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过去美国以“打服对手”坐稳霸权,现在面对中国,为何没有了底气

0
分享至

  1. 兰德智库曾鼓吹“看谁不顺眼就打击谁”,如今却公开表态:“美军已失去优势,切勿轻举妄动干涉中国事务”。
  2. 就连一向自认高人一等的民主党高层也承认,中国在科技、经济、军事等多个关键领域已占据领先地位。
  3. 回顾历史,美国长期依赖“以武压人”的方式巩固全球主导地位:二战中击败德国与日本,冷战期间拖垮苏联,对伊拉克、南斯拉夫等国实施精准军事打击,毫不迟疑。
  4. 然而面对今日之中国,美国为何突然收敛锋芒,不再轻易言战?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 美霸权对华失灵
  2. 美国副总统万斯曾在一次重要演讲中明确指出,美国独控海洋、天空乃至太空的时代已经终结。
  3. 过去几十年,美国凭借无与伦比的军力构建起一套“强者制定规则”的国际秩序。



  1. 从1983年迅速出兵占领格林纳达,到1991年海湾战争中彻底击溃伊拉克军队,再到2003年绕过联合国强行发动伊拉克战争。
  2. 每一次行动都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号:实力决定话语权。
  3. 这套行之有效的霸权模式,使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所向无敌。



  1. 但当这个超级大国将战略重心转向东方时,却发现曾经百试百灵的手段不再奏效。
  2. 无论是军事对抗还是经济施压,美方都难以重现昔日的强势姿态。
  3. 先看军事层面。当美国六代机项目尚处于工程制造初期,中国的第六代战斗机研发已进入决定性攻坚阶段。



  1. 就连美国本土权威军事研究机构也不得不承认,当前若试图通过武力干预中国内政,其代价将远超可能获得的战略收益。
  2. 这一点,在五角大楼发布的2025年度国防战略文件中体现得尤为清晰。
  3. 该文件首次将“本土防御”列为最高优先事项,并弱化了对中国作为唯一主要威胁的定位。
  4. 这并非示弱,而是基于现实评估后的战略调整——硬碰硬已不具备可行性。



  1. 军事上无法占优,经济领域的博弈更是让美国陷入被动。
  2. 特朗普政府发起贸易战,原计划迫使中国让步。
  3. 实际情况却是,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占总逆差的比例不增反降。
  4. 从2017年的46%逐步下滑至2024年的24.6%,降幅显著。



  1. 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未见回升,反而因自动化普及和产业结构变化持续萎缩。
  2. 中西部农民面临大豆滞销困境,跨国企业供应链频频断裂。
  3. 若继续维持高压政策,国内经济体系恐将率先承压崩溃。
  4. 除贸易战带来的反噬效应外,还有一个细节暴露出美方的脆弱处境。



  1. 那就是对中国稀土资源的高度依赖。这一现状令美国财政部长多次公开表达忧虑,强调一旦中国限制出口,全球高科技与军工产业链将面临严重冲击。
  2. 目前美国70%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而稀土是生产半导体芯片、精确制导武器及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原材料。
  3. 一旦供应中断,大量关键产业将陷入停摆状态。



  1. 经济上受制于人,军事上也不敢轻易挑衅。
  2. 中美两国现已设立专门的军方沟通热线,旨在预防海上与空中突发摩擦事件。
  3. 过去美方习惯用威慑施压,如今却不得不转向“防误判”机制。
  4. 这种战略心态的根本转变,标志着权力格局的深刻重塑。



  1. 美抓短板对中无效
  2. 美国对华霸权失效,不仅体现在军力与经济底气不足。
  3.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它惯用的“精准打击对手软肋”策略,在中国面前完全失效。
  4. 长期以来,美国打压竞争对手的核心战术就是识别并攻击对方的结构性弱点。



  1. 无论是英国、苏联,还是日本、德国,均曾被这套手法精准制服。
  2. 但面对中国,这套方法却找不到突破口。
  3. 以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为例,美国正是抓住其严重依赖殖民地提供原材料的致命缺陷,逐步瓦解其全球影响力。



  1. 二战结束后,美国顺应全球去殖民化浪潮,支持印度、埃及等前殖民地国家独立。
  2.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因美元危机解体,客观上削弱了英镑的国际储备地位。
  3. 多重因素叠加加速了英国的衰落,使其逐渐沦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追随者。



