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饭时间到,两三周岁的娃娃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双手托着刚盛满食物的餐盘,慢慢走到自己的小桌前坐下,小手拿起勺子将饭菜送进小嘴巴。
这一幕,以视频的形式被发到了瓯海三幼托班孩子沐沐的妈妈手机里,她简直不敢相信:“入园才1个多月,在家吃饭追着跑的孩子,居然能自己吃饭!”
每天都有新惊喜,是不少托班孩子家长的日常。他们感叹,过去孩子太小,幼儿园不收,请保姆太贵,老人帮带太累,如今育儿有了好去处,孩子还能早早收获生活技能。
![]()
今年,温州市教育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温州市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拓展资源、优化师资、提升服务等举措,构建托幼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将有60%的普惠性幼儿园开设托班,这让忙碌在职场上的家长们有了新选择。
![]()
当前,温州鹿城已成为浙江省唯一入选教育部幼儿园保育质量提升实验区的县(市、区),鹿城、龙湾、瓯海入选浙江省托育教育一体化改革试点区域。近日,记者走进温州各地的改革试验幼儿园,看它们如何在入托方式、适托环境和托育内容等方面探索,真正推动托幼一体化。
弹性托育
满足差异化需求
瓯海区第三幼儿园教育集团2023年开始了试点探索,托班一开始报名,集团园书记江亦舒就遇到了难题。
“各家有各家的实际情况,一些双职工家庭希望孩子全日托,而一些全职妈妈或长辈帮带的家庭也有参加托班的需求,只是他们希望一起参与。”江亦舒说,这让她意识到,入托方式不能像幼儿园招生一样,需要探索多元化。
今年秋季,瓯海三幼在六虹桥园区和桂华园区开设全日制托班,接收2—3岁儿童,而在聚欢园区开设亲子半日班,同样接收2—3岁儿童,只不过是家长和孩子一同参与的半天托班,每周有四天可以按需选择参加。
![]()
瓯海三幼聚欢园区开设亲子半日班。
拳拳妈妈是全职妈妈,因为孩子容易感冒咳嗽,一直不敢送孩子上幼儿园,可又希望他能多社交,聚欢园区的亲子半日班刚好满足她的要求。“我现在每周二、四来上亲子半日托,孩子特别喜欢。”拳拳妈妈感慨,“作为全职妈妈,每周少几天苦恼中饭做什么,还有老师和同班带着玩,能缓解不少带娃焦虑,性价比还是高的。”
而在桂华园区,同样是午餐时间,孩子们在老师的安排下,已经能够自主完成饭前洗手、排队取餐、进餐、餐后整理等一系列动作。 “家长们大多数是双职工,我们就会把孩子的日常拍视频发给家长,让他们看看孩子白天在做什么。”托班教师介绍。
![]()
瓯海三幼桂华园区托班儿童自主用餐。
温州市第三幼儿园大自然园区则开出了周末早教,为双职工家庭提供周末与孩子增加互动的托班服务。不同幼儿园探索的多元托班方式涵盖了全天、半天,幼儿独立、亲子共读,工作日和假期的各种组合。
截至目前,温州全市1051所幼儿园,托班班级数达到767个,幼儿园开设托班率同比上年提升14.9%,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全市采取半日托班、亲子早教班共256个,托小混合编班34个等,解决入托难题。
园区改造
适应不同年龄儿童需求
“发现了吗?这里的所有设施,都比普通幼儿园教室更软、更小、更好玩。”一走进温州三幼大自然园区,园区负责人就提醒我,托班的设施经过今年暑假改造后发生了大变化:改造前,教室被整齐排列的桌椅分割成“教师主导”的单向空间;改造后,让环境主动“拥抱”孩子。
地面被铺上了软垫和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即使一屁股坐在地上,不疼也不冷。
教室最靠窗的一侧,依次铺开两排十几张小床,高度都低于35厘米。“这是把过去的双层床锯开了,节省又环保。”园区负责人解释,仔细看就会发现,锯断的位置都被贴上了防撞软胶。
![]()
双层床被改造成适幼的低矮床。
拉出小桌子底下的凳子,有两面都是平整的座凳面,翻个面能获得不同高度的座凳,适应不同年龄儿童的身高。
园区负责人介绍:“一个为3至6岁儿童设计的环境,对于两岁多的幼儿来说,可能处处是‘巨人国’。以前的文化墙都是大人高度,孩子看不着,大人也不看,考虑到孩子才是真正的受众,我们在改造中把文化墙降到孩子们能看到的高度。”
今年暑假,鹿城区立项投资6200万元实施公办园托育服务扩容改造提升工程,将26所公办园的76个班级改建为托育设施,新增托位1220个。温州三幼大自然园区就是实施改造的其中之一。全新的环境吸引了更多家长前来报名。今年暑期报名时,大自然园区新开设的一个托班名额被一抢而空。
![]()
温州市第三幼儿园大自然园区改造前后对比图。
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将托育服务纳入人口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核心任务,建立健全幼儿园托班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其标准与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持平或略有上浮。对于入托需求量较大、条件合适的已建园开展“适托化”改造,满足就近入托需求。今年暑期共“适托化”改造班级64个。
