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2%,环比上涨0.2%。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6.0%,影响CPI下降约0.2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5%,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
近日,A股生猪养殖板块多家上市公司陆续披露10月份销售简报。受猪肉价格同比下跌影响,上市猪企10月生猪销售数据整体延续“量增价减”态势。
头部猪企“量增价减”趋势明显
据新牧网记者统计,截至11月9日,已有16家A股上市猪企公布10月销售数据,合计出栏生猪1635.28万头。其中,牧原股份销量达707.6万头,温氏股份、新希望销量分别为389.28万头、168.51万头。
仅正虹科技一家10月销量同比减少,其余15家猪企出栏量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克明食品、傲农生物、天域生物、正邦科技、金新农、神农集团六家猪企,销量同比增幅超50%。
![]()
行业延续以量补价态势,头部企业普遍通过扩大出栏规模对冲猪价下行压力。
价格方面,已披露销售均价的13家头部猪企,10月份生猪销售均价同比跌幅均超30%,“量增价减”的趋势明显。
2025年10月,15家上市猪企合计销售收入达209.97亿元(傲农生物未披露)。其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三大猪企10月销售收入合计近173亿元,天域生物、克明食品、正虹科技收入均不到1亿元。
![]()
同比来看,10月仅克明食品、东瑞股份、金新农、大北农四家猪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家猪企10月收入同比下滑,正虹科技、牧原股份、天邦食品降幅居前。
产能调控已成行业共识
三季度以来,生猪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度调整的阵痛期。生猪价格持续下行,上市猪企盈利水平普遍下滑,甚至陷入阶段性亏损,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负债高企的双重压力。
日前,在广东新兴举行的2025年生猪产业发展大会上,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头部企业的代表认为,面对当前行业“内卷”加剧的严峻挑战,亟须通过产能调控与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走出困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头部生猪养殖企业陆续开始落实国家产能调控政策。10月30日,牧原股份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产能调控的号召,三季度末已将能繁母猪存栏降至330.5万头。
温氏股份总裁黎少松明确表示,产能调控能有效避免行业过度“内卷式”竞争。以今年三季度为例,行业头部企业平均毛利率同比下降12-15个百分点,部分中小型猪企亏损率已超60%,这种产能过度带来的深度亏损,是很多从业者都无法接受的。“温氏在韶关地区、丹霞山的风景区的一个猪场,我们就把它关停了。最近,我们在全国关停了七个猪场。”黎少松说。
广西扬翔股份常务副总裁张从林透露,公司正通过优化养殖布局主动减产能,今年的出栏目标为565万头,计划至明年降至530万头,出栏规模预计缩减35万头,降幅约6.2%。后续还将根据行业供需变化动态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猪价持续低位运行,仍有猪企逆势加码布局生猪养殖。
11月6日,新希望公告称,拟与央企基金、欠发达基金共同投资成立新六创益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8.7亿元。新希望以货币出资21亿元,占比73.17%。央企基金以货币出资7亿元,占比24.39%;欠发达基金以货币出资7000万元,占比2.44%。
合资公司成立后,将收购公司全资孙公司白银新希望、盘州新六和控股孙公司关岭新牧100%的股权,并在重点帮扶区域新设16家子公司用于生猪养殖。“本次对外投资为公司引入了新的战略合作方,公司可以整合利用合作方的优势,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新希望表示。
![]()
新希望在公告中强调,新设子公司以“企业+农户”放养模式为主,不增加公司与行业的生猪产能。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新希望实现营业收入288.79亿元,同比增长4.51%;归母净利润为512.55万元,同比下降99.63%。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5.04亿元,同比增长4.27%;归母净利润为7.60亿元,同比增长395.89%。
作者:李彤欣
来源:农财宝典新牧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