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正在举行“重新发现时间——第二届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展”,展品选自中国影像艺术年鉴工作团队所收集和整理的2024年公开展览和发表的作品,它们只是总量达三千多件作品中的极小一部分。正如总策展人施瀚涛所言:在这个被技术图像深刻影响的时代,影像艺术中“我”的回归和凸显则具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重新思考时间与存在的关系显得尤为迫切。
![]()
柴觅和雷磊作品《1993-1994》 徐翌晟 摄
在年轻一代艺术家的作品中,童年、记忆、父母、家乡,包括深入接触过的特定社区与社群,成为他们非常频繁出现的主题。
以柴觅和雷磊创作的《1993-1994》为例,作品的灵感来自于意外发现的家庭录像带。影片中的大部分镜头都是柴觅的父亲拍摄的。20世纪90年代,柴觅的父亲曾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工作过七年,并用一台摄像机记录了他在中东的日常生活。他将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公路旅行记录下来,经过了精心剪辑,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诗意。
在此基础上,柴觅加入了旁白:她的父亲关于他在中东生活的独白,以及她的几首诗。影片通过一个中国打工人的视角探索海湾地区,描述了全球化历史中的片段。柴觅的父亲是战后第一批有机会到国外生活和工作的中国商人之一。年幼的柴觅在成长的岁月里,也面对了父亲的缺席。《1993-1994》如同一幅双重肖像画,记录了时代变迁,同时也是记录着20世纪90年代中东地区的独特时间胶囊。
![]()
童文敏作品《横断山》
童年经历,让童文敏对矿坑的记忆尤为鲜明,他的《横断山》也是把自己置身于重庆横断山的矿坑中,面对破开的山体,自己也变成了一座小山,暮色渐浓,小山巨大的影子显现在山体上,他也变成了一座大山,两座山融合在了一起。
![]()
展览现场
![]()
孙逊作品《马戏团枭雄》
孙逊的参展作品是油彩动画短片《马戏团枭雄》,片中孙逊虚设了一个“鲸邦国”,马戏团中的动物成为鲸邦国中的主导者,让人类身陷囹圄。他说这和他对城市独特的记忆和想象有关,他喜欢用大量的时间探究城市建筑背后隐藏着的巨大往事。
![]()
展览现场
作为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的重要学术项目,“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自2023年启动以来,通过系统的文献整理、作品征集和学术研究,逐步建立起涵盖全国范围的影像艺术观察网络。该项目通过设立长三角、西南等工作站,与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展开合作,推动当代影像艺术的深入研究与交流。展览期间将同步举办国际论坛等系列活动,邀请国内外学者、策展人共同探讨影像艺术与时间命题的深层关联。
原标题:《“重新发现时间”青年艺术家用影像探索独特的自己》
栏目编辑:黄永顺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徐翌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