  1. 在解决英国之后,美国又将“挖短板”战术应用于苏联。
  2. 尽管苏联军力强大,但经济结构极不平衡:60%外汇收入依赖能源出口,轻工业产值仅占GDP的15%。



  1. 美国抓住契机,于1981年推出“星球大战计划”,诱导苏联加大军备投入,最终军费飙升至GDP的25%。
  2. 1986年联合沙特大幅压低国际油价,原油价格从每桶35美元暴跌至12美元,直接切断苏联财政命脉。
  3. 最终,苏联于1991年宣告解体。



  1. 苏联解体后,崛起中的日本成为下一个目标。
  2.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迅猛扩张,GDP一度达到美国的36%。
  3. 但由于安全上受《日美安保条约》束缚,外交缺乏自主性,成为明显短板。



  1. 1985年,美国牵头签署《广场协议》,强制日元升值超过50%。
  2. 此举直接导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长期停滞,至今未能恢复原有活力。
  3. 不仅是日本,欧洲的德国同样因“军事受北约制约”的结构性弱点,在美国制裁下举步维艰。



  1. 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追随美国对俄实施严厉制裁,结果本国能源成本激增,工业竞争力受损,欧盟内部对其立场亦缺乏支持。
  2. 这些被美国成功压制的国家,存在一个共同特征:拥有单一且不可弥补的关键短板。
  3. 而中国的崛起路径恰恰规避了此类风险。



  1. 中国不依赖海外殖民或资源掠夺,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65%左右,经济循环以内生驱动为主。
  2. 产业结构均衡,涵盖工业、服务业与农业三大板块,不存在苏联式的严重偏科问题。
  3. 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完全独立自主,不受外部势力操控。



  1. 中国三硬实力破局
  2. 美国对华战略屡屡碰壁,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中国背后支撑的三大核心硬实力。
  3. 第一大硬实力,是深植于民族血脉中的文明韧性。
  4. 无论遭遇何种危机与挑战,中华民族总能顽强挺立,浴火重生。



  1. 近代以来,从英法联军侵华到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国家虽遭重创却未曾灭亡。
  2.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狂妄宣称“三个月灭亡中国”,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3. 这种在极端困境中坚韧求存的能力,是许多国家所不具备的独特禀赋。
  4. 横向对比更能凸显其珍贵。



  1. 一战后的德国因巨额赔款导致国民经济崩溃。
  2. 法国与波兰历史上多次亡国,苏联更是彻底解体。
  3. 唯有中国历经数千年风雨而文明不断,屡经衰败却总能复兴。
  4. 这份“衰而不亡、败而后兴”的生命力,源自五千年的文化积淀。



  1. 第二大硬实力,是14亿人口构筑的巨大规模优势。
  2. 在GDP总量、工业基础与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实现了“体量大、门类全、技术强”的三位一体发展。
  3. 2023年中国GDP突破18.4万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占全球总量的19.68%。
  4. 尤为突出的是无可比拟的工业体系完整性——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国家。



  1. 这意味着在长期竞争或对抗中,中国具备极强的自我保障能力。
  2. 坚实的工业底盘推动科技全面跃升。
  3. 我国研发投入连年增长,在5G通信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 中国在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中占比超过42%,其中华为以15%的份额位居全球企业榜首。
  2. 芯片自给率稳步提升,嫦娥六号成功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
  3. 这种“规模+完整+先进”的综合优势,使得外部势力难以通过封锁实现有效遏制。



  1. 第三大硬实力,是难以复制的高效治理体系与社会高度稳定。
  2. 决策高效、执行有力,社会凝聚力强,为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根基。



  1. 中国注重实际成效,面对技术瓶颈不会陷入无休止争论,而是集中资源攻克难关。
  2. 例如华为在芯片研发上的推进速度,远超多数欧美同行。
  3. 社会层面团结稳固,56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强烈认同。



  1. 相比之下,美国国内矛盾日益尖锐。
  2. 中产阶级数十年来收入停滞,种族对立不断升级,政治极化愈演愈烈。
  3. 正是这三大硬实力支撑着中国的稳步崛起,也让世界意识到:大国振兴不必依靠战争与掠夺。
  4. 中国正在开辟一条和平发展的新范式。



