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举行“少年社区主理人”文明实践特色活动成果展示活动。一群初中生走上舞台,讲述自己在社区的真实场景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社区治理故事。
报道刊发于2025年11月7日《新闻晨报》
查找隐患、建言献策,石库门里有了消防“小诸葛”
黄浦区小东门街道的集贤村,是典型的石库门建筑群,建筑融合中西元素,门头雕花与砖砌工艺保存完整,2005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优秀历史建筑。如今,里面还居住着41户人家。
初一4中队的几位同学经常路过此处,在欣赏其建筑艺术和历史沉淀的同时,不免担忧其中是否有消防隐患。问题一经提出,“少年社区主理人”就行动起来。在科技老师陈晔的指导下,他们成立了跨学科课题研究小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实地调研。
小组成员吴闻荻同学说,经过两次走访,同学们发现集贤村里存在诸多消防隐患。比如飞线充电,电线晾衣,用电有隐患;器材受损,设备过期,自救存疑问;木制结构,楼梯狭窄,逃生受阻碍等。
![]()
问题调查清楚,接下来便是寻找应对方法。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黄浦区的田子坊景区也是一处优秀的石库门建筑群,由于景区集商业与居住为一体,其消防难度一定大于纯居住区的集贤村,其消防措施值得借鉴。
此外,同学们还通过调查问卷法,了解老城厢建筑的消防现状和市民的防火建议。
综合了实地考察、文献资料研究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后,课题组对集贤村的消防隐患提出了四点解决方案。对此,外滩消防站消防专家给出了“调研深度、建议专业”的高度评价。
陈晔老师告诉记者,通过这个社区治理课题,同学们学习了做课题的方法,比如如何访谈,如何用数据说话等等。之后,“少年社区主理人”还会对集贤村进行回访,推进消防措施的落实。
![]()
设计IP形象、绘制地图,“文创官”花式宣传文明养宠
初一1中队的彭瑾和初二2中队的周辰霏关注到的,则是社区里养宠的居民越来越多,他们需要相关服务,同时存在一些不文明的养宠行为。对此,两位“少年社区主理人”想到设计一套宣传文创,引导居民文明养宠。
家有宠物狗的周辰霏担纲创作了小东门宠物IP形象——咚咚猫和萌萌犬。
咚咚猫是一只橘白色小猫,性格稳重。萌萌犬是一只雪纳瑞,性格乖巧,略有些调皮。它们被设计进各种养宠问题场景中,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传递“责任与爱并存”的养宠理念。比如咚咚猫伸臂打疫苗、微笑拍照,萌萌犬展示犬证、提醒禁止扰邻等。
细心周到的彭瑾跑遍了街道周边的宠物商店,绘制了一张“宠物便民服务卡”,提供商店的精确点位,方便居民获取相关服务。
这些作品,被制作成冰箱贴、小夹子、徽章、项圈、帆布袋等。在当天的展示活动上,两位小小文创官把第一批文创产品赠送给了社区居民代表。
“小公民,治立方”教联体成立,学生参与社区治理平台更广阔
展示活动当天,市八初级中学“小公民,治立方”教联体揭牌成立。教联体将整合社区资源,为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这标志着市八初级中学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迈入新阶段,学校坚持45年的学雷锋传统继续创新传承,实现了从“做好事”到“学治理”“善治理”的深度跨越。
随后,依托教联体打造的“邻里思政课”在活动中首次亮相。本堂课聚焦“十分钟生活圈”,通过学校少代会代表发布了“小件物品维修点建设”等相关提案,得到了小东门街道相关科室负责人的现场回应。
黄浦区教育党工委书记陈亮表示,希望市八初级中学的“小雷锋学治理”特色课程建设,扎根“社区土壤”,设计“真问题、真探究、真解决”项目,打造“知行合一”的课堂,整合社区专业力量与家庭资源,将学生培养成“有责任、会思考、能行动”的未来公民。
(本文作者:晨报记者 张智丽 晨报小记者 刘芮菲)
注:本文为晨报学记团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