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落下帷幕,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剧院创排的二人转《守岛夫妻哨》凭借精湛的表演、动人的剧情,斩获第十八届文华奖“文华节目奖”。这一国家级奖项的背后,是剧院自升级更名以来,在作品创作、人才培养、市场探索三大领域深耕细作的生动实践,也标志着梨树二人转这项传承九代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活力。
作品创新:以“二人转 +”为理念,书写时代故事
《守岛夫妻哨》讲述了“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32年如一日的真实守岛人生。 “二人转不能只唱老段子,要让它跟上时代的脚步,唱出老百姓的心声。”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剧院院长赵丹丹的这句话,是剧院作品创作的核心理念。
自升级为省级剧院后,剧院以“二人转+”工程为抓手,打破传统曲艺的题材局限,将二人转艺术与黑土地保护、红色文化、廉政教育、民法典宣传等现实主题深度融合,累计创排130余部现实题材作品,让“老艺术”接上“新地气”。
![]()
红色题材作品是剧院的“拳头产品”。除了此次获奖的《守岛夫妻哨》,剧院还创排了二人转《鎏金锁》、表演唱《等着我》等作品,通过曲艺形式再现革命岁月。
今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剧院以“四战四平”为背景,推出大型情景剧《英雄谱》,从百姓视角讲述英雄故事,自首演以来反响热烈。这些红色作品不仅走进剧场,还成为四平市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的“活教材”,通过《一双千层底》等剧目的展演,助力干部学习党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贴近生活的民生题材作品同样圈粉无数。针对农村禁烧秸秆政策,剧院创排拉场戏《五嫂请客》时,发现农村观众对“秸秆”一词陌生,便迅速调整台词,将农村演出版本中的“秸秆”改为接地气的“苞米荄子”,让“包袱”真正响在观众心里;普法题材二人转《老赵家的婚事》用百姓身边事解读民法典,环保题材表演唱《黑土恋情》唱出农民对黑土地的深情……这些作品既有艺术感染力,又有现实意义,真正实现了“不隔语、不隔音、更不隔心”。
人才培养:“顶针续麻”传技艺,梯队建设强根基
“功不成,不出师;戏不好,不登台。”这是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剧院传承多年的规矩,也是剧院人才培养的“硬核标准”。目前,剧院拥有演职员86名,其中一级演职员7名、二级演职员12名,吉林省“四大名旦”“四大名丑”占9名,这样的人才梯队,源于剧院“一引进、二选拔、三培养、四留住”的科学模式。
![]()
“以老带新”是剧院传承技艺的关键。剧院常年邀请闫淑平、佟长江、韩子平、赵海燕等省内外知名二人转艺术家驻团指导,从唱腔、身段到剧本打磨,手把手为青年演员传艺。
在《守岛夫妻哨》的创排中,青年演员陈宇含与刘将军便将这份“传帮带”的精神落到了实处——为精准呈现守岛生活的艰辛与坚定,陈宇含在排练中反复打磨跪地动作,坚硬的地面一次次摩擦膝盖,即便皮肤磨破,她也只是简单擦拭后便立刻投入排练,“每一次跪倒,都要像真的在岛上扎根一样有力量”;刘将军则对着唱本逐字抠唱腔,气息的强弱、转调的顿挫反复琢磨,喉咙干哑到吞咽都疼,仍一遍遍哼唱校准,“要让唱腔里藏着守岛人的坚守,每个细节都得经得起观众推敲”。正是这样的执着,让他们在舞台上成功塑造出鲜活的守岛夫妻形象,也让梨树二人转的技艺在新生代身上得以延续。
![]()
为了让青年演员快速成长,剧院还搭建了“以演代练”的平台。一方面,组织演员深入基层,年均开展“线上+线下”惠民演出300余场,让演员在与百姓的互动中打磨技艺;另一方面,推动演员“走出去”,剧院已受邀赴法国、德国、爱尔兰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2021年、2024年先后在北京举办“梨花飘香黑土情”“繁花竞放”专场演出,让梨树二人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这种“顶针续麻”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了技艺传承不断档,剧院中陈列摆放的一座座奖杯、一张张证书,正是人才梯队建设成效的最佳证明,而此次《守岛夫妻哨》斩获文华奖,便是对陈宇含、刘将军等青年演员成长的最大肯定,更是对剧院人才培养体系的有力印证。
市场探索:“文旅+线上”破圈,激活非遗消费新场景
“以前觉得二人转是‘土艺术’,没想到在仁兴里街区看演出时,还能跟着演员逛非遗展位、体验民俗,太有意思了!”在四平仁兴里街区,游客王女士对剧院的驻场演出赞不绝口。这是剧院探索“艺旅融合”的生动场景。
![]()
为激活文旅消费潜能,剧院跳出传统剧场模式,打造多元演出场景。在梨树县南河公园,剧院以“文旅演艺+水幕秀”的形式开展夏季演出,仅2023年夏季就举办50余场,吸引省内外游客前来打卡;今年5月起,剧院在四平仁兴里街区开启为期五个月的驻场演出,设置13个特色点位,搭配周末巡游,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二人转文化与四平民俗的魅力。
同时,剧院积极拥抱新媒体,开拓线上市场。在抖音、快手平台,不仅发布经典剧目片段、二人转知识科普,还推出“万物皆可二人转”系列视频,用二人转唱腔演绎《大中国》等流行歌曲,发起合唱挑战,吸引年轻粉丝关注。
自2024年常态化直播以来,剧院全网粉丝已突破100万,每次直播实时在线人数达千余人,不少“90后”“00后”成为二人转的“新粉丝”。
![]()
“我们还初步尝试了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梨树的优质农产品,希望让二人转这个源自黑土地的艺术形式,不仅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更能为乡村振兴助力,更好地回馈黑土地。”赵丹丹说。
从线下文旅场景到线上传播破圈,剧院正以灵活的市场机制,让非遗从“活起来”走向“火起来”。
从县级剧团升级为省级剧院,从传统剧目复排到现实题材创新,从田间地头演出到国际舞台亮相,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剧院用《守岛夫妻哨》的文华奖荣誉,证明了非遗传承的无限可能。正如那句“二人转,车轱辘菜,乡间路旁开不败”,梨树二人转这门有着300年历史的艺术,正在剧院的守正创新中,“转”向更广阔的未来。
来源:彩练新闻
作者:裴雨虹
责编:金馨鑫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