  1. 未来的世界秩序,注定不再是单极主导的局面,多极共治才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2. 倘若美国仍沉迷于旧有霸权逻辑,只会越走越艰难;
  3. 而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为人类提供更多元的发展选择。
  4. 这不是空谈愿景,而是正在展开的历史进程。



  1. 结语
  2. 当某些国家还在沉溺于过往荣光之时,中国早已翻开崭新篇章:不争霸、不称霸,但绝不允许任何外部力量再对我们颐指气使。



  1. 参考文献:1.环球网:《国际观察丨“美国软实力正在蒸发”——美国的软实力衰退与霸权走向没落》2025-04-302.光明网:《我国内需潜力加速释放 消费动能持续增长》2025-08-1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在坦桑尼亚遭遇武装人员索贿,小伙用练功券机智化解,当事人提醒在坦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在坦桑尼亚遭遇武装人员索贿,小伙用练功券机智化解,当事人提醒在坦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潇湘晨报
2025-11-10 19:10:13
大降温!0℃以下!江苏气象最新预报

大降温!0℃以下!江苏气象最新预报

现代快报
2025-11-11 07:25:06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小筑
2025-11-09 10:03:20
“马”字辈个股异动拉升

“马”字辈个股异动拉升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1 10:30:03
15天内2次挑衅!高市早苗引火烧身,中方亮明底牌,这次绝不手软

15天内2次挑衅!高市早苗引火烧身,中方亮明底牌,这次绝不手软

阿七说史
2025-11-10 10:31:06
宋祖德打假李连杰,真的克隆了一个李连杰?

宋祖德打假李连杰,真的克隆了一个李连杰?

港剧叔
2025-11-11 09:30:05
郭汾阳要养废了!看岳云鹏演唱会,眼神发痴手不老实一个劲亲王惠

郭汾阳要养废了!看岳云鹏演唱会,眼神发痴手不老实一个劲亲王惠

小娱乐悠悠
2025-11-11 11:09:24
A股:今天,突然又砸盘了,让人捧腹大笑

A股:今天,突然又砸盘了,让人捧腹大笑

一只番茄鱼
2025-11-11 11:58:15
罗晋传来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罗晋传来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梨花黛娱
2025-11-10 17:37:21
罕见!某上市公司补缴税款7.38亿元!补税5.08亿+滞纳金2.3亿

罕见!某上市公司补缴税款7.38亿元!补税5.08亿+滞纳金2.3亿

新浪财经
2025-11-11 14:03:55
重磅!皇马同意交换交易:利物浦 “水货” 换心仪已久的罗德里戈

重磅!皇马同意交换交易:利物浦 “水货” 换心仪已久的罗德里戈

澜归序
2025-11-10 12:22:19
国行PS5 Pro价格持续降低!消费券+国补4461元入手

国行PS5 Pro价格持续降低!消费券+国补4461元入手

游民星空
2025-11-11 14:11:12
得过流感还要打疫苗吗?疾控专家解惑

得过流感还要打疫苗吗?疾控专家解惑

中国青年报
2025-11-10 18:17:04
NBA11日综述:2场绝杀+4状元爆发,两超巨砍30+,1人打破队史纪录

NBA11日综述:2场绝杀+4状元爆发,两超巨砍30+,1人打破队史纪录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1 14:33:48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瞻史
2025-10-31 02:20:52
深圳女子公开寻亲:只要当年我不是被父母遗弃的,有多套房已为他们准备好…

深圳女子公开寻亲:只要当年我不是被父母遗弃的,有多套房已为他们准备好…

广东活动
2025-11-11 12:13:02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

百态人间
2025-10-18 11:53:06
河北6地,撤乡设镇!

河北6地,撤乡设镇!

极目新闻
2025-11-11 12:00:36
数学,到底是人类的发现还是发明?看完之后你不会再纠结!

数学,到底是人类的发现还是发明?看完之后你不会再纠结!

宇宙时空
2025-11-06 09:02:26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等风来育儿联盟
2025-08-01 12:21:35
2025-11-11 15:00:49
壹知眠羊 incentive-icons
壹知眠羊
茶遇水而生,水见茶而活
2586文章数 6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静奢风,有品位的都在穿

旅游要闻

伊春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来了!12月1日起梯次启幕

手机要闻

上市半年,荣耀400系列全球发货量突破600万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