![]()
准备好了适应儿童成长的新环境,更要扩大托班覆盖面,提供更多托位。例如,鹿城区通过“挖存量、扩增量”全域推进,一方面盘活富余学位,另一方面明确新建公办园原则上须设托班,近3年新增托位900个,实现街镇全覆盖。瓯海区今年以来将“适托化”改造和托班收支全部纳入幼儿园预算,为托育主体保障“托底”,开设托班的幼儿园占比为65.81%,基本实现15分钟托育圈;龙湾区制定分级收费标准,一、二、三级园每月收费分别为880-1150元不等,叠加生均年返还4050元政策,建成1640个普惠托位,公办园托班覆盖率达66%。
医育结合
多方发力托育一体化
与幼儿园的家长期待相比,托班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自理。温州将托育服务中心嵌入幼儿园,探索开展“医育联盟”共建合作,每一所幼儿园配置1名儿童健康指导员,1位健康副园长,1支医育融合签约团队,共为214所幼儿园托班提供服务。
![]()
龙湾区未来城幼儿园大厅。
在龙湾区未来之城幼儿园大厅,一块医育结合联系牌格外醒目,蒲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保医师蔡宁宁是这所幼儿园的定点健康指导员。得益于与龙湾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相邻而建的区位优势,实现了医育空间的共享。
“每个学期,中心都会入园对托班幼儿进行生长发育筛查评估,并提供包含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等能力的具体数据报告。”园长张洁静介绍。
这种深度融合在关键时刻甚至能影响孩子的发展轨迹。托班教师余微曾发现一名托班幼儿偏爱独自游戏,语言表达也较少。因为专业的评估和干预资源就在幼儿园三楼,孩子获得了及时支持。她介绍:“现在,这个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生活自理能力,相比初入园时都有了显著提升。”
走进该幼儿园的托班卫生间,镜子上展示着洗手的多个步骤,孩子们在洗手时,老师还会打开录音,“米奇”将洗手步骤拆解后一步一步地提醒孩子们下一步要做什么。“我们将生活能力变成一个个游戏或活动场景,让孩子们在实操中掌握,每个月都有主题,除了洗手,还有穿脱裤子、外套等。”余微说。
为了胜任托班工作,余微提前考取了中级保育师资格,完成了从幼儿园教师到托班教师的转型。这背后,是龙湾区系统性实施的“双证上岗、分层培养”工程。该区通过构建管理-教师-保育三级人才梯队,组织151名管理人员赴外地学习,完成教师岗前培训486人次,推动480余名教师持证上岗,实现了托班教师“双证”持有率100%。
![]()
龙湾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幼师开展2—3岁幼儿动作发展指导培训。
除了教师队伍培养,托班的探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且仅靠幼儿园或地方教育部门难以支撑,10月13日,温州成立托育教育一体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同步成立了专家委员会,汇聚来自高校、医疗机构、教科研单位和一线幼儿园等专家学者,为共同体发展提供专业支撑。“这标志着温州托育事业正式从‘分散发展’迈向‘协同创新’的新阶段。”首任理事长、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苗介绍,共同体的任务包括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生态体系,形成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培训考证的全链条机制;创新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双导师制”,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研制托育教育一体化课程标准、质量评估规范和服务操作细则,以标准化驱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
与此同时,温州还开发托班幼儿保育指南“工具箱”,率全省之先研制《温州市2—3岁托班幼儿观察要点与支持策略》《温州市幼儿园托班一日流程》《“季托”照护重难点》等系列托班幼儿保育指南,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以托班幼儿为中心的回应性照护,提高全域托幼一体化、托育一体化效能。
![]()
来源:潮新闻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期活动推荐:
# 视频号推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