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读过徐志摩的诗。人们谈论他的浪漫主义和他的文学作品。但他生命的结束过程并不诗意。他死于一场空难。
他去世后,他的墓地也经历了很多波折。本文将用平实的语言,叙述徐志摩的死亡经过和他墓地的后续遭遇。
![]()
时间是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在南京,他计划去北平。他此行的目的之一,是去参加林徽因当晚举办的一场建筑艺术演讲。
为了节省费用,他选择搭乘一架邮政飞机。这架飞机隶属我国中国航空公司,名叫“济南号”。
这架飞机不是客机。它是一架司汀逊SM-1型单引擎飞机,主要任务是运送邮件。在那个年代,这种飞机的安全性不如客机。当天的飞行条件很差。一场罕见的大雾笼罩了济南地区。
![]()
飞机从南京明故宫机场起飞。当它飞抵济南上空时,大雾导致飞行员迷失了方向。他们无法在空中找到济南的张庄机场。
飞行员在雾中盘旋,试图降低高度来观察地面。上午10点左右,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的开山撞山。飞机撞山后立刻爆炸,燃起大火。
住在山下的村民最先赶到坠机现场。他们看到了飞机的残骸。两名飞行员在驾驶舱内,遗体已被大火烧毁。徐志摩的座位在机舱后部。他没有被完全烧焦,但身体在撞击中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
根据事后赶到现场的人(包括他的朋友和银行职员)的详细记录,事实很清晰。这位34岁的诗人死状惨烈。
他的左侧额头有一个明显的洞(额上有洞)。他的脸部在撞击中变形,牙齿几乎全部脱落(门牙脱尽)。他的左臂和左腿都已折断。检查发现,他全身多处骨折,断裂的肋骨甚至刺穿了胸腔。
![]()
消息传出后,徐志摩在北平和上海的朋友家人感到震惊。在上海,他的妻子陆小曼最初拒绝相信这个消息。
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得知消息后,带着他们的儿子徐积锴(阿欢)来到陆家。张幼仪开始冷静地处理后事。
她的哥哥张公权当时负责中国银行。他致电银行的济南分行,委托职员陈公亮先生,代表家属在济南处理相关事宜。
![]()
陈公亮在济南接收了遗体。他清理了徐志摩身上的血污和泥土,并为他换上了一套新的蓝绸长袍和黑马褂。
11月21日,徐志摩的三位好友梁思成、金岳霖和沈从文从北平赶到济南。他们在福缘庵见到了徐志摩的遗体。
梁思成带来了林徽因的嘱托,他将一尊小型的古希腊白色理石雕像放进了棺材。那天晚上,这三位朋友在灵柩旁为徐志摩守灵。
![]()
第二天,灵柩被运往济南火车站。它通过津浦线铁路被运往上海。在上海万国殡仪馆,各界人士为徐志摩举行了悼念仪式。
学者蔡元培为他题写了挽联。悼念活动结束后,张幼仪决定将灵柩运回徐志摩的故乡——浙江海宁硖石镇。
1933年,徐志摩的墓园在海宁东山万石窝建成。墓地的位置是胡适等人帮助选定的。墓碑由徐志摩的表叔、书法家张宗祥题写。
![]()
碑上只有七个字:“诗人徐志摩之墓”。这座墓园的设计包含了一些心思。从山下到墓台有三十五级台阶。
这是陆小曼的要求,因为“三十五”的发音接近“想我”。墓的旁边还挖了一个月牙形的水塘,用以纪念徐志摩参与的新月社。
这座墓在那里安静地度过了三十三年。1966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一群人冲上了东山。他们用绳子套住那块汉白玉墓碑,将它拉倒。
![]()
墓碑摔在台阶上,断成了几块。但这群人没有停下。他们开始挖掘墓穴,砸开了墓室坚硬的外层,然后用工具撬开了里面的楠木棺材。
棺材被打开,徐志摩的骸骨暴露出来。根据当时目击者的回忆,棺材里除骸骨外,还有一些随葬物品。
其中有一支钢笔、一些信件,还有一个装着陆小曼一缕头发的小瓶子。在那个混乱的时刻,这些物品和骸骨被视为无用的东西。
![]()
骸骨被抛撒在地。最后,这群人将骸骨、随葬品和棺材的碎片,一起倾倒进了山下不远处一个正在施工的化肥厂地基坑中。
徐志摩的骸骨就这样消失了。
又过了十几年,到1983年,海宁当地政府决定重修徐志摩墓。由于骸骨已经无法寻回,新墓只能是一座“衣冠冢”。
![]()
“衣冠冢”是指里面没有遗体,只有衣物或纪念品的坟墓。新墓的地址选在原墓址后方约十米处。新的墓园同样修建了三十五级台阶。
新墓碑上的字,是请人仿照当年张宗祥的字体重新题写的。
![]()
至于那块在1966年被砸断的原始墓碑,后来被人们找回。它现在作为一件历史物证被保存在当地的纪念馆中,向人们展示着当年发生过的事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