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俄乌战争,让俄罗斯狠狠消耗一波,所谓“大炮一打,黄金万两”就是这个道理。就算俄罗斯再有钱,还能耗多久?
最近有网友说,俄罗斯主要是身上有个沉重的包袱,放不下来,又甩不出去。那就是俄罗斯远东地区。
![]()
俄罗斯的远东,七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了国土的四成多,可住的人却不到全国的5%。这片广袤的冻土,资源埋得深,开发成本高,如今加上俄乌战争的拖累,经济命脉都快捏在别人手里了。
有人认为,如果可以像当年卖掉阿拉斯加那样,卖掉,换来一口气,就能重新站起来!
四成国土养不起5%人口
如果你去过黑龙江,就能看到,站在黑龙江边往对岸望,这种强烈的对比能瞬间戳破"大国边疆"的浪漫想象。
中国黑河这边是24小时亮着霓虹的商贸街,货车排队通关的场景从早到晚不停歇,而江对面的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除了市中心几栋建筑的灯光,往远处望去就是漆黑一片的荒野。
![]()
俄罗斯远东有721万平方公里土地,这片占了全国40%以上的疆域,常住人口还不到700万。比中国哈尔滨市的人口还要少一截。
2018年到2023年,俄罗斯全国人口从1.45亿降到1.43亿,远东的人口下滑速度更是快得惊人。年轻人几乎用脚投票,纷纷往莫斯科、圣彼得堡跑,毕竟那边才有工作机会和像样的生活配套。
留在远东的大多是老年人,很多小村庄慢慢变成"鬼村",学校因为生源不足关门,医院连基本的药品都凑不齐。更要命的是生育率垫底,远东很多地区的生育率连1.2都达不到。
![]()
没人的地方,经济自然好不了。远东的GDP占全俄比重常年在5%左右徘徊,基本靠卖资源过日子,石油、天然气、木材挖出来运走,换点外汇维持基本运转。
但这片冻土上的资源开发可不是件容易事,光是把设备运到开采点的成本,就比其他地区高3倍以上。以前莫斯科还能每年拨点资金搞基建,修两条铁路、建几个口岸,可现在这笔钱早就没了踪影。
2024年东方经济论坛上,俄罗斯原本计划推出的12个远东开发项目,因为资金缺口太大全部搁置,连已经开工的矿山都因为没钱买燃料停了工。
![]()
远东的公路密度还不到欧洲部分的1/10,冬天大雪封路后,很多小城直接变成"孤岛";唯一的跨西伯利亚铁路年久失修,货运速度比中国的普通铁路还慢,从海参崴运货物到莫斯科,要走整整15天。
守着这么大一块地,俄罗斯每年还要花不少钱"续命"。边境巡逻、基础设施维护、居民补贴,哪一样都少不了。
远东每个居民的财政补贴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2.3倍,可就算这样,还是留不住人。
有俄罗斯经济学家算过一笔账:远东每年消耗的财政资源,相当于全俄石油出口收入的15%,这对现在的俄罗斯来说,简直是背着个"烧钱的包袱"赶路。
![]()
俄罗斯不是没有卖过地
说俄罗斯舍不得卖地,那是真不了解它的历史。这个从莫斯科公国起家的国家,几百年来一直把领土当作"可交易的资产",只要划算,该出手时从不含糊,最典型的就是1867年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的交易。
阿拉斯加1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三个法国大小,只卖了720万美元,平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5美元。
但沙皇俄国当时算的是笔"现实账":克里米亚战争刚败,国力大损,根本无力维持这么块远离本土的飞地;而且阿拉斯加紧挨着英国殖民地加拿大,万一英国打过来,这块地肯定守不住,不如卖给美国还能换点钱,顺便拉拢个潜在盟友。
当时美国国内还一片嘲讽,说这是"约翰逊的北极熊园地",可后来的事实证明,沙俄卖早了,但卖地的逻辑在当时没问题。
更早之前,17世纪和清朝签《尼布楚条约》时,沙俄主动放弃了黑龙江流域的部分土地,因为当时它的重心在欧洲,远东只是"试探性扩张",与其和清朝长期对峙消耗实力,不如收缩防线保住核心利益。
到了19世纪中期,情况变了,克里米亚战争后沙俄在欧洲扩张受阻,转而全力经略远东,先是1858年《瑷珲条约》拿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又在1860年《北京条约》里抢了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还拿到了海参崴这个太平洋良港。
![]()
现在回头看,阿拉斯加的交易成了俄罗斯人心中的痛,因为后来发现了大油田和金矿,战略价值也越来越凸显。
从莫斯科公国到沙俄再到苏联,俄罗斯的疆域一直在变,扩张时毫不犹豫,收缩时也能审时度势。现在对远东的坚持,更像是一种路径依赖,而非不可动摇的原则。
放下远东能否成为战争破局关键?
俄乌战争打了三年,把俄罗斯的"家底"耗得差不多了。
前线每天的消耗跟流水一样,炮弹、导弹、装备的补充全靠钱堆,伤亡超过十万的兵力也需要大量抚恤金和家属安置费。西方的制裁更是精准打击了俄罗斯的钱袋子,石油收入大跳水,2024年国家预算亏空超过4万亿卢布,占GDP的比重都快到2%了。
![]()
以前还能靠中央财政补贴维持的远东民生项目,现在也砍得七七八八,连海参崴的公共交通都缩减了班次,因为没钱买柴油。俄罗斯学者私下里都说,现在的远东就是"被遗忘的孩子",莫斯科自顾不暇,根本没精力管它的死活。
这种情况下,"放下远东"突然成了俄罗斯内部暗流涌动的讨论。当然,这里说的"放下"不一定是当年卖阿拉斯加那样的彻底出售,更可能是"战略托管"或者"深度经济融合"。
要是真能做成这笔"买卖",对俄罗斯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
![]()
远东的油气储量占全俄的25%,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矿和大量未开发的稀土资源
从地缘角度看,放下远东反而能让俄罗斯"轻装上阵"。现在俄罗斯既要在乌克兰前线布防,又要分心看守远东这么大的地盘,兵力和资源都被摊薄了。
而且远东融入中国经济圈后,边境贸易肯定会更红火,俄罗斯就算不直接控制,也能通过关税、资源分成拿到收益,比现在这种"守着金饭碗要饭"强多了。
![]()
当然,这种抉择对俄罗斯来说太难了。几百年来的扩张历史造就了"领土越大越安全"的执念,放弃远东在政治上几乎是"禁忌"。
但现实摆在眼前:俄乌战争还看不到尽头,财政压力越来越大,远东的状况一天比一天差。
是抱着执念硬撑到弹尽粮绝,还是灵活调整换取生机?
俄罗斯还能坚持多久?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