事聚餐这些躲不开的开支,工资刚发就见底。她妈每月雷打不动转来 2500,直言 “养女儿跟养吞金兽似的,上班比上学时补贴得还多”。
这样的例子可不是个例。广东小伙月薪 2800,转头就跟爸妈要新款手机,还嘴甜 “旧的给你用,咱俩一起升级”;四川一对父母更夸张,半年多时间给上班的儿子补贴了 9 万多,从租房到通勤,甚至连职场社交的份子钱都得兜底;天津一位妈妈更纠结,儿子在杭州拿 5000 工资,她每月要贴 3000 房租,还要额外给 900 家用,“不让他上班怕脱离社会,让他上班又心疼钱,左右为难”。
![]()
最讽刺的是,上学时反而更省钱。大学宿舍不用交房租,食堂 10 块钱能吃两荤一素,一个月 1500 块绰绰有余,勤快点兼职还能攒点零花钱。可一毕业,立马掉进城市生存的 “碎钞机”:租房要押一付三,刚上班就先掏几万;通勤每天地铁公交来回跑,一个月下来小几百;同事聚餐不去怕被孤立,职场穿搭太寒酸遭白眼,就连手机用旧了都怕被说落伍。
这些 “体面成本” 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有网友算过一笔账:在新一线城市,月薪 5000 的话,房租至少占 2500,通勤 300,餐饮 1200,剩下的 1000 块要覆盖水电、话费、护肤品、社交,根本不够用。想攒钱?纯属天方夜谭,不向家里伸手就不错了。
![]()
更让人心酸的是父母的心态。他们一边骂孩子 “长不大”,一边手却很诚实地点开转账界面;一边心疼自己的退休金被 “瓜分”,一边又怕孩子在外面受委屈。湖北那位 86 岁的老爷子,颤巍巍把退休金存折交给儿媳补贴家用,自己省吃俭用,就为了让儿子一家日子宽松点。可这样的付出,却被网友骂 “儿媳好意思接”,其实谁不是被逼到没办法呢?
年轻人也委屈。不是不想独立,而是工资实在追不上物价。有网友吐槽:“不是我想啃老,是老板给的工资只够我饿不死。” 企业总喊着 “年轻人要奋斗”,可给出的薪水连基本生活都撑不起;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年轻人敢怒不敢言,生怕丢了工作,只能任由工资被压低,转头向父母求助。
![]()
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无解的循环:企业知道有父母兜底,大胆压低起薪;年轻人怕失业不敢维权,只能依赖家里;父母心疼孩子持续补贴,反而让企业更有恃无恐。最后,所有人都在疲惫地维持着一场 “体面的假象”。
有人说这是年轻人不懂事,有人怪父母太溺爱,可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有多无奈。当一个大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毕业后却要靠父母补贴才能在城市立足,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现实给太多家庭出的一道难题。
![]()
说到底,没有哪个孩子愿意一直依赖父母,也没有哪个父母希望一把年纪还得养着成年子女。我们期待的,是一个靠努力就能站稳脚跟的环境,是一份能覆盖生活成本的薪水,是不用父母兜底也能体面生活的底气。
如果你也是 “被父母供着上班” 的一员,或者正在为孩子补贴开支,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 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到这届年轻人的困境和父母的不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